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番外(390)

作者:越人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琰没想到的是,今儿父皇也在。

这个时候他本应该在勤政殿啊?

刘琰太清楚自家父皇有多勤力了,一年里头刨掉寥寥几日节庆,皇上基本从来不歇息,白天想在后宫见着他那可太不容易了。

而且一看他就披着件外衫歪在榻上,刘琰就难免想得更多了。

曹皇后一看女儿的样子,就怕她被吓着了,赶紧说:“你父皇有些着凉,不要紧的,太医说连药都不用喝,歇息一天就好了。”

刘琰还是放心不下:“父皇真的不要紧吗?”

要仅仅是着凉,父皇才不会就在后宫歇着,一准儿又去前朝忙活去了。

“昨儿夜里有些发热,早上起来已经好了,是你母后不放心,非让我多歇一天。”皇上也赶紧安慰女儿:“这会儿已经没事儿了,早膳还用了两碗粥,胃口好着呢。”

皇上一面说,还一面掀了薄毯准备下地,大有要给刘琰看看他身板儿倍棒的意思。

“您还是好好儿歇息吧。”

看父皇确实不象有恙在身,刘琰才松了口气。

不过她一点儿都不会觉得母后小题大做。

父皇一年到头操劳国事,刘琰都替她累得慌,这都风寒发热了,还是趁空歇歇吧,哪怕歇一天也是好的。

母后一定也是这么想的。

皇上问她:“这刮了两场北风,夜里可觉得凉?一定记得按时添减衣裳,别冻着自个儿。”

“是,女儿知道。”

皇上又问她:“这几天都吃了什么?胃口可好?”

“我胃口好着呢,昨儿膳房还送了一道煎蘑菇饼,我吃着挺好的。”

皇上笑着看了曹皇后一眼:“听着不错,要不然咱们中午也吃这个?”

曹皇后笑着说:“成,我这就让人给膳房传话,午膳就叫他们备上。”

说了会儿话,刘琰才想起自己来宜兰殿做什么的。

她把做好的抹额拿了出来:“母后不要嫌我做的难看,戴上试一试?”

曹皇后接了过来反正面都看了,有些意外:“这就做好了?你这手艺大有长进啊。”

皇上也觉得这抹额跟上次的荷包差得挺大,简直不象一个人做的。

皇上心里有疑惑,嘴里就说出来了:“这是旁人帮你做的吧?”

曹皇后赶紧说:“哪里会呢,这是女儿的一片孝心,你瞧她眼睛都熬红了。”

曹皇后是这么说,但刘琰看得出来,母后多半也有些疑惑。

得,刘琰一点儿也不怪爹娘这么信不过她。

实在是她以前做的活儿太糙嘛。

“是我自己做的,李尚宫手把手的教,还点出我以前做针线时总是太浮躁不耐烦。这个抹额我是仔仔细细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虽然还是不算太好,可比以前是强多了。”

刘琰这么说,皇上和皇后可是喜出望外。

“哎呀,我闺女这真是受累了。”皇上心疼的不得了:“快让人炖些补品好好补一补,这熬坏了眼睛可怎么办哪。”

曹皇后也说:“都和你说了这抹额不急着戴,你别赶着做,伤了眼睛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虽然身为公主,女红水平怎么样其实不重要,反正将来又不指望她织布刺绣的养家糊口,更不会因为女红不行出嫁后被挑剔欺负。

但是刘琰能耐着性子认认真真把一件事儿做完,这就是很大的一个好处啊。这证明闺女确实是长大了,沉稳了。

而且这活计是做给曹皇后的,这孝心也足以让皇上和皇后动容。

一个说:“今年就做这一个就行了,可不要再做了,真伤了眼可不是玩笑。”

另一个说:“自己知道怎么做的,能做出来,就可以了,不用非得事事自己动手。养着那么多宫人是做什么的?你要是自己把活儿都做了,那还要她们有什么用处?”

得,曹皇后的意思是,今年做这一个抹额她就够辛苦了,千万别做什么活计了。皇上的意思干脆就是从今以后再也别做了,活儿就都让下头人干吧。

父皇和母后还真不怕娇纵了她啊。

刘琰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没长歪挺庆幸的,就照父皇和母后这个宠法,她觉得自己能这么通情达理真是不容易。

也许是因为,她不是从小就生在宫里长在宫里,而是已经记事、懂事的年纪才成了公主,住到宫里来的原故吧?

