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占不了我的便宜,我天生神力,又习过武,他和他那些侍卫不是我的对手。”程锦无所谓地说,她现在满心都是程夫人身上那条蛊虫,什么萧清明,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男子和女子,壮汉和孩子的差异只在于力气大小,她虽是个小女子,却有一身神力,自是不怕的。
“你还敢说!你正儿八经习武才几日?就敢这么张狂?你平时练的是板斧,今日又没带出去,你和那些侍卫如何能比?你行事前,可有想过我和阿娘?”
程锦眨巴着双眼,程钤说得对,凡事确都有万一,若换成当年的赵华,定能沉住气,一步步谋划,不会容得下半点疏失。
但她毕竟不再是沉稳而压抑的赵华,而是十一岁的程锦,在最好的青春年华,有着最跳脱的性子,赵华当年的压抑和隐忍被压到了极限反弹,现在的她变得比谁都随心所欲。
事事筹谋,固然事事妥当,但若用一生的压抑换一生的妥当安稳,那不就白活了一辈子,这笔账未免太不划算。
她与赵华虽是同一个灵魂,但是境遇不同,心境自然也不同,竟是性子南辕北辙,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大姐,是我考虑欠周了。”程锦老老实实地认错,心里却半点不悔,更是半分也不愿意改的,低头认错不过是为了哄程钤开心而已。
程钤哪里知道她心里的小九九,只当她诚心悔过,脸色稍缓,“你今后莫要如此了,此事是因大姐而起的,如果你们几个有什么闪失,你让大姐有何面目苟活?”
“大姐,你莫要这么说,今日我们也就是在雅间里说了几句祁王世子的坏话,谁想到他会不依不饶的……”
“你还想骗我?你连赵青山的行踪都看在眼里,祁王世子在你隔壁,会听到你们说话,你能不知道?分明都是在你算计之中。”程钤怒道,“我知道你聪明,但是这么耍小聪明,总有一天要吃大亏的!”
“赵青山在那里也是我无意间发现的,本来我是打算寻个机会把萧清明堵在暗巷揍一顿的……”
“你还敢说!究竟是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那可是祁王世子,你竟想偷偷堵着他揍一顿?真以为皇上表哥能护得了你?便是不罚你,传扬出去,你的闺誉何存?”
闺誉是个什么东西?要了又有何用处?
程锦心里不以为然,面上却是半分不显,只赔笑道,“大姐消消气,是我错了,见萧清明身边的侍卫个个都不成气候,偏又嚣张跋扈,十分可恶,一时冲动……”
“你焉知他没有后手?皇上身边有一支暗卫,萧清明身边说不准也有,你没见着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今日你歪打正着,遇到了赵青山,若就你们三个,可有你们苦头吃的!”程钤越想越气,怨上了程明期和程明远,“你不谙世事,大姐也不怪你,阿期和阿远身为男子,却没有劝住你……阿期向来稳重懂事,这事儿八成是阿远怂恿你们的!”
程钤咬牙,“明日我非禀明阿娘,好好责罚他不可!”
“大姐,”程锦拉住程钤,“今日之事都是我的主意,是我自个儿想出口气,和阿远阿期没什么干系,他们是被我强拉过去的。”
第七十一章 不委屈
“我不需要你为我出这口气……”
“我不是为你出这口气!我是为了自己!”程锦打断她,“人活一世本就不易,若事事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还有什么意思?与我从前一般,痴痴傻傻地在这座院子里活一辈子有何区别?”
“你!”程钤被她气乐了,做错了事儿,还有理了。
“大姐,我活这一辈子不是来受委屈的。”
上一辈子的委屈,她受得够多了,天下称颂,世人景仰又如何?一辈子都不曾快乐过,白活一世,亏的是她自己。
“人活在世上哪有不受委屈的?”程钤摁着自己的太阳穴,觉得现在的程锦更让她头疼了,“哪怕我们是钟鸣鼎食之家,哪怕阿娘再小心翼翼地照拂我们,也总是要受委屈的,便是宫里的太后姑母,皇上表哥,也都受过委屈,哪有人能一辈子不受委屈的?”
