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福玉公主也会观察这些姑娘,看她们的谈吐举止日常行事如何,就算她们会装,但毕竟也都只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再装也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毫无破绽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遣人暗中查探了,其实后一件事更好办。
谁家没有一两个对头呢?连相隔一墙的好邻居都可能为了你家的树我家的宅基又或是一条污水沟的事儿闹得鸡犬不宁,有机会给对方下绊子的时候他们才不会手软呢。纵然这些人的话可能是挟私报复不能全信,但也能探知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
比如没过几天,就有两个姑娘悄无声息从曹皇后那张圈定好的名单上被划去了。
至于什么缘故,刘琰也没去细打听,反正肯定是有瑕疵呗。
宫里的事总是不可能保得住秘密,更何况这事儿也算不得什么秘密,该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关心这事儿的人也不可能打听不着消息。
过了中秋天气变得凉爽,各种螃蟹宴、菊花会、登高、骑马、泛舟、上香的应酬又多了起来,似乎这一夏天把人都给憋坏了,这阵子京里格外的热闹,纷纷扰扰,你来我往。
过不多久又划去两个名字,剩下的人基本挑不出什么错处来了。
姑娘们都挺好,品行、家世、容貌或是才学都相差不大,没法儿说谁比谁更好一些。
福玉公主还笑话曹皇后说:“母后这是挑花眼了吧?可惜现在咱们只能娶进一个来,要不然其他人就让四弟都纳了?”
这当然是说笑。正妃还没娶呢先纳一堆侧妃?前朝倒是这么干过,结果呢?不管是那些王府里还是后宫里头都是一团乱,嫡庶长幼不分,各种倾轧残害之事层出不穷,怎么禁也禁不住。
哪怕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在利益权势面前尚且要你死我活,更何况不是一个肚子生出来的,说什么骨肉情分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皇上就根本没什么嫔妃,对宗室管得也严——那种脑袋拴在女人裙带上的皇上固然不能把他砍了,但是实职实权肯定没他的份儿,哪怕亲兄弟也不例外。比如溱王和宣王,那可是皇上的嫡亲兄弟了,皇上给他们什么权力了没有?女人再多,也没有一个能请封侧妃的,既然妾都没名份,那她们生下的儿女也不可能有实封,俸禄极少。
“这还得看敬儿自己的意思。”曹皇后说:“都是好姑娘,我实在挑不出来,只能看看哪个合他的眼缘了。”
福玉公主笑着说:“母后娘娘给他选一个也是一样的,他那么孝顺,又知礼脾气又好,肯定会和妻子好生过日子。”
“是,他的脾性我是知道,可越是这样,越不能随便选一个,委屈了他。”曹皇后说:“回头他来请安的时候我同他说说,那些画像可给他看过?”
福玉公主摇头:“我是没有,不过他可能已经看过了——四妹妹也好,赵驸马也好,他们可都交好,肯定跟他透过信儿了。”
这倒是。
曹皇后也乐见他们这样,这才象一家人的样子。
至于刘琰,她早就往小哥那儿探听好几回消息了。
可小哥吧……他也太沉得住气了,刘琰使出了浑身解数,硬是没从他嘴里掏出什么准话来。
反正他那意思就是,但凭父皇母后做主,反正父母给他挑的人一定是不错的,他自己不好对姑娘们挑挑拣拣评头论足,都是好人家的姑娘,他若待之轻慢,那实在太不尊重。
行吧,讲道理反正刘琰是讲不过他。
而且她也确实没摸清小哥有什么偏好。他是更喜欢端丽些的?还是清秀些的?是持重些的,还是活泼些的?又或者更喜欢有才气可以谈诗论画的?
“小哥,你跟我说说嘛,我保证不和旁人讲。”
四皇子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你保证?”
