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没下的。
刘琰把车帘放了下来,扭过头不往外看。
桂圆看公主这样子,象是怄气……嗯,其实她心里还想到一个词,只是太不恭敬了,可不敢想下去,更不能宣诸于口。
这里已经离宫不远,约摸一盏茶的功夫就进宫门了。
闵宏的徒弟陈雁就在景丰门那儿等着,一见刘琰的马车就急忙迎上来。
豆羹认得他,赶紧上前来招呼:“陈公公,可是娘娘那里有什么吩咐?”
“吩咐倒是没有,不过是娘娘不大放心,让人在这儿看着,公主一回来,就去回报一声,免得娘娘担心。”
豆羹听说没事,心里也轻松些了,笑着说:“这样的差事,随便打发个小太监来就是了,陈公公何必受这个累。”
陈雁给刘琰见过礼,问候了两句诸如“公主累不累”“下午长明湖边可热闹不热闹”之类的话。
这话当然不是他要问的,肯定是他师父闵宏嘱咐的,他问过了,回头跟曹皇后回话的时候可是要回禀的。
刘琰的回答也简短。
回到安和宫刘琰先换了衣裳,然后就趴在榻上不想动弹了,她觉得自己也就打了个盹,顶多也就一刻钟,可睁开眼,天都已经黑了,寝殿里一片昏暗。
桂圆赶紧进来服侍,笑着说:“公主,刚才有人来传了个好消息。”
“嗯?”刘琰抿了口温水,好奇的抬头:“什么好消息。”
感觉最近的好消息实在不多。
“三公主有喜了。”
啊?
刘琰顿时站了起来:“真的?”
“是啊,公主不是叮嘱三公主一定要看太医嘛,太医去把了脉,就诊出来有喜了。”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三公主之前就盼着有孕,又是烧香拜佛,又是请医问药的,虽然都是瞒着人悄悄进行的,可瞒得过旁人,刘琰却都很清楚。
现在她终于心愿得偿,可不是大喜事嘛。
“她没事吧?身子可还好?下午她还头晕来着……”
“没事的,太医说一切都好,只是头三个月最好是静养着比较稳妥。”桂圆笑着说:“三公主给了太医厚厚的一份儿赏,又赶紧打发人进宫来报喜呢。”
第四百四十四章 挑嘴
曹皇后也是喜不自胜。
普通女子倘若嫁出去之后无子,那处境艰难可想而知。刘芳是公主,倒不怕驸马会慢待她,可是没有孩子终究也让人放心不下。
现在可好了。
曹皇后立马打发人去服侍——内宫监里老成内行的人一大把,她们这些人也不是空手去的,还带了曹皇后的赏赐和许多补品。
刘雨听说了这消息,也送去一份儿贺礼,可转过头来就很纳闷:“内宫监这些人既没成过亲,自己也没生、没养过孩子,他们知道怎么伺候?”
冯尚宫笑了:“公主说笑了,他们这些人都是师父带徒弟,有的经验还写成了册子,自然比年轻人要内行些。”
刘雨问:“那冯姑姑你也学过?”
冯尚宫没提防她问起这个,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着,赶紧深吸口气,定定神才说:“奴婢倒是没有学过——奴婢进宫之后跟过两个师父,头一个教的是女红,后一个教的是伺候人的贴身活计。”
“这样?”刘雨以前从未问过,这会儿好奇起来:“那冯尚宫现在打理麓景轩的事务井井有条,这本事总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冯尚宫现在跟五公主关系亲近,许多事情也不瞒她。
“这倒是没人教过,一方面呢,经历得多了,许多事情自然就懂了。二来呢,不能只靠别人教你,人家不愿意教,你怎么办?难道傻呆呆的虚度光阴?”
如果冯尚宫只会傻等着别人主动教她,那可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好些本事,是她偷学来的。
“看着前辈、师父们怎么说话,怎么处事,怎么料理账目,怎么安排人手……”冯尚宫想起年轻时候的艰难,也不免唏嘘:“有的事能看明白,有的事情一时看不明白,就牢牢记住,过后仔细揣摩,总会有明白的一天。有时候师父怕你学了本事,有意把你打发到一旁,那时候更得靠自己机灵些。”
“她们为什么不教?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吗?”
