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嘉言还是坐在他常做的地方,蒋小秋过去的时候,第一眼,却是看到书架上放了一只兔子灯。
她忍不住弯起嘴角,没想到盛嘉言还留着呢。
顺着她的目光,盛嘉言也看到了兔子,“这么可爱的灯,让人舍不得点。”
蒋小秋总觉得他说“可爱”的时候,眼睛并没有在兔子……
盛嘉言书案上放了一封书信,他将信往蒋小秋的方向推了推,“学海堂来信了,你让虎子年后过了正月的第一日,带着这封信直接去书院就成。”
蒋小秋眼睛一亮,将书信拿过来,“谢谢你,虎子一定会很高兴的。”
盛嘉言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微笑的样子,尽管这事儿略有些让他动用了他不想让人发现的力量,但能让她笑得如此好看,他觉得非常值。
手里轻轻摩挲着信封,蒋小秋咬了咬嘴唇,从怀里迅速拿出一个荷包放在桌上。
“这个,是之前的谢礼,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她低着头,没有去看盛嘉言的表情,说完了转身就跑,仿佛喜不喜欢就这个了,爱要不要的意思。
盛嘉言下意识地想去拉她,又想着自己现在是瘸子,于是只能看着她离开。
啧,轮椅真是不方便。
他将书案上的荷包拿在手里,配色很素雅,很有读书人的书卷气息。
上面绣了一丛兰草,和两只休憩的山雀,一只低头觅食,一只抬头望天,灵动十足。
盛嘉言的拇指在荷包上轻轻摩挲,又从抽屉里拿出另外一封书信,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
盛家那些人仍旧没打算放过他,只不过他也差不多万事俱备了,只是在这之前……
有些事情必须得做,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人,被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人给抢了去。
……
这日,早早地在盛家吃了饭,蒋小秋立刻带着书信去了杨惠兰家。
“惠兰婶子,书院来信了,等过完了年,虎子就能去念书了。”
杨惠兰和许青松立刻跑了出来,虎子冲在最前面,“小秋姐,这是真的吗?书院真的让我去了?”
“信在这儿呢,自然是真的。”
这阵子虎子老实多了,知道自己可能能去念书,也不整日找人在外面疯玩,身上愣着多了一点点文静的气质。
看到蒋小秋的书信,杨惠兰眼睛里都闪现出泪花来。
“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啊,小秋,婶子谢谢你,婶子一家都谢谢你。”
蒋小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其实我也没帮什么忙,都是盛少爷的功劳。”
“可你若是不跟他说,他如何会帮虎子这个忙?”
许青松这辈子就虎子这一个孩子,种了一辈子的地,若是虎子能走一条更好的路,他求之不得。
蒋小秋觉得这话有些耳熟,之前似乎在哪里也听过。
她笑眯眯地摸了摸虎子的头,“虎子往后可要用功啊,念了书识了字,以后就能带着你爹娘去镇子里生活了。”
“我一定会的。”
虎子小小的脸上闪动着坚定的光芒,看得蒋小秋一阵欣慰。
……
虎子来年能去书院这件事,还是被不少人得知。
大家都是一阵恭喜,蒋明晨心里“咯噔”一下。他连书都看不进去,脑子里满是“学海堂”三个字,实在克制不住情绪,蒋明晨想了想还是出了家门。
第八十一章 自食其力
蒋明晨没心情旁敲侧击,直接去了杨惠兰家。
“惠兰婶子。”
杨惠兰见是他,心里有些异样,因为蒋小秋的关系,她对蒋家的人一点儿好感没有。
不过蒋明晨礼数周全,脸上也带着笑容,她也不好将人赶出去。
“这不是明晨吗?有事儿?”
蒋明晨客客气气地说,“是这样,我也听说了虎子来年能去镇上的书院念书,同家镇有好几家书院,也不知道虎子是要去哪一家?”
“小秋说是学海堂,在镇上挺有名气的呢。”
蒋明晨缩在袖子里的手猛地收紧,学海堂何止挺有名气?这种连学海堂有多厉害都不懂的粗人,他们有什么资格去?
“婶子,其实学海堂确实相当有名,因此进去也不容易,我能看看书院写来的信吗?万一弄错了就麻烦了。”
杨惠兰怔了怔,怎么会弄错呢?
