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算你几个哥哥借的,等他们挣到钱了,我让他们第一个还你。”
儿子闺女都是心头肉,闺女日子好,愿意帮衬娘家,陈桂香也不能让闺女吃亏。
佳慧笑道,“我也盼着家里越过越好,说实话,让大哥他们做这些,我也挺有压力的。”
想法是她提出来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最后不仅没挣钱还把钱赔进去了,那她得愧疚死。
她毕竟不是专业学社会经济学的,所有的想法基于自己主管的认知,并没有专业的数据支撑。
搞农业发达的人不少,可万一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就不适合干这个,她能找谁说理去?
陈桂香明白闺女的意思,无限感慨的拍了拍闺女的手。
“妈知道,妈懂,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地呢,一样种不好咱们就换一样,总有挣着钱的时候。”
在这一点上,陈桂香还是很乐观的。
她是从旧社会一路走来的,旧社会有地主有中农跟贫农,在她的认知里,有地就是有钱,地主为什么能叫地主,还不是因为地多?
现在家里除了村里分的十来亩地,还有五十亩荒地,七百多亩山地,完全达到“地主”级别了。
…………
“李家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从娘家回去的路上,佳慧跟赵东林谈了李家的事儿。
当初资助开饭馆是为了让大姐过的好,现在李家人来坐收渔翁之利,佳慧心中自然不喜,但李家是大姐的婆家,佳慧不想自己先把话说绝了,想听听赵东林的意思如何。
赵东林对李家自然是有怨言的,大姐最需要的时候没人伸手帮忙,现在跑过来算什么?姐夫那人他是知道的,过于老实忠厚,这种性格有它的好处,但坏处也不少,很容易就会吃亏。
姐夫自己吃亏也就罢了,大姐外甥外甥女也跟着吃亏,这并不是赵东林想看到的。
“我去找他们谈,你就别跟着费心生气了。”
饭馆缺人就花钱另找帮忙的,李家人必须离开,这是做生意,不是做慈善,真让他们掺和进来,饭馆也不用开了,直接关门了事。
既然赵东林这么说了,佳慧还真不管了,不知道他去饭馆怎么说的,反正离开前李家人已经走了。
“东林,都怪我,最后还是给你们添了麻烦。”
赵东林思绪略带复杂的拍了拍李旺平的肩,千言万语只化成一句安慰。
“姐夫,其他事不用多想,只要照顾好大姐,照顾好孩子就行。咱们都是一家人,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换句话说,不论是开这个饭馆也好,还是出面解决李家人的事情也好,他为的都不是姐夫李旺平,而是大姐赵彩霞,还有大丫二胖跟琳琳。
李旺平思想没那么复杂,并没有听出赵东林的深意,只知道东林没有怪他,就已经让他很高兴了。
赵彩霞昨晚已经知道了这事,哭了半夜,说了挺多以前的日子,比如几妯娌如何欺负她,如何欺负李旺平,她是如何一边带孩子还要一边下地挣工分,回来连口热饭热菜都捞不着。
李旺平急的抓耳挠腮的安慰,发誓说今后不论自家日子好坏都不再跟他几个兄弟牵扯,赵彩霞这才停了眼泪。
“你也别怪我心狠,这么多年,我是真的心寒了,但凡他们以前对我好个一星半点,我也不会跟他们划分的这么清楚。”
“我知道,我没怪你。”
他哪敢怪媳妇儿啊,凭媳妇的条件,嫁给他都算下嫁了,要怪只能怪自己没本事,这十来年都没让媳妇过上好日子。
就像大舅子说的那样,人得分辨是非对错,得知道怎么决绝不利于自的东西,不能一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他是一家之主,已经开了饭馆当了老板,他应该成长起来,给妻子孩子一片安稳祥和的天空。
作者有话要说:太南了,带了一天娃,差点儿就空窗了(? ?︿ ??)
