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二婚妻+番外(96)

“你会怎么让我后悔,放弃我?离开我?把我一脚踹开?”

佳慧傲娇的哼了一声,“那就要看你表现了,你对我好,忠于婚姻,我自然会永远留在你身边,如果你对我不好,做了对不起我的事,那我还留着你干什么呢?”

生活多美好啊,不必费心在一个变了心的男人身上。

赵东林听了佳慧的话真生了气,不为旁的,就为佳慧这么轻易就说出离开自己的话。

他一个翻身压下佳慧,在黑暗中紧盯着她的脸。

“这话直说一次,这辈子我都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所以你就死心吧,咱们必须纠缠到死。”

自己随口一句话就让他激动成这样,佳慧是又好笑又有点感动,刚想说自己说着玩的,赵东林已经低头堵上了她的嘴,之后就再也顾不上说话了。

汪梅的出现对黑蛋多少有些影响,这几天他更不爱说话了。

以前是忘了这个人,忘了她的长相,现在这个人明明白白出现在了自己面前,除此之外,黑蛋对佳慧也有种愧疚感,虽然他自己也说不上愧疚什么。

佳慧看出了黑蛋的异常,这天特意去找黑蛋说话。

“卓军,我知道你最近可能心情不大好,其实这件事情你没必要放在心上,你只是个孩子,是整件事情的受害者。你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学习更多知识,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等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判断,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处理事情了。”

黑蛋低头恩了一声,他其实想说,他并没有因为那个女人的出现如何,也没有想跟她相认,他想开口叫佳慧“妈妈”,直到最后还是没能张开口。

第七十四章

美香从邮局取回包裹, 是嫂子寄来的特产, 跟信一起到的,信里嫂子特意交代了让她带去学校分一分。

“你要学会克服内心的障碍, 不刻意逢迎, 保持自己的品格,同时也要学会与人相处, 分享食物就是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方法之一。”

嫂子的话总是这么有道理, 看完信后, 美香立刻回了一封,表示自己知道了,还说了不少实习的趣事。

“嫂子, 你还记得以前我跟你提过的那位男同学吗, 他竟然是一中的物理老师,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

写到这里,美香咬着嘴唇, 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起来。

“他没什么变化,跟以前一样热心肠,我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都耐心的给我讲解。”

美香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比如崔宗逸未婚,很多老师想给他介绍对象,还有人把他们凑一块儿的,可她羞于在心中写这些。

第二天,美香把特产带去学校,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美香, 这些吃的都是哪儿来的啊?”

都是好东西,补人的,可不容易买到呢。

美香一把一把的给众人分,大家都在打听哪买的,美香回道,“这些都是我哥去外地带的,其他地方的特产,他背了一麻袋回来,我嫂子说我实习辛苦,特意给我寄的。”

“怪不得呢,原来是从外地带的。对了,你哥是跑运输的吗?他要是以后还出去跑,能不能请他帮我们也带些,我家孩子上高中了,多吃核桃能补脑。”

这年头跑运输是份极吃香的工作,不仅工资高,待遇好,会开车也是件拉风的事,很多姑娘的梦想就是嫁货车司机。

美香刚来没多久,其他老师没好意思打听太多她家的事,只知道美香是胜利公社的,在省城上专科,家里有两个哥哥,从她穿衣打扮上看,家里条件应该不差,的确良外套,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脚上踩着小皮鞋,还有条粉色的纱巾,打扮的比县城的小姑娘洋气多了。

事实上,这些打扮都是佳慧给她配的,包括那块手表,也是佳慧送给她的实习礼物。

美香听大家都猜自家哥哥是跑运输的,笑着摇头解释,“我哥不是跑运输的,他在城里上大学,是他们教授带他们班的同学一起去外省游学,他见当地有什么就带些回来。”

“啊?你哥是大学生啊?”

“你哥多大了,是参加的恢复高考考上的?”