不过,她和虎子爹都不识字,小秋……怕是也不识字,光顾着高兴了,会不会拿错了?
“我就在这里看一眼,不过镇上除了学海堂,其他的书院也是很不错的。”
蒋明晨始终不疾不徐,彬彬有礼,杨惠兰想了想,回屋将那封书信拿了出来。
“你给瞧瞧,信上写得可是对的。”
蒋明晨心里比她还焦急,迫不及待地拆开来,只看了两眼,眼睛就直了。
竟然真的是学海堂的信,虎子去的地方,竟然真的是他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书院。
蒋明晨心中燃起了浓浓的不甘,凭什么!
这种粗野人家的孩子,凭什么能有机会进入学海堂念书,而他,天分比同龄人都高,却连个合适的先生都找不到!
一瞬间,蒋明晨真的很想将这封信撕成碎片,他得不到的东西,其他人也别想得到。
可他的手抖了抖,却将书信完好无缺地还了回去。
“婶子放心吧,这确实是学海堂寄来的,你收好了。”
杨惠兰立刻放心地笑起来,“那就太好了,我就说小秋不会弄错的。”
“婶子,虎子能去念书,是小秋请盛少爷帮忙的吗?”
大概是蒋明晨表现得太温和儒雅,杨惠兰觉得他和蒋家人或许是不一样的。
“这事儿都亏了小秋,若不是她,虎子也不能有这样的机缘。”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蒋明晨很有礼貌地道别。
然而出了门,蒋明晨脸上仅存的笑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盛家少爷竟然真的能将一个野孩子送进学海堂,那如果他能帮自己一把,他走仕途这条路,不就是十拿九稳了吗?
蒋明晨竭力将嫉妒的心情压下去,脑子里已经在想着,如何走盛嘉言这条路。
当然首先,蒋小秋就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
……
蒋明晨回去了蒋家,跟秦美华关在屋子里说了半天的话,等秦美华出来,脸上的表情很是纠结。
不过,想到蒋明晨,她搓了一把脸,深吸了一口气。
傍晚时分,秦美华在小秋家门口一圈圈绕,等看到了蒋小秋,她立刻挂着笑容迎上去。
“小秋啊,你怎么才回来?饿不饿?娘给你做了馒头,白面的。”
蒋小秋这才看到她手里还拎了个篮子。
不过白面馒头?她是还把自己当成从前日日只能喝粥,看见馒头眼睛都会放光的蒋小秋?
蒋小秋没摸明白她这次又想做什么,因此笑了笑,“不用了,我吃过了,这馒头你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秦美华心里暗喜,不管怎么样,这丫头心里还是关心她的吧,让她留着馒头呢。
“这是娘特意给你做的,娘不饿,你快拿着,还热乎呢。”
秦美华说着就把篮子往她手里塞,蒋小秋一个躲避不及,被她的篮子给套中了胳膊。
“你好好吃啊,娘、娘下次再给你做好吃的。”
秦美华将篮子塞给她,然后就走了,就走了……
蒋小秋莫名其妙,这是又唱得哪出?
她打开篮子的盖子看了一眼,里面果然有两个白面馒头。
蒋小秋回了家,等了一会儿,门被敲响,是蒋小冬来了。
“小秋姐。”
蒋小冬机灵地闪身进来,脸上满是乖巧讨喜。
她身后拖了一小捆柴,并不算很吃力,忽闪着眼睛等着蒋小秋的夸赞。
小秋看了看,“还不错,回过家了吗?”
“嗯,回过了,他们没给我留吃的。”
蒋小秋进了厨房,很快端出了一碗蛋炒饭,还有昨日没吃完一小碗红烧肉。
“吃吧。”
蒋小冬欢呼一声,特别自觉地去洗了手,才拿起筷子吃起来。
如今她几乎每个晚上都会来找蒋小秋,从一开始只知道跟她说些蒋家的事情,到如今每日帮她捡一些柴火。
蒋小秋一个人过活,柴火需要的量并不多,蒋小冬捡的就足够了。
小秋也不会心疼不让她干活,劳动交换食物,天经地义,她前世就是太惯着蒋小冬,让她以为别人的好都来得那么容易,那么不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