“呃,母后不能算是旁人吧……”
四皇子还是没上她这个当。
曹皇后下定决心要让四皇子自己来决断,福玉公主领会了这意思之后,很快就做了妥善安排。
既不张扬让人觉得尴尬,又能让四皇子和几位姑娘都能见上面,这对福玉公主来说可一点儿都不难。
不过能不能说上话那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刘琰缠着福玉公主也要跟了去,福玉公主从来就宠她,一口答应了:“你也替四弟看看,也帮着出出主意。”
刘琰一边用调羹挖栗蓉糕吃一边说:“我就不乱说话了,怕反而帮了倒忙,小哥太有主意了,我都不知道他究竟喜欢环肥还是燕瘦。”
福玉公主点头:“他是个有主意的。”
曹皇后显然也很了解儿子,所以最后选谁,还是交给他自己决断。
福玉公主安排的游园饮宴从来不叫人失望,虽然是给四皇子相看的机会,邀的人可不止最后入选的几个,哪怕大家心里都猜着七八分了,也不会招来闲话。
第三百四十二章 清水
眼下这时节算是最舒服的,暑热渐消,早晚都凉快,有时候还得披件夹衣、薄斗篷来挡挡风,也就正午的时候还有些热意。
刘琰到的时候,福玉公主府里已经来了不少人。看到水榭边儿那个大的观景台刘琰还有点儿纳闷。
“这有几日没来,你们府里起了这么大的的一座台子?”
白芷笑着说:“四公主说笑了,这不是建的台子,下面是船,一排船扎起来,上面铺板,也就临时热闹热闹,过了今天还要拆掉的。”
“怪不得,我说这台子建的也太快了。”
白芷还说:“知道公主要来,奴婢已经吩咐了船娘划了小船在底下等着了,这就让她们去采些新鲜荷叶荷花和莲蓬回来,公主可以在水榭那儿瞧着,看喜欢哪朵就让她们摘哪朵。今天船娘里头有个十七岁的姑娘,能在水里空手捉鱼,还会做鱼儿舞,公主今天不愁没有解闷的了。”
本来今天也不会闷啊。
刘琰小声问:“小哥呢?他来了没有?”
白芷也压低声音:“四皇子殿下已经到了,和我们驸马在书房说话呢,等下人齐了这边饮宴开始,他们那会儿过来。”
说话功夫,刘琰看见好几张熟面孔。
上次她和小哥本来想去骑马,后来因为有人打岔,马也没有骑马,只去看了落雁泉。
一般来说,只见过一次的人刘琰是记不住她们名字的,可能是因为那天场合不同,刘琰记得这两个姑娘,一个姓孙,好象是叫孙秀秀,另一个也面熟,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名姓了。
不过她想不起来没关系,身边自有人能提醒她。
白芷是福玉公主的得力心腹,客人就没有她不认得的。
“那是张姑娘,闺名唤作宛青。”
“啊对,我想起来了。”
孙、张二人上次她都见过,只是没想到今天大姐姐把她们也请了来。
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刘琰还看见了今天的几位主客。
袁家姐妹来了。刘琰看过她们的画像,很容易就把人认出来了。
略高些的那个鹅蛋脸,应该是袁若锦,真人看着比画像还漂亮一些,毕竟画像上的衣饰妆容可不如真人这样鲜妍动人。她穿着一身浅樱子红的衣裳,裙子是一袭素绢湘妃裙。这裙子细褶多,不费料但费工,行走间无风自动,裙波如水纹一般,很是柔美。
旁边的那个必是她妹妹了,姐妹俩脸庞其实挺象,不过她没姐姐那么珠圆玉润,身形有些瘦削,水蓝衣裳配着象牙色芙蓉裙,两个人一前一后相伴而来,看着有如一朵枝头上开出的两朵姐妹花,着实让人赏心悦目。
章敏之也来了。
刘琰离近些仔细打量过她,这位章姑娘看起来娇怯怯的,脸上那层薄薄的脂粉盖不住她苍白的气色,而且看样子她人缘不是怎么好,已经来了许多姑娘,正三三两两坐一起说笑,唯独她一个人坐着,显得和其他人都有些格格不入。
刘琰走到跟前,章敏之也看见她了,起身来行礼:“见过四公主。”
刘琰说:“不用多礼。”
她是真心不敢让这章姑娘行礼,看她说话有些气促的样子,刘琰真怕会一口气转不过来晕过去。
也正好她身旁还有位置,刘琰就顺势在她身边坐下了。
白芷在一旁笑着替她们引见:“这位是章敏之姑娘,家住在琵琶巷。”
刘琰白在京城待了几年,京城许多地方其实她都没见过,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