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番外(361)

作者:越人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芳忙不迭的应:“对,你想吃什么只管说,我叫人都给你做。”

她现在过了害喜作呕的那段日子了,胃口也渐渐回来了。

刘琰当然也不会跟她客气,想了想说:“我还记得有一年在舅舅家吃了一道鸡肉卷儿,是道凉菜,咸鲜开胃,再配上调好的醋汁子,我一个人就吃了半盘,后来舅母怕我吃坏了肚子,哄着我不叫我吃了。”

这道菜也不难做,刘芳说:“那回头让他们做来,让你吃个够。还有别的想吃的没有?”

“嗯……”刘琰不挑食,爱吃的东西多着呢,不过这会儿天热,很多吃食都不应节:“上回来你府里,你家厨子做的火腿蒸豆腐和蘑菇汤也不错,今天让他们再做一回。”

刘芳当然也应了:“你净点这些省事的,是图给我省钱啊?”

刘琰笑了:“怎么着,非得招待我吃山珍海味的才算有诚心待客?只要是我爱吃的就行了。”

刘芳压低了声音,笑着说:“蘑菇汤好吗?其实萝卜汤更好吧?”

刘琰没想到刘芳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不过她也不是好打趣的,笑着说:“怎么三姐姐想喝萝卜汤吗?萝卜汤解暑通气,不过不知道你现在有孕喝萝卜汤合不合适?还是叫太医来问过了再说。”

刘芳可不会让她这么给混过去,又追着问:“刘雨都定亲了,你的事情也不能耽搁了。你要在她后头出嫁,怕不得惹人笑话的。”

刘琰才不接她这的话茬呢:“行了三姐姐,你就别操心我了,还是多保重自己的身子,给我生个白胖的外甥吧。至于出嫁早晚的又不是什么要紧事儿。”

看刘芳还要张嘴再说,刘琰从榻边摸起把扇子来替她打扇:“三姐姐,有件事儿我一直觉得奇怪,想跟你打听打听呢。”

刘芳的注意力果然被她岔开了:“什么事?”

“为什么不管多大年纪的女子,未嫁前脸皮都薄得很,旁人一提婚嫁、夫郎这些事都羞得不行。可一嫁了人,顿时百无禁忌,还天天赶着忙着要替人做媒,仿佛人家不婚不嫁的就大逆不道了一样,三姐姐你说这是为什么?”

刘芳哪里听不出刘琰的意思,呸了一声:“你这拐着弯儿骂我呢,我几时爱做媒婆了?”

不过刘琰的话也确实让刘芳忍不住去琢磨,是啊,好象确实和刘琰说的一样。

以前她未嫁的时候,确实和现在不同。以前她听人说起哪个姑娘,先关心人家是不是长得好看?脾性好不好?家世怎么样?多多少少存着一些年轻女孩儿比较相争的心思。但现在她听说人提起旁人女子,先关心的是她嫁了人没有?嫁了什么人?没嫁人的话,定了亲没有?打算几时定亲呢?

这转变确实挺大的。

而且是在刘芳不知不觉之间就发生了。

从她有孕以来,她的关注点又从婚嫁扩大到了子嗣儿女上头。

她自己都说不清这变化的源头在哪儿。

可能……因为她的身份变化了,所以想法也有变了吧?

刘芳想不出来缘由,也懒得去想了。

反正,大家都是这样的,又不独她一个。既然世人都是这么过来的,那就顺其自然呗,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不要笑话我,你将来也会和我一样的。”

刘琰摇了摇头,她虽然还微笑着,却挺认真的说:“我想我不会的。”

刘芳可不信。

反正刘琰早晚也是会成亲的,到时候她会不会也变了样?现在的她说了可不算呢。

第四百八十八章 沽酒

刘琰回宫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

马车摇摇晃晃的,车轮声吱吱嘎嘎作响。

刘琰撩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天还没有黑透,街上的行人反倒比白天要多。

白天她经过这里的时候,烈日当空,街上的石板都象是要被晒化了一样,到处都亮的刺眼,街上只有那么寥寥的几个人还在外头行走。

今年的夏天好象比去年还要热。

这会儿街上人可不少,大家都赶着太阳落山后和宵禁前的这段时间,趁着没太阳照着,要出门的出门,要办事的办事。街边有个很小的铺面,门前挑着的灯笼上写着一个酒字。

这个字写得丑丑的,看起来……倒有些象是一个喝醉酒的人,站得歪歪斜斜,眼看就要栽倒。

丑得挺有趣。

虽然铺面不大,可是生意却不错,门外头都排起了队,那些轮侯的人有的踮起脚往前张望,大概想看看排在自己前头的究竟还有多少人。有的则是眯着眼好象在闭目养神,但是刘琰眼尖的看见那闭眼的人鼻翼张翕,象是在闻漂浮在空气中的酒香过干瘾。

