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慈母之心[综](877)

作者:百里冰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可没几日那日在窗下偷听的姑娘与客人调笑竟然说起了这件事。这样的绯闻没有人去想其中是否有什么不妥,去想那位娇容姑娘如何知道刘公子是姐姐的儿子,图的不过是传话时嘴上痛快。

初时这事不过是在响花楼和一些客人与花娘之间流传,不想一日竟然有人在酒席上拿这话去问刘家二公子。众人本已经喝的有点上头,这人随口调笑问刘二公子他娘是不是有个楼里的妹妹。

这话是大大的得罪人,刘二公子当场掀了桌子。出口之人醒过来,发觉自己说错话了,忙与刘二公子致歉。说自己喝醉了,又说这是响花楼传出的话,还说是有人听到已故的娇容姑娘与刘三公子相认之事。

刘二公子自然不能忍,一怒之下就骂了刘三公子一句小娘养的果然上不得台面。都说刘家三位公子都是刘夫人嫡出,二公子骂三公子小娘养的岂非连自己和亲娘都给骂进去了。余下客人都吓得脸色有些发白,不知如何收场。

刘二公子气冲冲走了,余下众人却是面面相觑。大家酒醒了,又不免有些怀疑,便是两位公子不和,这二公子也不该骂这话。莫非刘三公子还真是小娘养的不成?

于是过了两日,朝堂上就有御史参奏刘尚书以庶充嫡子,有违礼制。人家御史可闻风而奏,这位御史却别出心裁拿出了证据。说找到了刘府老仆可以证明刘夫人的幼子三岁时便夭折了,刘尚书连个否认的机会都没有。

以妾为妻,以庶为嫡,那都是于礼不和的。你刘尚书若是无子以庶子充嫡便也罢了,可明明已经有两个嫡子还要如此,更剥夺夭折幼子供奉,令庶子夺亡者姓名身份,委实不慈。

若只想将庶子记做嫡子何必这般遮遮掩掩,莫非还想让一个庶子恩荫不成。须知朝廷爵位一般都有嫡子继承,若无嫡子,庶子就要降等袭爵。如刘尚书虽无爵位,却有恩荫名额,嫡子可以恩荫为官,庶子却是没有的,何况刘三公子还是外室子。

不过这事对于刘尚书而言到底只是小节,最后皇帝只是呵斥了刘尚书一番,罚了三个月俸禄。刘尚书算是有惊无险,可刘三公子就倒霉了。这事闹到了皇帝面前,刘三公子庶出还是外室子的身份就如何都隐瞒不住了。

与刘府自是没脸,可王贵妃的继母与异母妹妹脸色同样不算好。前些日子因王三姑娘“无心”之失,王老夫人罚了三姑娘在家读女戒,王贵妃也从宫里赏了嬷嬷教导三姑娘规矩。王三姑娘好不容易熬过了祖母的惩罚,还要在嬷嬷手下讨生活,没想到千方百计从二房手中算计过来的京城第一才子竟然是个外室子!

人们都说男儿大丈夫不问出生,可在这京城的名利圈谁与你兴这一套啊。自从刘公子的身世被翻出来后,那往日围绕左右的同窗如今都对他敬而远之了。

刘迅过去被捧的天上有地上无的诗文一夜之间已经不值一文,京中很快就有了新的才子。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刘迅才名原播固然有几分真才实学,可其中少不了尚书公子的身份加成。如今刘迅身份不同了,往日才学与他相当却被他压一头的才子们哪里愿意蛰伏其下。

为了超越曾经的第一才子刘迅,京中冒出了许多诗会,其中也确实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诗词文章。刘迅很快就被这些读书人排挤了出来。

不提这些纷纷扰扰,静养了几个月,徐耀祖的腿终于可以下地试着走几步。石慧将黑玉断续膏的药方交给了荀太医,又制作了一份复健计划让荀太医配合完成。荀太医见猎心喜,一面研究药方试着制作新药,一面帮徐耀祖随时监控双腿恢复情况。

到了徐楷士治水回京,徐耀祖已经可以丢开拐杖走上几步了。这次黄河水患因赈灾及时,通过以工代赈计划,最大限度的阻止了灾民成为流民。

徐楷士赈济灾民的同时,招募青壮流民重新修建堤坝,并在堤坝两侧借助天然湖泊修建泄洪河道,植树造林等等。如今两岸相关后续治理工作还在继续,不过洪水退去,灾民都已经回到原地重新开始耕种或者上河堤做工修筑堤坝。

