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青予一躺在床上就睡了过去,周尧成也怕自己睡觉不规矩,另外搭了一床被子,闭着眼睛也睡不着,也怕闹出动静把媳妇吵醒了,就一直僵着身子不动,脑子里想的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过去了。
等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往身边一摸早就凉透了,周尧成揉揉额头,穿戴好衣服,推开门一看,他的书童正守在门外呢,看起来倒是比之前精神多了。
“少爷,你醒了,少奶奶已经为你准备好早饭了。”说完陈柏就端来一盆早准备好的温水,周尧成见状笑道:“不用在这里守着,我自己可以来。”
陈柏点点头也不做声,他已经知道自家少爷是秀才,看样子周家的家境也不错,要不是因为意外,他们兄弟也不可能有机会到周家做活,他当然是要好好抓住这机会。
周尧成见他不在意的样子就知道他没有听进去,满意的点点头,看来他带回来的人确实聪明实务,他虽然不在意这些小事,但也不想带个大爷回来。
用了早食过后,周尧成看过他媳妇过后就照列去书房看书了,也是他媳妇怀孕都比其她人轻松,他也是看过几个嫂子怀孕知道些状况,反正怀孕的一些反应他媳妇身上都没有,要不是看着媳妇的肚子确实比以前大了一圈,他都还以为是弄错了。
去白鹿书院考试路途遥远,这路上至少也要走个一两个月,在家的时间也不多了,他也知道以自己的学识在这里是够了,但想要进白鹿书院不多下点功夫也是不行的,该读的书也要赶紧读,于是周尧成除了每日陪媳妇就开始了每日苦读生涯,其余的事情是一概不管的。
周尧成就在家里苦读,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一直到了腊月,周尧成就带上陈柏去临州参加秀才岁考,这次考试关系到秀才等级资格的考试,要是考不好那可是要被降级的。
到了临州府城,周尧成还没有去找客栈,就有下人来请,原来是杜东已经到了,两个人已有几个月没见面了,杜东看见周尧成身后跟着的陈柏,笑道:“周大哥,这就是你的书童么?”
周尧成点头道:“对,陈柏,来见过杜公子。”
陈柏放下包袱,连忙上前抱拳作揖,“陈柏见过杜公子。”
杜东看了他半响点头道:“免礼,日后可要好好给你家主子办事。”说要接过边上管家递上来的荷包给他做见面礼。
陈柏见状没有接,还是周尧成点头,方才谢过杜东收下荷包。
两人各自问候了一番,接着探讨了一阵学习之事后,就有管家来说已经准备好饭食了。因为马上就要准备考核,管家也不敢准备口味重的东西,就准备了清汤锅底,这天气冷这个也不容易冷得快。
“周大哥,我听说你要去白鹿书院考试了,这是一件大事情,小弟在这里以茶代酒祝你心想事成。”杜东端起一杯茶笑道。
周尧成道:“那就借杜兄吉言了。”两人边吃边聊着。
到了考核这一天,临州府城的学生员都到了,这次考核只有一天,考四书五经、经义、策论各一篇,还有算术等。这次的考核也不难,但主要就是时间比较紧,不过,这对周尧成来说到没有什么问题,他平时读书练习的时候就有注意,考核倒是能过,就是不知道这名词是多少。
成绩是第二天出来的,周尧成去府学看榜,自己的名字仍然是高居榜首的,而杜东也是榜上有名,比起上次的名次还要高上不少。
看到自家主子的名字高悬榜首,陈柏看着周尧成的目光更加敬畏了,他在外面等自家少爷的时候也知道了一些事情,以他家主子的成绩不出意外肯定是能中举人,甚至进士都有可能的,他这个做奴才伺候主子的也跟着水涨船高,要不那些大户人家的奴才,一般人家是惹不起的,还不是因为他们背后的主子不好惹。
看完榜,两人带着准备好的拜年礼去府院拜礼了,他等到考核过后也是为了避免有人说闲话,虽然说这都是常态,但他也想知道自己的学识有没有进步。