第九十一章
时间转眼就到了一月份, 腊八节这一天佳慧他们从省城赶了回来, 学校开始放寒假了。
“该准备的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弹了六床棉絮,两个双喜热水瓶, 鸳鸯瓷盆痰盂枕巾, 彩礼钱都让她带着, 另外再添一百八十八的压箱底, 还有针线盒镜子梳着这些零碎小物件。”
季家给的彩礼钱不少,是个吉利数,八百八十八, 钱呢,张巧儿不准备留下,还有自行车手表什么的自然也给美香带回去, 只有烟酒糖这些留着自家使。
这些带回头的彩礼钱, 再加陪送的压箱底和其他物件,美香出嫁的行头, 绝对是全村数一数二的。
要知道在好多人家,娘家是要把彩礼钱扣下来的,毕竟很多人家不富裕, 家里孩子多的, 一个个轮着结婚办喜事,家底都掏空了,能留下一点是一点。
“我从省城买了呢子布料,回来给美香做件外套, 另外呢,这对龙凤双喜耳环,也是我们送给美香的结婚礼物。”
本来佳慧想买个手镯或项链的,这时候也不流行这些,耳环刚刚好,不过分张扬,也挺有意义。
这年代的金子价格实惠,佳慧自己倒是趁机买了些首饰,以后款式不好看还能拿去熔了重新做。
“哎呦喂,这耳环做工真好,上面还刻着画儿呢。”
“可不是,龙凤双喜,寓意吉祥。”
美香从佳慧手里接过,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特别喜欢。
“谢谢嫂子,谢谢哥哥,又让你们破费了。”
“结婚一辈子就一次,得让你高高兴兴出嫁,不过呢,嫁给振峰,没有这些你肯定也是高兴的。”
“哎呀嫂子,你就别打趣我了。”
“怎么,听的不好意思了?”
张巧儿也呵呵笑了,“大姑娘,脸皮薄,听不得。”
“那还得习惯习惯,这阵子打趣你的人肯定不会少。”
美香嘟着嘴撒娇道,“别人我不管,嫂子别打趣我就行。”
“可以啊美香,当了老师后比以前能说会道了。”
“那可不,进步老大了,以前就是个小孩子,现在总算有点大人样子了。”
对于小闺女能在县里当上初中老师这件事,张巧儿一直都是引以为豪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腊月十八那天,天刚蒙蒙亮赵家人就起了,这天是美香出嫁的日子。
美香屋里暖烘烘的,放了一个火炉取暖,美香正给美香装扮呢。
涂上面霜,擦上粉底,还有大红色的口红,头发用发簪盘起,耳上戴着龙凤双喜耳环,手腕上是对银手镯,身穿大红色呢子外套,下配红色长裙和黑色粗跟皮鞋。
那对银手镯是赵彩霞夫妻俩买的,他们在县里开饭馆挣了些钱,日子跟以前比好太多,另一个,开店后,美香跟振峰时常来店里帮忙,这对手镯呢,一是来自姐姐姐夫的祝福,另一个也有感谢的意思在。
张巧儿赵彩霞都在屋里,看着佳慧一点点把美香装扮起来,等妆化好了,张巧儿看着闺女,心中满是骄傲。
“我们家美香真好看。”
佳慧是按着自己的审美来装扮的,妆化的极淡,有种“天然去雕饰”的美,而美香呢,也被镜子里的自己震惊到了。
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这么好看,或许每个女孩都曾幻想过出嫁的那天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新娘,以前只是不切实际的想一想,但今天,她感觉自己的梦想实现了。
“嫂子,谢谢你,你对我真好。”
她身上穿的裙子是嫂子给她做的,还有耳环、发簪都是嫂子买的,当然,这些都是小事,嫂子对她的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想到这里,美香眼睛开始发酸,今天她就要嫁给季振峰了,他是个好男人,她一直期盼着两人像王子公主一样过上美好的生活,可她也明白,嫁人后就不能像现在一样常跟嫂子见面,那种感觉很糟糕,哪怕哥哥嫂子说,嫁了人还是赵家姑娘,但不住在一个院子里,就成了两家人。
就像大姐,她曾经也是赵家的大姑娘,但如今呢,难得回一趟娘家,终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美香的伴娘是学校的同事秦青,也是今年分配到学校的一位年轻老师,秦青在爱情上缺乏一点美香这样的运气,暂时还没有等到一位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至尊宝”。
她到赵家的时候美香已经打扮好了,看到美香简直不敢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