因为赈灾、治水方案完善,执行到位,这次赈灾可以说非常成功。徐楷士回京,人气、官声大涨。借着这次赈灾工作,徐楷士从以工代赈之事切入提及朝廷当下体制的一些问题,希望朝廷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改变,比如进一步明确各部职责。

徐楷士说的有理有据,皇帝却有些犹豫怕其中有什么陷阱。可是徐楷士却拿出初步改制方案,在朝堂上讨论。几位大臣看过这个方案都表示赞同附议了徐楷士的建议。

皇帝见方案上主要是落实各部责任,如此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大臣们也不能随意推诿抵赖,就顺从了众人意见进行了部分改制。原本朝廷许多职权不明确的事情,皇帝可以决定谁负责谁背锅。如今改制,其实是相当于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职权职责,于是皇帝就轻松了,作用也小了。

徐楷士提出了改革,却并非自己动手,他只是抛出了一个方案,然后略划分了“利益”自然有无数人去冲锋陷阵。这是一个局,一个鼓动所有人去和皇帝争权利的局。

皇帝初时并没有发现改革背后的目标,有太多事情分走了他的精力。二皇子病了,朝妃为了二皇子的身体心力交瘁。朝妃又有孕了,添子添福此乃喜事。可听到宫里多了两个怀孕的小嫔妾,朝妃又小产了。

镇守北关的辅国大将军掌天下半数兵马,让皇帝终究不安。如何可以顺利拿回辅国大将军的兵权,而不会带来其他影响是个问题。原本他有意让朝运去分辅国大将军的权,可为了朝妃的事情,朝运降职,自然不能降职后反而增加了兵权。

皇帝倒是考虑物色其他将军,然辅国大将军林云镇守边关二十年哪里是能够轻易撼动的。若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去分辅国大将军的兵权,镇不住下面的兵将,事情只会更棘手。

朝亦峰这次随钦差办事倒是表现的可圈可点,然朝亦峰太年轻,无论资历还是经验都不足。皇帝有意将朝亦峰送到林云手下磨练一番。

一心扑在军权上,还不忘与伤风悲秋的爱妃风花雪月一番,偶尔要招几个嫔妾放松一下。皇帝倒是没有留意朝堂上似乎越来越少需要他亲自决断的事情了。

于是慢慢的皇帝发现,需要自己决定批示的奏折少了,大臣们好像有点不那么听话了。这让皇帝不安,想要一切回到原位。可是大臣们已经拿到手的权利哪里愿意交出来,职权明确后,朝堂上多了许多扯皮,皆大欢喜。皇帝想改,可下面的一个都不想改,改好不容易,改回去一样不容易。

第774章 皇亲国戚(二十一)

八月初八,大吉,宜婚嫁。

大红色的喜服映着徐耀祖那张脸越发白皙了些,不过十七岁的少年看来并不羸弱女气,反而如那带着露珠沐浴晨光的松柏,挺拔朝气。徐耀祖并不是什么惊采绝艳的天才,靠的是长辈严格的管教和自身的努力成长,徐家的家世也容不得他在外面太过张扬。

自石慧开始管教孙子,徐耀祖就极少在外面玩耍,后来腿受伤,更是少出现于人前。不管读书还是习武,石慧都不希望这孩子太过张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孩儿给祖母、父亲、母亲请安!”徐耀祖进来门,跪下笑盈盈地给石慧和何氏磕头请安。

“好孩子,快起来吧!”石慧笑道,“接新娘子,路上骑马小心些!”

“奶奶,阿祖知道类!您之前让我学着骑马,今日又不是跑马不会有危险。” 徐耀祖笑着应了。

徐楷士和何氏少不得又拉着儿子一番叮嘱,才放了他去迎亲。看到儿子出去的背影,何氏几乎落下泪来。她一度以为儿子废了,没想到儿子的腿不仅好了,如今更是一点儿跛脚都没有。

去年,荀太医终于制成了黑玉断续膏,朝家想方设法拿到了一些,为朝亦武重新接骨。不知道是朝亦武的腿拖得太久亦或是接骨的大夫手艺不到家,朝亦武虽然能走了却到底成了瘸子。

在江湖上,一个人若瘸了,只要武功够高一样是人人敬仰的人物。可是在官门,一个瘸子是做不了将军的。朝亦武没有朝亦峰的武功,军中本来就没有职务,如今瘸了腿想去谋一份军职是不可能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