“哪个学校,教授还带着学生去游学。”

大家听吃惊的,顿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崔宗逸坐在自己座位上剥核桃,视线也往美香这看,显然心里同样好奇。

“我大哥大嫂跟我同年考的大学,他们都考上吴东大学,我嫂子是那年的县状元,考了省里第二名。”

“哦!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当是报纸上还有呢,说一家出了三个大学生,原来是你家啊!”

那件事当时是挺轰动的,这下众人看美香的眼神完全不同了,人家哪是普通的专科生,人家身后站着真正的大学生呢,这年头大学生多金贵,又是吴东大学这样的好大学,等美香哥嫂毕业了,工作绝对不差。

这样,大家就不再把美香看成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了。

“其实去年我二哥也考上大学了,矿业大学,所以现在,我家就我学历最低。”

“美香,这话你可别再说了,这是往我们心口上扎刀子呢。”

“就是,我就是高中毕业,连大学的门都没摸到过。”

“其实当时是我嫂子提倡的,她说咱们只有考大学才有好出路,让我们一定得参加高考。”

“那你嫂子挺有见识的。”

美香点头,她一直觉得嫂子很有见识,就愿意跟着嫂子学习。

当初报考师范时嫂子也说,她这种性格挺适合做老师,简单、纯粹,也有意义。

“见识太重要了,前年恢复高考,我也想去考来着,我家那位死活不同意,说我穷折腾,考大学不就是为了工作,我工作已经有了,用不着费事考什么大学。”

“哎,说实话,没上过大学一直是我的遗憾,不过我这辈子是不可能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一样,我天天盯着孩子学习,一定要培养他们考大学,我跟他们说,考不上大学我不认他们,我没有这么不中用的孩子。”

“你这话有点狠了,考不考的好都是咱们的孩子,只能说咱们尽可能去指导、教育,最后还是得看各个孩子的天姿如何。”

“田老师,‘勤能补拙’,这句话您可别忘了。”

“孔子还说要‘因材施教’呢……”

办公室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已经成家立业的,围绕着教育问题争执起来,美香跟崔宗逸显得格外安静,越过办公桌,两人的目光交汇,崔宗逸对美香笑了笑,美香也回了他一个羞涩的笑容。

*****

上次从商场买了布回来,佳慧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衣服做好。

最先做的是几个孩子的,像黑蛋,这一年窜高了不少,裤管已经短了,他是最急切需要新衣服的。石头作为弟弟,可以穿黑蛋的旧衣服,但小孩子都爱穿新衣,总该给他做一身。

做一套小孩的衣服本身花不了多少时间,石头没妈,佳慧这个做伯母的不提怎么事无巨细的照顾,起码不能过于厚此薄彼。

石头已经长大了,生活上有张巧儿跟东河照顾,佳慧也就是管管他学习,给自已三孩子买什么给石头带一份,作为一家人,这些是没必要多计较的。

英宝呢,是家里唯一的小姑娘,自然要好好打扮,满足佳慧自己装扮洋娃娃的小心思,最后是放放,哥哥姐姐的旧衣服能穿的给他穿,有缺的再给他准备新的。

物资匮乏的年代,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是老大穿了老二接着穿,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孩子们的衣服做完接着做长辈的,除了婆婆张巧儿,干妈沈念茹,还有老家的陈桂香。

佳慧把给沈念茹做的衣服拿给她时,沈念茹可高兴了,带着眼镜,仔仔细细的看着衣服上的花纹,她笑着说,“真好,我终于也穿上闺女给我做的新衣服。”

她拉着佳慧的手,眼睑有些泛红,心里又酸又欣慰。

生活给了她磨难,她痛苦、悲伤,最后,在这片荒芜中,总算开出了一朵令她欣喜的花朵。

佳慧回握住干妈的手,微笑着安慰道,“您想穿还不容易?以后我每年都给你做新衣裳。”

沈念茹连忙摇头,“不用,做这一件就行了,你平时那么忙,要上课,要忙活孩子,还有这一家子大大小小的事,不容易。”

洲是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