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番外(69)

作者:越人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能体谅旁人的不易,能设身处地替旁人着想,这样的人很是难得的。

而大姐姐也好,她总愿意一片诚心无私的待人,这俩人碰到一起,是越过越好了。

可眼下瞅着鲁驸马的模样,感觉这个人心性只怕和外表一样粗豪。而二姐姐呢,从外表到内心,都纤细脆弱有如刘琰送她的那座琉璃塔。

这两个人,比大姐姐和孟驸马还要不般配。

以后……真能过得好吗?

两人忧心忡忡的目送迎亲队伍远去。这队列长得很,据说前面已经进了公主府,后面还没出宫门呢。鞭炮放得震天响,青烟弥漫在宫门外,这股气味叫人闻着觉得莫名有些凄凉。

“怪不得……”

刘芳听她话只说一半,转头问:“什么?”

“没事。”

刘琰想,怪不得世人都爱生儿子,不爱生女儿。生一个女儿,嫁出去一次,就要经历一次这样的送别,着实叫人难受。

“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刘芳说:“我心里也空了一块,怪难受的。大姐姐走了之后,映霞宫就空了。二姐姐一走,清意殿又空了。东苑本来就冷清,现在是越来越寂寥了。”

刘琰倒笑了:“说的是,下一个就轮到三姐你了。”

“去去,和你说正经的,你别打岔。”刘芳心里是真的不好受:“大姐姐刚走那些天,每次经过映霞宫,我都还老想停下,还想进去,老觉得她还在。后来慢慢习惯了,就是看见紧闭的宫门,心里还是不得劲儿。”

她说的这种情形,刘琰也经历过。

而且刘琰比她还难受。

“以后清意殿也要闭门了。”

二公主一嫁出去,清意殿里的人也都跟着走了,松香她们自不必说,连那些常跑腿传话的小宫女小太监也都跟去了,就留了几个粗使洒扫的人看守地方而已。

以前她们常去的地方,以后……

也不用去了。

她俩回去的时候就经过了清意殿。

因为今天办喜事,清意殿处处挂红,宫门上还贴着斗大的红底金双喜字。这会儿东西还没有收拾完,那些人进进出出的。可毕竟主人已经不在了,看着只让人觉得凄凉。

“但愿二姐姐夫妻也能和和睦睦的,象大姐姐和孟驸马一般。”

“嗯,但愿吧。”

刘芳自己心里担忧,还要安慰刘琰:“大姐姐嫁的时候咱们也觉得孟驸马不好,”主要是身子不好,真怕大姐姐嫁过去就守寡,那这个克夫的名声真是一辈子都摘不掉了:“结果现在大姐姐过得满好的,明年咱们就能做姨妈了。二姐姐为人这么聪明,性子也好,长得还美,鲁驸马应该也会同她过得好的。”

“你说得是。”刘琰转头四下看看:“怎么这半日没看见刘雨?”

“找她做什么?她不在才好,有她在,总让人不痛快。”

刘雨就算一句话不说,那神情那目光,也总透着一股桀骜不驯,活象所有人都欠了她几万贯钱不还一样。

刘芳有些放心不下。

刘雨在吧,总是让大家一起不痛快。

她不在吧,刘芳这心里也不踏实,总怕她又惹事。

曹皇后今天忙碌大半日,宴客的时候两位郡王妃,一位国公夫人特意来她跟前说了不少好话。

曹皇后涵养功夫本来就好,自做了皇后之后,别人更是很难从她脸上看出喜怒来。肃安郡王妃陪笑说:“……现在京里的闺秀,要是没念过女学,出门都不好意思同人说话。可那些女学里头,三教九流人乱得很,妾身今日来,就是为了这事儿,想求娘娘一个恩典。宫中有程先生、周清明这样的女学士在,不是外面女学里的夫子能比的。我家里那个不懂事的丫头性子着实顽劣,要是能得程先生教导一二,不求能做饱读诗书的才女,能长长见识,拘一拘性子,将来出嫁的时候,说出去脸上也光彩啊。”

旁边广平郡王妃和邑国公夫人等几人也纷纷恳求帮腔,曹皇后微笑着说:“这事儿我知道了,早先也想着多点人读书,大家一同能更用功,不过当时各家孩子小的小,弱的弱,所以才作罢了。”

