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别都站着说话,咱们入席吧。”
圆桌正中热腾腾一个铜锅子,热炭红火火的燃着,锅里奶白色的高汤咕噜噜的翻着泡泡,香气四溢。
“这芝麻焦叶儿是小哥喜欢吃的点心,放得离他近些。三姐姐喜欢这丸子,我让人预备了一大盘子呢。翠姐,吴姐姐你们俩喜欢吃什么我倒不太清楚,这桌上的你们捡自己喜欢的吃,千万别同我客气。”刘琰象模象样的招呼了一圈儿,自己举起杯来:“来来来,这是新烫的蜜酒,咱们来共饮一杯。”
四皇子笑着跟着举杯,看刘琰因为热气熏腾显得红扑扑的脸,这杯子里甜腻腻的蜜酒也显得更可口了。
他本来觉得安和宫这个小灯会多半就是妹妹起了玩心,自己鼓捣些小把戏,跟过家家似的,不过看起来她很用心,灯也用了心,宴也用了心。虽然还不脱孩子气,可是这片欢腾倒比往年那种节宴更让人觉得舒心畅快。
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也没有那些言不由衷,面和心不和。除夕时与几位兄长在一起,那滋味儿如坐针毡,一时一刻都让人不敢松懈。
亲兄弟间竟然隔膜防备至此,连陌路人都不如。
刘芳烫好了一个丸子,在酱汁儿里打了个滚夹给刘琰:“今儿这丸子做得好,一点不腻,你也尝尝。”
沾了芝麻酱的丸子咬起来筋道弹牙,一咬满满的肉汁,越嚼越显得香。
“好吃。”刘琰也把自己爱吃的鱼肚肉夹了一块给刘芳:“三姐尝尝这鱼,肉可嫩着呢。”
吴小慧也不假客气,自己吃着,还顾着刘翠。
“翠姐,你尝尝这里脊,这汤也好,让人给你盛一碗?”
刘翠从到安和宫,就没说过多少话,除了刚才玩百花图的时候偶尔露出笑容,其他时候就一直闷闷的。
吴小慧觉得她简直象缕游魂似的。
刘翠生的好,在刘氏宗室女之中也是数得着的。象葆郡王家的几个女儿,那生的真是五大三粗。溱王府的郡主们那也数不上。数来数去,除了四公主、五公主两个,就是刘翠生得俏丽明艳。可是这几个月没见,刘翠瘦得她都不敢认了,眼窝和脸颊都凹陷下去,身上一件儿玫红锦缎衣裳显得太过宽大,衣裳里头空荡荡的,可见她身上也一定瘦的不成样子了。
看她不怎么吃东西,吴小慧凑近了问:“怎么了?你是不饿,还是这些你不喜欢吃?”
刘翠低声说:“我最近肠胃不太好,吃不下多少东西。”
“哦……那你喝点汤,这汤真的鲜。”吴小慧亲手替她盛了半碗热汤放在跟——刘翠点头谢过她的好意。
用过晚膳,四皇子陪着几个妹妹猜灯谜,玩了一会儿击鼓行令,还在院子里冒着雪赏了一回灯。回廊拐角处挂着一盏南瓜灯,象个盆子那么大,黄澄澄圆滚滚的,做的活灵活现。里面的烛光透出来,将纷纷落下的细雪都染成了暖黄色。
“看,这雪和金箔粉屑似的,好看吧?”
其他人纷纷说:“好看。”
“确实象金粉似的。”
刘琰转头问:“这灯谁做的?做得好。”
银杏笑着说:“是李武做的,我们白天还说呢,别看他人长得瘦,倒是做了个胖灯。”
刘琰乐得直笑:“赏他。”
四皇子要先告辞回去,刘琰舍不得他走,可又留不下人,只好说:“那小哥回去路上当心,天黑路滑的,多谢你送我的灯和点心。”
“你们也别玩儿太晚了,回去的时候多多留心,下雪天别着凉。”
刘芳她们几个也齐声应下。
四皇子一走,刘翠她们也要走了。
“也好,这雪一直不停,我也不多留你们了,有空的时候让人进宫给我传信儿,咱们再一起聚聚。”
刘琰送她们到安和宫门外头,宫女们提着灯打着伞,两乘辇轿已经候着了。
刘琰吩咐豆羹:“一定好生送两位姐姐出宫。”
刘翠要上轿时又转过身,握着刘琰的手低声说:“琰妹妹,多谢你下贴子请我,又蒙你招待我看了这么好的灯。”
“别跟我客气了。你要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让人来和我说一声,我要能帮上忙的一定帮。”
刘翠被宣王妃看管的很严,刘琰也听豆羹说了,要不是她特意的正经的写了贴子相邀,宣王妃还不肯放刘翠出门呢。
在刘琰想来,刘翠这门亲事有些不如意,要又远离京城,将来怕是要受委屈。好歹是堂姐妹,刘翠要是受了欺负,她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没想到刘翠握着她手,却急切的说了句:“琰妹妹,我有件事情求你帮忙。”
刘琰怔了下。
有什么事现在就需要她帮忙?不会……她总不会还想再私奔吧?
