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害了这么一个人,没真出人命,那还算是幸运。
接下来说的就是不是多有趣的事了。无非是哪家添了丁,哪家办白事。这些人刘琰有的还有些印象,有的则是听到名字之后好一会儿才能想起来是哪一家。
“还有……”桂圆轻声说:“三公主也让人送了贴子来。”
刘琰虽然人不在京里,但公主府还是一直有收到不少贴子,这些贴子大部分根本到了不了刘琰面前,但也有些是下面的人不能作主的。
“三姐姐递什么贴子?”
“请公主赏花啊。”
刘琰笑着摇头:“算了。”
桂圆于是把这个话题放下。
既然公主不想去,那桂圆回头肯定会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说公主因故不能去。
三公主那边……桂圆也不太沾惹。
按说太医给治了那么久了,三公主的病总该有起色了吧?
并没有。
桂圆听说三公主府都打死人了。
说是偷了东西,打了板子之后发热死的。
但据豆羹的消息,不是什么偷东西,就是惹了三公主不高兴,然后当场就打死了。
是个小太监。
桂圆记得,当时三公主嫁出去,能跟着一起出宫的人都欢天喜地,被留下的失魂落魄。现在看来,是福是祸还真说不定呢。
还听说,赵驸马现在待在府里的时候也不是很多了。三公主现在既阴阳怪气,又喜怒无常,脾气还出奇的暴戾,赵驸马这个人呢,脾气倒是很好,但也有读书人都有的毛病,清高,不肯吞声忍气说违心话,对三公主他不会百般讨好忍让。
第五百九十六章 晚饭
赵磊不乐意伺候,但是刘芳这个公主身份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上赶着巴结她的,所以刘芳日子过得也挺热闹。
这种热闹呢,很多人都喜欢,有人讨好,有人陪笑,有人专捡你爱听的话说,把人吹捧得舒舒服服的,只要从手指缝里漏出些许甜头就行了。
两厢情愿的事,刘琰不会干涉。
只不过她自己不太喜欢这种热闹就是了。
所以刘芳这贴子她就直接推了,连看都不用看。
因为这贴子也肯定不是刘芳亲手写的。
所以刘琰根本没有多看一眼的必要。
桂圆回完事儿,体贴的问:“公主今天爬山想必是累着了,用了晚膳早些歇着吧。”
刘琰这会儿根本没有吃的力气,摆了摆手说:“不想吃。”
就想睡。
桂圆还想再劝一劝,陆轶已经从外头进来了。
得,她可以省省力气了,对公主的一些小毛病,驸马的办法可比她多多了。
陆轶一进来就说:“晚上喝鱼汤吧?我煮的。”
刘琰果然来了点力气:“你煮的?”
旁人把活儿都干了,陆轶只用往锅里倒碗水可不叫他煮。陆轶既然这么说,那肯定这鱼汤是他从头到尾亲力亲为的。
“行吧,”刘琰还是挺给驸马面子的:“那我就尝尝吧。”
听她口气仿佛很勉为其难一样。
但桂圆这一个月来的见闻已经让她学会一件事了。
这个府里最大的当然是公主,但说话管用的一般都是驸马。
奇怪了。
驸马明明也不凶,说话声音不大,也不爱管事揽权,但为什么大家看见他打心眼儿里就服气,他说的话就不敢不听。
桂圆想了又想,觉得大概有的人生来就有管着别人的能耐,都不用别人教,无师自通。
之前李尚宫还很想给驸马点下马威,让他别不知不觉间就把心思养大了。
现在李尚宫也绝口不提这事了。
她那一套在宫里练出来的小本事,根本不用到驸马跟前去丢人,这人看你一眼,就把你浑身上下全看透了。
公主嫁了这么一位驸马,真说不准是好还是不好。
刘琰自己却没有想那么多,换了件衣裳就坐到桌边,一心一意的等鱼汤端上来了。
当然晚上不可能只有一道鱼汤。
还有熬的稠稠的黍米粥,庄子上收的新鲜菜蔬,焖得酥烂的羊肉。
陆轶给刘琰先盛了一碗鱼汤,递到她手里。
“尝尝。”
刘琰还没喝,就先闻到了鲜味儿。
陆轶说:“小心烫。”
刘琰小心翼翼的吹了吹,尝了一小口。
鲜的她没话说,长长的吁了口气:“好喝。”
“是吗?我刚才还怕咸淡不合适。”
“正合适。”刘琰点头夸他:“一点儿也不腥。”
热汤鲜美,刘琰本来不觉得饿,但是就冲这汤,她觉得她应该能吃下一碗饭。
刘琰小口小口喝汤,一抬头就看到陆轶端着碗,笑吟吟的看着她。
“你看我干什么呀?光看我就饱了?”