冯尚宫笑着说:“多半是的。”
自然还有些别的缘故。一个大宫女或是尚宫,手下带的人可不会只有一个两个,必然有的更得偏爱,有的就只能被打发了干点边边角角的活计。你得会钻营,会孝敬,有时候更要替师父干些不那么干净的差事——最后一点尤为重要。
不过这些和公主一时间就说不清楚了。
安和宫里,刘琰也打发人给刘芳预备了礼物,要不是时间来不及,她还想立时出宫去探望呢。
还是李尚宫特别会说话,几句就把刘琰安慰住了。
“公主今天都如此劳累,三公主必定也累着了,正该好好歇息的时候。况且太医是把过脉了,说不定三公主还会请司天监的人看看怀相如何,说不定会有属相、生辰八字的冲克忌讳呢,公主还是等到三公主那边稳当了再去看吧。”
李尚宫说得有道理,刘琰果然比刚才踏实多了。
“不知道驸马高兴不高兴。”
银杏在一旁笑着说:“驸马还能不高兴?必定高兴坏了。”
莲子也插了一句:“驸马一准儿高兴,奴婢听说驸马亲族凋零,赵家没什么人,要是公主能多生几个儿女,他这家里不就又兴旺起来了?”
连李尚宫都被她逗笑了:“你这丫头真是心急,这头一个还没落地呢,你就想着多生几个了。”
豆羹进来回话,他说内宫监打发了两个尚宫、好几个宫女太监去三公主府上。
“说起来,那位郭尚宫还不错,但是一起去的另一个安尚宫,听说为人不怎么……”豆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听说来的消息直说了:“不是个省事的。”
刘琰并不怎么担心。
反正三姐姐那儿不缺人用,倘若用得顺手那就用着,要是这人不识相,三姐姐可不是好拿捏的。
结果第二天就听说这安尚宫惹了点不大不小的事。
“啊?”虽然听豆羹说了这个人,可没想到她一去就能惹事。
这人莫不是个傻子?
桂圆回话说:“安尚宫说公主有孕了,理应与驸马分房而居,但三公主自己不乐意……”
“非要分开睡?”刘琰有些疑惑,转头问一旁的李尚宫:“是怕驸马睡觉的时候不老实,手脚乱动伤着三姐姐?”
当然不是为这个。
李尚宫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
自家公主很聪明,但是夫妻间的事儿,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自然不懂。李尚宫懂,但不好跟她说,只能含糊着说:“有的人要分,有的人不要分,这不能一概而论。”
刘琰点头说:“我想也是。在乡下的时候我也没听说哪家媳妇怀了孕,就得和丈夫分开睡的。”
要知道那会儿左邻右舍们房子都不见得有多宽敞,一大家子好几口人挤住着,就算想分开睡,那也得有地方睡啊。
而且安尚宫带去的几个宫女里,有一个生得很美貌。
这事儿在公主面前就不提了。
“其实三姐姐身边原来的陈尚宫也不错,我觉得她就是个挺有能为的,想来能把三姐姐伺候好。”
“公主说得是,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三公主现在又有身孕,安尚宫她们都是些生人,公主对她们不能放心,怕还不如原来陈尚宫她们伺候得好。”
隔了一日,刘琰已经把陆轶送的春饼和甜糕吃完了——本来份量也不多。三公主府又有新鲜事。
一向挺好伺候,不挑嘴不生事的三公主自从诊出有孕后,各种毛病全来了。
这才二月里,她忽然想吃一道吃食,特别的想。
说起来那东西一点儿都不金贵,刘琰也是吃过的。
香煎南瓜花。
这个以前在乡下的时候舅母就给她们做过。
做法也简单,一点儿面粉,加盐,打个鸡蛋在里面,裹上南瓜花用油煎了,很好吃,香,还很爽口。
可问题是现在南瓜还没开花呢。
菜不名贵,可材料现在没处找去。
公主府的厨子想了别的办法,没南瓜花,用香煎南瓜饼来代替,做得既薄且嫩,勉强算是有那个味儿,给三公主解了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