临州的事情完毕了,两人也各自道别,周尧成带着陈柏在临州逛了一圈,买了一堆布料,除了带给老人的,其余的全部都是给晏青予的,这日子大了,这衣服也是需要全做新的,而且这孩子的衣服也是可以慢慢准备的。
每年一到腊月,各处都在办喜事,周尧成两人回村的时就感觉村里热闹了许多,家家户户都打扫的很是干净,门框上还贴着一些对联,以前过年都是请周尧成来写的,不过自从周尧成考中秀才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了。
周家在大林村的威望很高,尤其是周尧成两口子,对着晏青予这个周家儿媳妇那更是恨不得把她供着,毕竟现在有好多婆子媳妇都在她手下做活,这可可是财神爷啊。
周家的几个兄弟也是搬出来了,建的房子就挨着老周家的房子,相当于一大座院子分成了几个小院,只不过这中间用墙隔开了,这每处的墙角都种上了荆棘,还养了几只大狗,这也是预防一些小人作乱。
这周家现在不光是这邻近的四里八乡有名气,就是在镇上也是比较有名的,不管是周记食肆还是那酒肆,尤其是这背后的有意科举的秀才做靠山,其他人更乐意和周家打交道了。
看看那一院儿的青砖红瓦的大院,村里人谁不羡慕,每天都有人专门人看热闹,想当初都以为周家四小子那病殃殃的身体会把周家拖垮,结果人转眼就娶回来一个财神爷,身体也好了又中了秀才。
第四十七章
这以往过年是要带妻儿回丈母娘家的,不过晏青予怀孕了,周尧成也舍不得她折腾,虽然说现在看着这孩子是个稳当的,但也怕出什么意外,就和宋氏商量了一番,让老丈人一家来过年。
“你这孩子,瞒的这么紧,我儿媳妇还好吧,虽说这有点不合规矩,但儿媳妇这是头胎,稳重点也是值当的。”宋氏一听晏青予有孩子了,也顾不得这小两口瞒着他们,高兴的不得了。
周老头也高兴的满脸通红,他们老两口已经有孙子孙女了,按理说对还不知道性别的宝宝没什么稀奇的,但谁让这小宝贝的爹如今是个秀才了,这身份可比他的几个哥哥姐姐要贵重几分。
周尧成点点头,笑的嘴都裂开了,“好着呢,那孩子可心疼他娘亲了,一点都不闹腾,阿予现在吃什么都香。”
宋氏拉着周尧成叮嘱了一番,从吃的穿的恨不得马上去伺候,但她也知道自个儿子也呆不了多久,她也就不去凑热闹了。
这个年过的很是热闹,周尧成亲自把晏朝两口子一家请过来,李氏这才知道是自个女儿好事到了,因为晏青予除了自个院子很少出去,这村里的人倒是没人知道消息。
李氏知道女婿读书的事情耽误不得,更何况小两口还出来住,原本还担心没人伺候,结果来了一看就知道自己瞎操心了,过了年一家子就回去了。
等过了年,周尧成带着人去学院那里拜过年之后,就启程去白鹿书院了。因为陈良年纪小了又长的瘦弱,也不顶事,周尧成就只带了陈柏一个人,只是两个人都是没有出过远门的,一个还是书生,周老头怕出了事就让两个儿子陪着去,这样回来的时候也有伴。
为了预防意外,晏青予装了好几个荷包的叶子,要不是怕吓到周尧成,她都想折一根自家院子的荆棘让人带着,看着老两口为出行安全操碎了心,她有不能明说有东西保护夫君,只能看着他们折腾。
这一路上除了坐船就是做马车,走了快有一个月了,这还是路上一点都没有休息的缘故,要不是带了不少干果花茶还有晏青予调制的底料,恐怕还不到书院就得累到了。
一路上枯黄的树叶也慢慢的长了点绿色,山上的野桃花也含苞待放,还有其它各种野花五颜六色的。
越往前行,人烟也渐渐多了起来,天气也变得暖和起来,这景色山清水秀煞是好看。
一行人好不容易来到西晋城,周尧成看着这眼前这恢弘雄伟的城墙松了口气,这一路上有城镇的地方还好,找个客栈还能有洗漱的地方,最难过的就是在山里过夜的时候,不仅担忧有豺狼,要是碰上那没水源的地方也只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