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大举进犯,齐越误判敌情,陷八千将士于城外,危及三军,为保城内百姓不受波及,传本王令,关-城-门。”
宋应看着逐渐变小的人影,心里一阵痛快,他要亲眼看齐越怎么死,到时候再率三军坐收渔翁之利,这虎符还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
城下,身后传来的声音令大军稍乱,在几位老将军的协助下才恢复了阵型。齐越深呼吸一口气,忽略掉空气里的寒意,对着身边的几位老将沉声道:“齐越代家父、代这一城百姓谢过各位叔叔,众将听令,随我杀。”
三里的距离对行军来说太近了,这么多兵士,对战双方挪个百步左右就到了,宋军扬起战旗,喊杀声一片,可位置却没有移动分毫。
百钺见宋军出城只有几千人,而自己的援兵也到了,所以对面喊杀声一起,他们便大举进攻,一万五千之众对几千,此战易如反掌。
城楼上。
“岂有此理,这齐越竟按兵不动,我大宋的脸面都丢尽了。”
赵桉分不清太子是真怒还是假怒,可他却不能在这陪着看戏了:“殿下,让臣出城吧。哪怕让臣一个人……”
话还没说完,只见方才还义愤填膺的太子突然长大了嘴,惊骇万分的看着城下,赵桉转头看过去,顿时也呆在了原地。
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原本应该冲到城下的百钺大军,在行至一半路程的时候,死的死伤的伤,战壕两面的堆雪里不知道何时射出了大量箭矢,而本来除去积雪,看起来平滑的地面尽是暗桩。
齐越回头看了眼城头上,脸上一片明媚,你以为我率士兵只是出来铲雪吗,我也怕百钺不来,所以才给他们帮帮忙,一个草包太子,连出城铲雪的士兵没有回城都不知道,一个门外汉竟也敢来指挥三军,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半月后,捷报传至皇城,敌军死伤近半,想来几年内都不会再进犯,收到信的群臣正忙着恭贺间,宋帝瘫倒在了龙椅上,齐家没了。
除夕夜,颠簸了半个月的马车在南方一个不起眼的宅院前停下,宋曦下了马车便顾不得失礼的跑了起来。
“阿越,阿越……阿越。”
“我没事,不哭了不哭……。”
老管家一家人忙着搬来搬去,东西都搬进院子了,两个主子还在抱在一处哭呢,他摸了摸女儿的头,一脸慈爱的道:“小丫今晚不用去陪夫人了,快去帮着你娘做饭吧。”
入夜,吃过晚饭,老管家一家默契的早早告退,齐越牵着宋曦也回到了房内,一别多日,思念胜火,触之即燃。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红烛帐暖,一夜贪欢,齐越醒来看着自己怀中的人,满身红痕,像被恶徒摧残过一样,她忍不住脸上一阵红云,自己昨夜好像有点太放肆了。
眼看着怀中的人就要醒,她身子一侧,作出一副尚在梦中的模样,打定主意等身后的人梳妆出门后再醒来。
半刻钟后,呼吸相闻,嘴角处的柔软引人着迷,齐越一个翻身又生龙活虎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直到敌人缴械投降无力再战。
五年后,宋帝病逝,太子继位,改国号文。同年,百钺举兵犯境直捣皇城,宋国灭。
消息传来,天下大变,小院中练剑的人也停下了身形,宋曦走上前去,不顾齐越被汗水浸湿了的衣服,附身抱了过去。
“阿越可曾后悔。”
“这天下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拯救的,朝代变迁皆应运而生,我的天下现如今就在怀中,有何可悔?”