陆轶一本正经点头:“没错啊,所以人常说,秀色可餐啊。”
刘琰乐了:“成,那你晚饭就可以省下一顿了,眼睛饱了,肚子也就饱了。”
陆轶也笑。
他照料起刘琰来格外熟练,简直是得心应手。替她挑了鱼刺,在羊肉里捡出最软嫩的一块,刘琰本来只打算喝一碗汤,唔,再面多再加一碗饭的。
但是不知不觉的,汤她喝了不止一碗,肉菜和饭也吃了不少。等到放下碗筷时刘琰才蓦然惊觉——不对,这么多东西是怎么吃下去的?
好象中了蛊似的,这个一口,那个一口,汤添了两回……
吃撑了。
刘琰抱着肚子,听陆轶唤人给她拿消食丸来,一脸上当受骗的神情。
话说这些天,她的胃口变好了。
成亲前和刚成亲的那些日子,她的胃口一直不好,什么好东西吃到嘴里似乎都尝不出香味儿。
唔,陆轶的气色也比成亲前要好多了。
刘琰记得今年从过完年一直到成亲之前,陆轶消瘦了不少。当然他没瘦到皮包骨的地步,而且即使瘦了些,依然挺俊朗的。
成亲这些日子,虽然还没见他脸上、身上添多少肉,但脸色好看多了,精神看着也好了许多。
刘琰恍惚觉得,好象不少人成了亲都会胖一些。
心宽体胖嘛,成了家是了解了一桩人生大事,心一宽,人当然要胖点了。
当然瘦的也有……不过那是少数。
用过晚饭,刘琰和陆轶两个人一起待在屋子里。白天一天累得不行,刘琰这会儿懒洋洋趴在那儿打呵欠,翻着新从城里送来的书册。
说起这个看书,这成了亲,出了宫,刘琰突然发现了一片新天地。
以前她在宫里,看的书……嗯,都是比较正经的。哪怕是消遣的闲书,那也是正经的闲书。一到冬天出门少的时候,刘琰就时常觉得没书可看。
可是等到成了亲,她突然发现外面书坊里月月都有不少新书,各种类型口味都有,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有这么一本书,挺有名气的,刘琰也翻看过,是话本,讲的也是才子佳人,刘琰好几年前就看过这书了,因为故事最后是个悲剧结尾,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所以她印象格外深些。
结果她逛书坊的时候,发现这书居然单有一个架子,都是同一本书名字却都有差异。
刘琰一开始以为是印错了?结果一翻发现不是。
是旁人把这书给改写、续写了。
有的是直接给了书中的书生和小姐一个大团圆结局,两个人不但成了亲,还儿孙满堂,富贵到老。
有的则是给这二位来了个转世投胎后重逢,再续了前世缘。
居然还能这么干?
刘琰真是长了见识了。
当时书坊老板说,这些续写改写的其实也多半都是看书的人,因为心中有憾,所以干脆自己撸袖子上阵要把遗憾给补上。当然也有的是为了骗点润笔糊口,各种原因都有,所以这本书的兄弟姐妹子孙都冒出来了,自个儿都能占一个书架子。
第五百九十七章 进宫
刘琰看到那个书架的时候忍不住笑,又觉得在书坊这样的地方不能太张扬放肆,然后就把摆得靠前的几本各样都买了。能摆在靠前,靠人脸近的位置,想必写的不会太差。
不过现在看着这几本书,她还挺感慨的。
看看人家这些书本,相互之间也算得手足骨内关系吧?可人家相互之间多和睦啊,也不见它们你咬我一口,我撕你一把,人家这还不是一个爹生的呢。
自家可好,姐妹们虽然都不是同母,但兄长们确确实实是同一个爹同一个娘亲生的,但现在嘛……兄弟间不说象仇人一样,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