刘琰是不喜欢喝酒的,偶尔喝点米酒、果子酒之类的,也只是浅浅的抿一些尝尝味道就算。至于那些烈酒,她闻着都觉得难受。

酒铺的门帘子一晃,有人从里头出来,提着个圆肚的小酒瓮。

嘿,是个熟人。

那人抬起头一看见经过的马车,笑了,迈开长腿多走两步就追了上来。

“公主。”

刘琰抿嘴一笑,指指他的酒瓮问:“你来打酒?怎么不叫下人来,这会儿外头还这样热。”

这个会自己跑来打酒的当然不是旁人,正是陆轶啊。

“这两天天热,窝在值房里抄写翻查案卷,坐得骨头发酸,正好趁这会儿太阳下去了,出来散散。”

刘琰问他:“你这是要回去了?晚饭还没用?”

看他这样子,不会打算就喝了一斤酒抵了晚饭吧?

陆轶笑了:“还没有,我打算去一个熟人那儿混顿晚饭去。”

呃……

这人怎么能把吃白食说得这么光明磊落啊。

刘琰可不承认自己刚才替这人担心了。她居然还担心他回去会没饭吃?这人长着一张能吃八方的大嘴,饿着谁也饿不着他。

“那你早些回去,我也要回宫了。”刘琰说着就想放下车帘,陆轶站在原地,神情中带了几分迟疑,但是看车帘就要放下,他赶紧追了一步:“公主。”

刘琰有些疑惑的看着他。

陆轶轻声说:“我有件事情,想和公主说。”

一旁桂圆只当自己不存在。

豆羹呢?他早就机灵的转到车驾的另一侧去了。

不过刘琰却不象他们那样,想的全是儿女情长。

陆轶很少会流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哪怕遇到大事难事,他也都是谈笑风生的。

刘琰说:“那你上车来吧,我送你一程。”

陆轶也没推辞,也没用车停下来,他手撑着车辕,动作轻快的象狸猫一样就钻进了车里。

他两手托着那个小酒瓮,十分随意的就在车里行了个礼,刘琰摆了摆手:“行啦,别闹这些客套。你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

其实在他开口之前,刘琰就能猜着几分。

如果是陆轶自己遇上了什么为难的事,他肯定会自己一肩扛了,不但扛了,还会让旁人一点儿看不出来他有什么为难之处。

他是不会向别人诉苦的,尤其不会向刘琰说。

他会想和她说,那这件事一定和她有关,而且可能是件很麻烦的,不好解决的事。

“有件事情……我也是无意中知道的。”陆轶既然已经开了口,那后头的话也不用掖着藏着了:“三皇子妃在少年时曾经在她姑母家住过两年,当时她与也寄住在姑母家念书的远亲结识,两人似乎……”

“有私情?”刘琰看着陆轶的神情,十分冷静的问:“我猜对了?”

“是,”陆轶说:“就我所知,当时三皇子妃的姑母发觉了这件事之后,就给那个远亲另寻了地方念书,隔了没多久就把三皇子妃也送回了她的本家萧氏族中。”

“那个人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她姑母为什么没有成全他们?”

毕竟那个时候萧氏又没有被指婚给三皇子。

“那一家,家境很困苦,不然也不用投靠亲戚,寄人篱下的过活了。”陆轶又不是热衷于打探家长里短,挖人私隐的人,不过因为他的性格、人缘、再加上他现在的官职,他几乎天天都能接触到这些不为人知的私隐之事。

“萧家一家人死的死,残得残,萧氏只有一个寡母相依为命,大概是对这个女儿寄予很大期望。”

这个刘琰知道,萧家老太太是个极要强,极刚烈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