石梅道:“我只是有话问你,并非训教。今儿太医已经替你母亲诊脉,太医是天下最好的大夫,你放心,一定能够治好你母亲。
你舅母安排了人照顾她,你不用担心。
我想问的是,你自己有什么打算?还有你妹妹,你有何打算
我听说你母亲让你上了私塾,接下来会继续上学吗?”
这个孩子最好继续读书明理,不然长大了不知道会怎么样?
长正了,或许是一方诸侯。
长偏了,只怕为害一方。
果然,白锦堂说道:“外孙不想上学了,也不想科举,做个软绵绵的文人。外孙这个年纪,找不到事情做,所以外孙想去镖局,或者武馆做学徒,学一身硬本事,将来长大,我走镖挣钱,除暴安良。”
这只是最质朴的蛰居复仇的故事。
除暴安良,首先肯定是除掉姜恒一家。
然后,自然是白家人统统掐成噎病。
好了再掐,直到三十年。
只是这样别人痛苦,自己也玩完了。
石梅叹气,要如何板正这个小子呢?
贾赦却没听出画外音,只觉得自己被小看了,镖局算个球啊?
白锦堂身上匪气与狠劲儿,贾琏贾琮那种嚣张的指天画地比之,简直就是小儿科。
白锦堂的狠厉,有了北抚镇司的根基。
贾赦一早看不惯那些趾高气扬的玩意儿,拧着白锦堂就出去了。
“除暴安良,看来有些本事啊,咱们爷们练练去!”
张氏平日就爱说贾琏不文雅。
这会子看了白锦堂不免担心,但是张氏说话很有水准。
“这个孩子真可怜劲儿的,这么点年纪,就要承担这些痛苦与仇恨……”
石梅一笑:“兔急咬人,狗急跳墙,且这个小子血脉里本来就蕴含了铁血功勋的狠厉,这都是逼出来了。
珠儿琏儿,别看文质彬彬,逼急了,就是一条铁血好汉。”
就如同杀倭寇。
起初害怕发怂,慢慢的越战越勇,最终把倭寇斩尽杀绝。
这都是为了生存逼出来的狠劲儿。
石梅看着张氏:“咱们家人丁不旺,族人都成了软绵绵的羊羔子,很难扶得起。
你也瞧见了,我们两府出钱铺路,让他们经商,他们却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只想混吃等死。
唯有一个无所依靠的孤儿贾珣,还有宁府侧枝贾珃,也是个孤儿,他两个愿意出面经商。
这个孩子有血性,有胆量,也有良心。今后跟着琏儿一起读书,你尽点心,假以时日,必定成为琏儿的助力。”
张氏颔首:“媳妇记下了。”
半个时辰后,白锦堂跟着贾珠贾琏几个进来了。
白锦堂这回有些面色讪讪,躬身作揖道:“外祖母,外孙想进私塾附学。“
石梅一笑:“怎么不学武功了?被你舅舅教训了?”
白锦堂一笑:“我打不过珠儿表哥,甚至打不过琏二弟,等外孙打败了他们,再打败了金师傅与舅舅,孙儿再去外头游历。”
这还是不愿意科举入仕,走正经的门路。
这到底是受了多大的刺激了,觉得科举武举,都没卵用?
一门心思的只想搞武力镇压?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单纯孩子,以为武功盖世就能无所不能!
这些事情只能让他自己慢慢体会。
石梅颔首应了:“这就很好,你年纪还小,读书明理,习武健身,正是时候。回去跟你母亲说一声,她肯定高兴,再有你妹妹……“
白锦堂忙道:“妹妹叫雅娟。”
石梅颔首:“雅娟这个名字很美,好听,不过,我看雅娟胆子很小,你跟她说好好说,等她愿意上学了再上学,别逼她。”
白锦堂应了。
石梅又道:“榴园是母亲闺阁时的住宅,你们暂时住着,若有什么需求,只管告诉你舅母。”
白锦堂却道:“我听祖父说,白家也有老宅,外孙想把老宅收回来……”
这孩子有骨气!
第91章 林如海的生死关
白家在京都有老宅吗?