第一百七十章 原委
要她真求这个,刘琰还真不敢帮她。
她同情刘翠的遭遇,怕她离了京城,宣王和宣王妃又靠不住,所以想帮自己这个堂姐一把。
不管怎么说,她也是公主。
刘琰对自己的身份还是很清楚的。以她的身份,她要是对谁表示亲近,那个人必然会境遇好些。
她今天只发了贴子给翠堂姐和吴表姐两个人,就有这个意思。
刘翠现在处境不佳,吴小慧呢,因为父亲抱病,只有个空头低位爵位而身份不高。其他人或许不用她锦上添花,但她们俩是需要人雪中送炭的。
可刘琰也不傻。
她可不能帮着刘翠做什么离经叛道礼法不容的事啊!
“琰妹妹,你还记得桐铃吗?”
刘琰想不起来这个人。
“是我原来的丫鬟。”
“啊,想起来了。”刘琰点点头,这么一说她就有印象了:“她怎么了?”
“她被卖了,我托人打听着她的下落,她现在在一个姓仇的人牙手里,可是我无办法把她再买回来,琰妹妹能不能帮帮我,帮我把她买回来。她不能再回我身旁伺候,还求琰妹妹能让人安置了她,给她一条活路。”
“行,我答应你。”
如果只是帮这个,刘琰肯定能帮。
刘翠朝她点了点头。
“你回去路上注意着些,天黑又下着雪的。”
“我知道。”刘翠轻声说:“多谢你了,这事我实在找不着旁人能帮我……琰妹妹,你心肠好,将来必有好报的。”
刘琰不知为什么,就问出了她一直想问的话。
“翠姐,你有没有后悔过?”
“要说没有,那是骗人的。”刘翠慢吞吞的说:“但我不是后悔自己私奔这事。我是后悔,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因为自己的任性,牵累了许多无辜的人因此受过,不只是桐铃一个人……他们都是被我连累。”
说了这话,刘翠也上了轿。
桂圆撑着伞替刘琰挡雪,见那两位客人都上轿走了,赶紧催促:“公主快进去吧,这雪越下越大了。”
刘琰嘱咐她:“今天太晚了,明天让人去跟小哥说一声,让他派个人把那个桐铃买了,再给她安排个去处吧。”
桂圆连忙应了一声:“是,奴婢一定记着。”
说起来这翠姑娘也算是有情义了,一般的主子哪会把下人的死活放在心?主子做错事,受罚的往往是身边的奴婢,这是惯例,不但宫里如此,世上哪里都一样。那有情义的主子呢,还能记得捞一把,可更多的人根本不把这些人放在心上,反正奴婢都是一茬接一茬的,没了旧的还有新的。
结果四皇子派人去办了这件事,却打听着一些别的消息,回来一说,四皇子也十分意外。
这事儿从毛德口中又传到了安和宫,刘芳也在,一并也听到了。
“桐铃其实已经被转卖过一次了,姓仇的这个人牙当初买到了她,看她生得端正,又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身价一定不错,就把她卖给了一户人家做妾。那家主母很凶,桐铃被卖进去之后吃了不少苦,她还想逃,于是挨了打之后又被退给了姓仇的。姓仇的本想再把她卖了,因为她有伤在身才耽误下来。翠姑娘派人打听着了这消息,没法子把桐铃买回去,但是给了姓仇的一点钱,请他先把人留着。”
毛德压低声音说:“桐铃听说是翠姑娘托人把她买回来的,十分感激。殿下派的人还让人给她请郎中好好治伤,从她口中听说一件事,原来她不是宣王妃派人发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