这么一说,几位贵妇人脸上都有些讪讪的。

当时皇后是有这个意思,她们以为皇上要各家送孩子进宫去怕是别有用意,有的舍不得,有的不放心,还有的认为女儿读书没用处,所以都各找借口推托,皇后也没再提,这事就作罢了。

现在她们自己提起来,显然皇后这一关是不好过的。

第九十章 喜宴

邑国公夫人不比今天过来求事的其他几个人。

人家好歹都是宗室,虽然关系远了点儿吧,但家里姑娘好歹也是姓刘,想进宫学和公主一起念书,多磨磨嘴皮子多半能成。

她家呢?

一来不沾亲,二来往日与皇后也没多少交情。

曹皇后这人面善,旁人也都说她好说话。

可真是一个没脾气没心计的好老人,这皇后宝座坐得稳吗?这么大的一座宫城能让她管得这么服贴吗?那得该严的时候严,该宽的时候宽,一味面软好说话连一个普通人家都打理不好,更别说管理后宫和这么些外命妇了。

邑国公夫人笑着问:“上回进宫的时候见着几位公主,那言谈举止,就是和外头粗生粗长的孩子们不一样。”

一句话点醒了其他人。

对啊。

曹皇后不吃奉承,但是哪个当娘的不喜欢旁人夸自己孩子?于是众人接过邑国公夫人的话头,你一句我一句,争着夸赞起几位公主来。

这其中四公主是曹皇后亲生,众人夸得尤其卖力。倘若刘琰自己没逃席就站在她们面前,估计能被她们这一阵阵吹牛拍马给吹到天上去。她都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好,这些人嘴里夸的那哪还是个肉身凡胎?天上仙女儿也就不过如此了。

这其中,其他几位公主也都被捎带着夸了。

大公主、二公主和三公主都不是曹皇后生的,但都可以说是曹皇后抚育教养的,那公主们如此优秀,功劳岂不都在皇后娘娘身上?皇上娘娘对不是亲生的孩子都这么好,菩萨圣母都不过如此了。

唯独刘雨没人夸,甚至连提都没有人提起。

谁也不瞎。五公主是庶出,皇帝和别的女人生的。都说帝后恩爱,结发夫妻。皇上登基后也不纳嫔妃,就守着皇后一个人过。

可五公主这么大个人戳在眼前,这就是恩爱的“明证”?

皇上不提,皇后不提,大家当然有致一同当五公主不存在,谁也不提。

这么吹捧了半天,曹皇后才笑着说:“行行行,算我怕了你们了。原来我私心想着,就教她们几个人,程先生再加上柳夫人这么两个帮手足够了。要是教的人一多,怕先生顾不过来,现在的几位先生就不够了,还得再寻几位。这事儿一天两天的办不了。你们要是谁知道,有那品学兼优的女先生,也可以给我荐两位。再说天也快冷了,从进腊月就不念书,一直要到二月里才复学,要是这会儿开始念,念个两天就断了,倒不如从明年再开始的好。”

众人一片称诵,都说皇后娘娘想的周到,我等不及。

皇后说的确实有理。

这学生少,就三五个人,那先生教起来自然精心。要变成三五十,那就不是一回事儿了。

先生自然得添,不然真不教不过来。

皇后虽然没有明说,许谁进不许谁进,但既然说了可以增人,那各人就要努力了。比如邑国公夫人就想,要是自家荐了位好先生,那自家两个女儿是不是能都送进去呢?

哪怕不是跟公主一起念书,只是给公主当个伴读,那也是脸上增光的好事儿,将来说亲的时候,一样可以说给公主做了两年半,还受过才女先生的教导,还愁找不着好人家?

曹皇后低头微笑,吃了一口茶。

前些年战乱连连,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且死的都是青壮男子。这会儿各家的姑娘都有好几个,都长成了该出嫁的年纪了,可是好男儿呢?曹皇后不用翻册子去查,也知道个大概。

两个字:缺人。

缺男人,缺年岁正相当的女婿人选。

旁的东西,有权有势有钱,都买得到。可唯独人,从生下来到长大,直到能成亲的年纪,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的。既然女婿人选如此抢手,那姑娘们自然要争一争的,如何争?先拼家世,家世都差不多的那就只能拼个人名声本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