石梅对白锦堂祖父白振兴一家人, 没有多少记忆,唯一的印记就是这个人是贾代善给大丫头寻得婆家。
当初, 贾代善身为天子宠臣, 太子之师,掌管兵部,如日中天。
王子腾现在张口就可以保举贾赦为正四品的抚镇司抚镇使。
贾代善当初可比王子腾还要牛气。
嘉和帝询问派遣谁谁去何处任都指挥使。
贾代善奏报上去, 一奏一个准。
贾母跟着水涨船高, 炙手可热。
她只爱跟四王八公, 公主驸马这一级别的女眷来往。
张家这个亲家,贾氏也只是敷衍个面子情分。
白振兴不过是贾代善手下偏将, 他的夫人上赶着巴结,贾母眼皮子也不爱动一动。
故而, 贾母对于白家在京都有无住宅,真是不知道。
石梅言道:“我不打管外头的事情,不过,这事儿我会给你舅舅提一提。哦,你舅父不是跟你一起呢?”
白锦堂道:“舅父把外孙交给两位表兄弟之后,就有事走了。”
贾琏说道:“父亲让我们陪着表哥练练, 自己去找李先生金山师傅说话去了。“
石梅颔首,贾赦估计是跟先生谈论白锦堂附学的事情去了。
贾琏说着就冲石梅作揖:“祖母,父亲说让我们带着表哥认认路,表哥以后要在前院跟我们一起住,一起读书,一起练功。孙儿要介绍同窗给表哥认识。母亲还让我们帮着表哥安顿住宿, 就不在这儿搅扰您了。”
张氏思虑的很是。
既然要跟白家撕破脸,预备庇护白锦堂母子们,白锦堂要在荣府常驻。
他已经八岁了,的确不宜住在内宅。
张氏吩咐贾琏跟着也是怕下头的人敷衍差事,对白锦堂怠慢。
看来她的话张氏听进去了。
石梅颔首:“去吧,哪里不妥当,你提点他们几句。“
张氏这时候就带着贾琮与元春在跟大姑子毓秀说话,安慰她安心养病,再把贾琮元春介绍给白雅娟做朋友。
雅娟长得很好,张氏很喜欢,想要抱一抱,结果,白雅娟很是腼腆,也很怕生,寸步不肯离开母亲。
她不仅不要张氏接近,也不喜欢跟贾琮元春交流。
她母亲让叫人就规规矩矩叫人,然后,就不吭声了。
站在母亲身边,手里还要拽着母亲的袖子才安心。
闹得贾琮元春都觉得没趣儿。
张氏不知道如何跟两个孩子解释,只得说姑姑与表姐累了。
张氏回头到了荣庆堂,只是叹息:“雅娟这个孩子比锦堂更让人心疼。”
石梅颔首:“她那个时候只有一岁多,不足两岁,他父亲当着她的面要打杀母亲,还抽他们的耳光,想也想得到,孩子吓成什么样子了。这是心病,需要时间来淡忘,得靠他们母子们自己走出来,别人帮不上。”
又说张氏:“今后除了聚餐过节,不要让贾琮去打扰你大姑子母女们,你大姑子自尊心很强,那个孩子就是惊弓之鸟,人多了反而坏事。今晚她姨娘估计就到了。”
张氏道:“这姨娘来了也安置在榴园吗?”
石梅道:“这是自然,不过,你见了她就说不比来给我磕头,见了面没话说,我也不耐烦跟她们忆苦思甜这一套。再者,也免得哭哭笑笑吓着琮儿跟元春。”
如今贾琮与元春都住在荣庆堂。
赵淑华虽然进府,她只是偏房,没有资格教导嫡出姑娘,只是负责贾政们父子三个的衣衫鞋袜。也不许她亲自动手,只是到了季节,替父子们提前安排挑选布匹裁剪衣衫即可。
贾琮元春的影响是白雅娟不喜欢他们两个。
石梅吩咐元春贾琮见了雅娟要和气,并告诉贾琮,雅娟是姑姑家的女儿,三月的生日,贾琮要叫表姐。
元春却叫雅娟表妹。
大家都是一年,谁也打不过元春这个正月初一的人。
贾琮十分不解:“我们请她吃糕饼也不吃,约她出去玩儿也摇头,很不稀罕跟我们玩。”
石梅就道:“姐姐从甘肃来的,那边地大人稀,没有什么玩伴,他哥哥要读书,没时间陪她玩,表姐很不习惯,时间长了就好了,姐姐是怕生腼腆,见了面不许笑话姐姐哟。“
贾琮马上一脸同情:“原来是这样啊,好可怜啊,咱们在金陵也有好多玩伴啊,姑姑为什么要去甘肃呢,住在金陵也好啊,这样,我们早就认得了,表姐就不会可怜兮兮没玩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