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149)

作者: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六月二十九,石梅张氏杨氏进宫祝贺嘉和帝万寿。

荣府敬献了一座山水山子,陛下没褒奖,也没有申斥。

荣府眼下已经足够荣耀,无功无过就是平安。

转眼到了七月二十二,贾政的生辰。

这一日贾府张灯结彩,荣府的亲眷同僚都到荣府吃酒送礼。

大家心照不宣,热热闹闹把婚事办了。

三日后,贾政陪着王淑华回去王家吃了回门酒。

当晚。

石梅就请了族长贾敬,后街的贾代修,贾代儒进府,给贾政贾赦兄弟分家了。

石梅是荣府的老太太,她主张分家,贾赦贾政同意,族老们也没话说。

贾敬在族谱上贾代善之下,另立一支,家主贾政,家政之下,添上了王氏王淑华贾珠贾瑗的名字。

贾政这一支人,以后就是荣国府的侧枝。

财产分配,石梅一早弄得清楚明白。贾敬几个过目之后签字即可。

荣府除了功勋田,其余资产五五分成。

但是,贾政除了两栋三进的宅院马上交割,余下田产铺面,分账不分产。

石梅百年之后,兄弟们随便。

贾政每年所得分红,拿出二成给贾珠贾瑗另立户头。

贾珠贾瑗兄妹素日的开销,由伯父贾赦负担。

长大成人婚嫁,伯父出聘礼嫁妆。

成婚之前,贾珠贾瑗一直住在荣国府。

关于荣府私产五五分成,不是三七分成的原因,石梅做了说明。

“两位叔叔应该知道,番薯种植的功劳,不属于祖上功勋,本应由两兄弟共享。

然而,陛下的心意不由我们左右。

这个功勋加恩在大房头上。

故而,我做主,拿出二成的家产补偿二房。

珠儿元儿聘礼嫁妆,则是赦儿自愿承担。

再有,荣府在户部尚有四十万的欠债,赦儿答应每年用功勋田的收入偿还。”

石梅看着贾代修,贾代儒问道:“不知道两位叔叔可听明白?”

贾代儒贾代修都道:“明白了,二嫂不偏不倚。”

石梅又问贾敬:“敬儿以为呢?”

贾敬言道:“如此分配,十分公正。“

石梅又问贾赦贾政:“你们兄弟以为如何?”

贾赦起身对着贾政躬身行礼:“加恩这件事情,是哥哥沾了你的光。”

贾政回礼:“不是兄长的责任,母亲已经做出补偿,这事儿到此圆满结束,兄长以后不用再提。”

石梅又道:“分家的原则,我之前已经跟老大媳妇做了沟通,她也同意如此分配,现在若是大家都没意见,就让敬儿主持签订分家契约。”

贾赦贾政签订了契约。

契约一式四份,衙门一份,族里一份,兄弟们各执一份。

石梅这时对贾政说道:“唯一对不住你的就是给珠儿元儿另立户头。

不是我信不过你,只是世事无常,我这样做,是为了保住你们父子情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受到影响。

当然,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你永远是个公正慈爱的父亲。

还望你不要怨怼母亲。”

贾政忙着行礼:“儿子有今日都是母亲教诲,若因些许小事怨怼,儿子就不配做人。”

分家结束,荣府摆宴,招待几位见证人。

石梅给三位见证包了百两红封的润手费。

贾敬不缺这个钱,但是,这是规矩。

贾代儒贾代修带进府里玩耍的孙子,石梅也包了四颗状元锞子。

贾政屋里的东西,早就搬去了西边的住宅。

今日分家不过拿回去一纸分家契约。

隔日,贾政摆酒,宴请族里的族亲。

族亲也凑了银子给贾政送了全套的瓷器。

二房不缺餐具,不过是暖锅底的习俗。

这日二房请酒,王家王子腾王子胜全家到场,算是给王氏王淑华做脸。

王氏暂时不能跟族人见面,总要等上三五月,就说王淑华进府,王氏沾了喜气,那时候方才出门走动。

当然,无论王淑华,还是王氏,他们出府,都不再代表荣府。

贾敏也参加了二房的乔迁宴,结果,吃了口块就要作呕。

石梅正好跟贾敏一桌,知道贾敏身体好得很,不可能感冒,当即就给贾敏号脉,顿时大喜,拉了贾敏起身说道:“这个孩子,是不是又贪凉吃了冰碗啊,怎么不听呢,走吧,跟我去歇息歇息。”

贾敏想要辩驳,石梅偷偷眨眨眼。

贾敏就乖乖的了:“天气太热嘛。”

这边石梅带着贾敏回房,吩咐请太医号脉。

贾敏直说浑身躁热不舒坦。

石梅吩咐烧香汤。

贾敏这里刚进去浴室,林如海就匆匆而来。

见了石梅,躬身行礼:“小婿给岳母请安,未知敏儿怎么了,真是吃坏了?”