“有的委屈受得值得,有的委屈受得不值得,为一个畜生受委屈便是不值得。萧清明坏了你的名声,便要付出代价,大姐一味隐忍换来的可未必是别人的尊重,必要的时候还要是露出自己的爪子,省得那些人以为咱们家是任人搓圆搓扁的。”
“那此事也该从长计议,细细谋划,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们三个人就这么冒失地跑过去,便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又有何用?”
“我们三个过去本就是探探那个萧清明的底儿,如何对付这个萧清明,自然是要从长计议,细细谋划的,今日之事可不算完。”程锦眯起眼来,像极了一只慵懒的猫儿。
“此话怎讲?”
“咱们与萧清明已然结下仇怨,今后狭路相逢,他也不会放过我们,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程钤骇然,“你莫不是要去刺杀他?可别乱来……”
“我自然不会这么鲁莽,刺杀他这种事儿多费工夫啊,他若是死得不明不白,那便是给了祁王谋反的借口,不说别的,便是皇上表哥也会力保他不死,所以萧清明可死不得。”
“那你想要怎么做?”
“自然是要他当不成这个祁王世子,就算他继续做这个祁王世子,也要他一辈子活得战战兢兢,不得安宁。”
比死更可怕的是,一辈子都活在恐惧之下。
程钤更是不解,“萧清明做了十多年的世子,他是正经的嫡出,只要祁王妃还在,他就是世子,何况世子是要为质的,你也知道祁王偏疼萧清朗,怎么可能让萧清朗来京中为质?眼下萧清明依旧是祁王最好的挡箭牌,他不会废掉他的。”
“大姐,你也说了这是‘眼下’。”程锦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觉得这‘眼下’能持续多久?祁王雄踞南边,皇上表哥的榻边岂容他人酣睡?”
程钤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子,并未因程锦议论政事而大惊小怪,也跟着细细思索起来,“太后姑母垂帘听政的时候就拿祁王没办法,无论是苏相,还是崔相都想尽了法子,也不过换来如今的局面,皇上表哥亲政后就算想要对祁王动手,可是朝中并没有合适的大将,祁王在南边经营多年,怕是南边……”
程钤说到这里停住了,承恩侯不在权力中心,对邸报漠不关心,家里自然没有这些东西,但是程钤在国子监的女学读书,同学好友皆是名门仕宦,虽也很少议论政事,却知道哪家的姑娘随父母出京任职,哪家的姑娘留在京中……
这么仔细一想,便突然发现今年以来,离京前往南边的官员特别多,也有不少南边官员升迁回京。
这个发现让她大吃一惊,“皇上表哥要对祁王动手了?”
“祁王和皇上表哥对峙多年,看似已经形成平衡,谁都不会打破,实则相互提防了这么多年,早已失去了耐性,都在筹谋最后一击,连我们都察觉到皇上表哥想要动手,祁王焉能不知,我今日在大理寺瞧见的那个‘火人’,死状甚惨,那火由他腹内燃起,甚是蹊跷,我听旁边有人说那是蛊虫作怪。”
程钤听得寒毛直竖,却也不似寻常闺阁女子那般惊恐失措,“那蛊虫是南蛮的物事,听说十八脉那里将蛊虫看得很重,往往倾一族之力方能养出一只蛊虫,因此不肯轻易外传,怎么会无缘无故出现在京城?莫不是因为祁王?”
“皇上表哥频频对南边动作,祁王想必也不会坐以待毙,京城之中的这滩浑水是越来越浑了。”
“先前也听得坊间传闻,有江洋大盗挑衅官府,一连杀了数人,死状都极惨,还听得传言说近来常有人无缘无故暴毙,是上天示警,幼主无德,想来都是祁王在后头作祟。”
承恩侯府是依靠程太后和隆庆帝起家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真让祁王得势,他们怕是要被满门抄斩了,因此自然是站在隆庆帝这一边,对祁王深恶痛绝的。
“我想若京中真有蛊虫,定不会只有一只,今后怕是还会有此类事发生。”
“你说阿娘的病会不会与蛊虫有关?”程钤突发奇想,无意中却触到了真相。
“也并非不可能,你方才说阿娘从酒中仙回来便腹泻,可是因为饭食不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