“抱我回房。”
“好。”
※※※※※※※※※※※※※※※※※※※※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明·唐寅)
啦啦啦,我是勤劳的小蜜蜂,有个好消息告诉同学们~
不出意外的话,下章应该就要入V了,开心哈哈哈哈~
第28章 第三碗汤
01:
百钺壹拾贰年, 冬。
柳荫村, 因为本地上百户的人都是柳氏而得名,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搬来此地数十年的常家, 就是罕见的外姓人。
除夕的前一夜,还有一刻的时间就要到子时了,村东头的柳氏祠堂外, 白雪皑皑的土地上跪着一个人, 走近了看便能看清跪在那得人正是常家的长子-常墨。
常墨以手撑地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她抬头看了眼紧闭大门的柳氏宗祠,毫不留恋的的转过身走进了茫茫雪夜里。
村西头,最靠边的一户人家,从远处看就像柳荫村的一个小尾巴, 显得格格不入。少顷, 矮矮的柴门被人悄悄推开。
两个茅草房一大一小并在一块,旁边有一个更小的厨房, 建筑最为简陋,厚厚的雪压在屋顶, 仿佛下一刻就要坍塌了一样, 常墨小心翼翼的走过院子, 在没有惊动母亲与妹妹的情况下, 回了自己的小房间。
四肢冰冷, 不仅是因为大雪, 还有饿了一天的肚子, 家里已经断粮了。她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本应该过了奈何桥投胎转世,谁知一睁眼回到了几十年前,刚中秀才的时候。
她如果没记错的话,此时应该是母亲卖掉了家里仅有的几亩田,倾家荡产花银子打点了监门官,进场时才没怎么搜身,侥幸掩盖了自己女扮男装的身份。
而自己也侥幸考中了,有了秀才的身份便可以免去徭役、不纳公粮,甚至见官不跪。也能借此求老族长让自己一家拜入宗祠,受柳氏庇荫,三餐不继时能得粮食接济一二。
今日的事便是族长要求她跪满十二个时辰以示诚心,可笑,一个小小的柳荫村,满打满算不过一百户人家,就因为前几年出了个举人,在本县做了个学正,这村里人自觉高人一等,以大家自居,瞧不起外姓人。
只怪自己前世糊涂,傻傻的跪了一天一夜,后来又暴·露了身份,被人挟持一生、为祸乡里。落得个满门抄斩、祸及族人,可笑的是柳氏一族上不肯承认自己这个外姓人,花着她搜刮来的钱财上下打点,竟然躲过一劫,明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拜柳氏一族所赐啊。
时下重文轻武,天下大定,需要的是更多能臣来治国,男子多羸弱,以阴柔为美,所以经常在田里劳作的常墨,脸色就没有那么白皙了,虽然身份可以掩饰,但是府试万万不能去冒险了,前世是族长看中了她的才学,花重金去打点,可仍然风险重重,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翌日一早,常母做将家里最后的一点黍米煮了又煮,待到汤色变浓了再放几个芋头进去,一锅饭就煮好了。
家里只有两件茅草屋,也没有客厅,所以只能早大一点的屋子里又吃又住。
十岁的常画揉了揉自己饿扁的肚子,三下两除二就喝光了碗里的饭,口中寡淡无味,家里已经很多天没有见过油腥了,好在哥哥中了秀才,他们家马上就可以入宗祠了,作为外姓族人应该也能去领些粮食吧,说不定还能领几两肉,想到这她忍不住咧嘴笑了笑。
常母黯然的看了眼傻笑的小女儿,想起还在外面跪着的大女儿,心里一阵疼,老常身体不好,怕留下她们孤儿寡母被人欺了去,所以早早做好打算,让大女儿扮作小子,本里想着身体熬到孩子都长大了,就让大女儿恢复身份找个好人家,谁知道小女儿刚出生他就去了。
这十年里。大女儿寒窗苦读,无人教导全靠自学,皇天不负有心人中了个秀才,只是这身份怕是再也不能梳红妆了,想到这她眼眶一算,差点在小女儿面前落下泪来。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喧闹的声音,原来是族长柳子辫惦记着在县里做学正的大儿子嘱托,早早的去了祠堂想把事情应下来,谁知道该跪在那里的人早已不见踪影。
他胡子抖了抖,感觉自己身为一族之长的权威被挑衅了,愤懑的甩了甩袖子,便找了几个族里的几个长辈来常家兴师问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