石梅就笑:“不妨事,先去坐席,等下过来接敏儿就是了。”

林如海作揖道:“小婿已经吃好了,多谢岳母关爱。”

石梅道:“那你就等着吧,太医少时就到,那是就知道了。”

石梅进去浴室。

贾敏还没开始沐浴,却在哪儿撩着帘子偷瞄林如海。

石梅叹息:“好容易养大的闺女却被猫叼走了。”

贾敏也不犟嘴,只是抿嘴偷乐。

石梅替贾敏散开头发:“不能再修炼了,知道吧,等到四个月胎儿成型,也不能修炼大周天,每日记得用灵力润养胎儿,记得要用灵力润扬眼睛,免得功力退步了。

等孩子七个月,若是灵力不足,可以适当修炼。

记住一点,三个月前,不要剧烈运动,只能适当散步,可记住了?”

贾敏又抿嘴偷乐,乖巧点头却不说话。

石梅见贾敏傻兮兮的只知道笑,伸手替她擦背:“哎哟,生个孩子傻三年,现在就开始傻啦?”

贾敏终于说话了,手贴肚子:“谁傻啦,人家是高兴。母亲,我觉得吧,他能够听见我们说话。所以,我今后说话一定要温柔文雅,不急不躁,免得孩子受影响。”

石梅逗她:“嗯,最好呢,每天让女婿给他吟诗作赋,让他从肚子里就开始学习诗词歌赋。将来长大,必成天下第一大鸿儒。”

贾敏却当真了,笑道:“娘亲,您太聪明了,我等下就告诉林大哥。林大哥肯定乐意。”

贾敏说话甜糯糯的,声音简直要流出蜜。

这个林如海真是会哄人,这才多大点功夫,哄得自己才貌双全的闺女智商都飞了。

石梅便问:“家里养着几个接生嬷嬷,请脉做药膳,看孩子,门门都会,你嫂子挑了一个,还剩下两个,你也挑一个合眼缘的回去吧。”

安胎这种事,当然是知根知底的人最好了。

荣府这几个收生婆子都是家生子儿,牵一发而动全身,再不敢有丝毫的异心。

贾敏如今对母亲是言听计从,颔首就应了:“都听母亲,等下我们回去就带上吧。”

贾敏这里梳洗完毕,宫里安太医到了。

安太医切脉之后,就冲着石梅林如海作揖:“恭喜国公夫人,恭喜翰林老爷,虽然脉搏尚浅,老夫可以确定,夫人有了两月的身孕。”

贾敏尚好,只是眉眼弯弯的抿嘴笑。

林如海却弹跳而起,扑到御医面前:“你待怎讲?”

安太医再次拱手:“恭喜翰林老爷,尊夫人怀孕两月了。”

林如海急急拱手:“多谢。”

回头就去挨着贾敏坐了,倒是没敢牵手,却是笑呵呵的:“敏儿,太医说的你可听见?”

贾敏点头。

林如海傻笑:“太医说你有了两个月身孕,嘿嘿嘿嘿嘿,我的孩子,我做父亲啦……”

不是你的难道是狗的?

石梅真是听不下去了,收了处方,给银票,送出去了。

石梅懒得看那两个傻瓜,去了小花厅,将两个接生嬷嬷传来问话:“最近嬷嬷们家里可有事没有?”

钱嬷嬷上前说道:“回禀太太,我儿媳刚给我生了个小孙子,六月中生得,才刚满月。”

赖嬷嬷马上提点:“上回太太吃了红蛋,赏赐了一把小金锁。”

石梅按按额角:“这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太多了,我这都有些忙糊涂了。”

这一来,钱嬷嬷是不成了,总不好叫人丢下亲孙孙。

这般去了也不安心。

遂问另一位王嬷嬷:“王嬷嬷呢?最近家里可得空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