第五百二十八章 午膳

刘琰捧着一册书正在诵读,本来皇上是想看书的,刘琰让他闭上眼养养神,书嘛,就由她来读。

皇上笑着把书递给她:“行,那我今天就受用了。”

刘琰翻到刚才皇上看的那一页开始读。

皇上就眯着眼靠在那儿养神。

曹皇后在外头也能听见女儿清脆的声音。

这让她觉得心里平和踏实,比别的时候都要宁定。

英罗回禀的消息却不是那么让人高兴了。

“安王妃一直说心口疼,还说头涨得难受,太医给她开了方子,也施了针,但安王妃还是说不舒坦。昭王妃的婶子说,别是有人在背后行镇魇之术,结果真有人在安王妃屋子后头挖出了一只死猫,还是只黑猫。”

曹皇后只问:“谁埋的?”

“安王府的人说,前些天纹郡主曾经派人出宫,回府去取些物件儿……”

曹皇后不怒反笑:“真有意思。”

英罗轻声说:“还请娘娘示下。”

“让太医给安王妃再开点安神静心的药,让她好好静静心吧。”

英罗应道:“是。”

“午膳之后让刘纹过来一趟。”

“奴婢这就让人去传。”顿了一顿,英罗接着说:“瑞国公夫人怕是不成了,太医说,就这两天了。”

听到这种消息总是让人快活不起来。

“知道了。”

“还有昌国公,听说这几个月都卧床不起。”

“送些药材补品过去吧。”

“奴婢拟了单子,待娘娘过目之后就送去。”

把事情一一回禀清楚,英罗犹豫了一下。

“还有什么事?有事便说。”

英罗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内宫监又给勤政殿那儿选了一批宫女。”

曹皇后也只是点了点头。

英罗没有再多说什么就退下了。

宫里要放一批人出去,主要都是宫人。宜兰殿这儿也有好几个到了年纪的,勤政殿那里也不例外。

不过内宫监这次选出来的宫人,多是年轻貌美,看起来温顺柔婉的。

不能说内宫监的人做得不对,他们自然会说,难道要给皇上跟前安排些丑陋粗鄙的宫人伺候?

英罗也没把那些宫女放在心上,年轻漂亮的宫女就象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的源源不绝,年轻鲜辣。有不少人在这些宫女身上抱了大指望。就象从前被处置了的那个春然,还有前几天才去了的潘才人,她们年轻美貌,一入宫就和其他宫人的待遇不一样。有人会明里暗里关照她们,**她们认字,学些能讨好人的玩意儿。比如那个春然,就很会唱曲。宫女入宫时年纪都不算大,这项本事显然不是她打小就会的,那她是从哪儿学来的?

之前死了的潘才人,英罗听说她捏脚捶腿很有一套。

至于邓才人,长处好象是烹茶,据说还会下棋,好几样棋都会下。

有人想要青云路,有人想要登天梯,一拍即合。

不过照英罗看来,都不过是白费心机。皇上和娘娘这么多年的夫妻,哪怕没再有年轻人那么情意绵绵,可这么些年互相扶持,患难与共,生儿育女……娘娘的地位是没人可以动摇的。

皇上连皇孙都有了,难道还会为了一两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昏了头?

宜兰殿也要进新人,不过这些新人进来都先只能做粗使活计,不察看个一二年,英罗可不会提拔她们近身伺候娘娘。

毕竟上次茶房投毒的事情还让她心有余悸呢。

宫里各处都在汰旧换新,事情可着实不少。

有人到了年纪,但是出了宫无处投奔,并不愿意出去。有的没到年纪,但是却托人使钱,想提前出宫。还有人瞄上了宫中放人出去之后腾出来的空缺,正在拼命钻营,宜兰殿就是个许多人都想来的地方。

这些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英罗这些天忙得够呛。

午膳并不多丰盛,虽然皇上、皇后和四公主都在,眼下宫里头最要紧的主子也就这三位了,但是因为皇后娘娘不喜铺张,皇上对吃从来不挑剔,所以这一桌午膳并没什么山珍海味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