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峥嵘(60)

秦峰这话算是踩在了秦悠的软肋上,她有些慌张,但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三叔,亏我还当你是个聪明人,您可真是太让我失望了。这个时候,为了保密您不该极力笼络我么?可是您居然想用我的家人来威胁我,真的一点都不聪明,简直是蠢极了。您知道为了我的家人,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干出什么来吧?说起来,我认识的宫里人可要比三叔多啊。”

秦悠见秦峰此时已经面色铁青,说不出话来,于是直接告辞,从他面前离开了。

看着秦悠的背影,秦峰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这个侄女不能留了。不过要想除掉她还真是需要从长计议一番。

三日过后,汝阳候府那边传出来两件事,一件是秦峰正式成为了刑部新上任的侍郎,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同僚送去府上的礼物。另一件就是关于秦昱,因为是重犯,无法正大光明得为其风光下葬,只能由秦峰托关系将秦昱的尸体偷偷抬出来,拉到远处山上悄悄葬下了。

不知真相的侯爷与侯夫人可谓是应了那四个字,“悲喜交加”。

……

汝阳候府最近发生的事情不少,但对于不太关注它的人来说,这些事还比不上自己放的一个屁来得重要。可是对于知道其中一些内幕的人来说,就有许多东西值得深挖了。

就比如说冯正。因为答应了帮吴氏的忙,这几天吃瓜吃得可是比谁都起劲儿。

“我说老冯,最近这几天咱们几个怎么觉着你净顾着打听镇国公府跟汝阳候府的事儿了?”玄武大街上,一家馄饨摊子前,零星坐着几个散客。

这家馄饨摊子给的料足,是冯正罩着的,因此他经常会带些朋友过来吃馄饨。

今日,他便带了两位衙门里当差的兄弟过来坐坐。

“我呀,也不瞒着你们。这不最近有个朋友,遇到点糟心事儿,吃了镇国公府的哑巴亏吗?想着有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帮她报复一下镇国公府。”冯正大致说了一下吴氏的情况。

开头问话的官差开口道,“大哥,你这位朋友不是痴人说梦吧?那么大的镇国公府呀,她以为是说让她报复就能让她报复的?”

“哎,你也别这么说。最近听说镇国公府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那上参他们的折子是一摞一摞得往皇帝的案上送,我看说不准哪一天惹得龙颜大怒,那镇国公府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这样说着,另一个官差比划了一个砍头的手势。

三人又絮絮叨叨说了一会儿话,等到吃完了馄饨,这才起身离开。

就在这时,旁边一桌的食客用余光瞟了眼离去得三人,他捻了捻下颌的小胡子,想到什么一般扬了扬唇,并飞快起身离开了。

……

秦昱的事刚刚平息,张氏也慢慢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尽管她整个人依旧是怏怏的。

“夫人夫人!大太太回府了!”一大清早,张氏正在被人伺候着用早膳,就听前院的周婆子慌慌张张得前来禀报。

“谁?你说清楚。”张氏皱着眉头,又跟周婆子确认了一遍。

“回夫人的话,是大太太大太太吴氏。”

闻言,张氏放下了手里的清粥,“她人呢?”

“现在正在正厅里候着呢。”

张氏这便起身朝着正厅的方向走去。

“母亲。”见到张氏,吴氏恭恭敬敬得朝她行了礼,一段日子不见,尽管面容憔悴了些,身形消瘦了些,但令人意外的是,吴氏的神色似乎跟之前不同了。

站在张氏面前,吴氏好像只是回了趟娘家,现在又返回婆家的媳妇一般,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

若是放在以前,面对吴氏,张氏必然会好好敲打甚至整治一番,不过此刻她却不敢轻易动手了,加上这段时间她的身体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于是只冷嘲热讽,并罚了吴氏抄写女德作罢。

吴氏回府的事情很快在府上传开了,大家都多多少少感觉到了她的不同。

秦悠这边刚刚得到消息,还没来得及回府去看望,吴氏便自己找到了云香药庐。

“悠姐儿。”

“大伯母,您怎么过来了?我还想着今日忙完了药庐里的事就回去看您。”秦悠见到吴氏,便把她迎进了门。

“不必麻烦,你这儿还那么忙呢。”吴氏客气道。

“您这是哪儿的话!对了,您今儿个过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秦悠觉得依照吴氏的性格,若没有什么事是不会特意出府来找自己的。

“其实……其实是这样的。经过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我也想明白了。与其将我这后半辈子搭在报复镇国公府上,还不如自己好好生活,我想卿儿也一定希望我能这样想。”说到这里,吴氏不禁红了眼圈,“我想悠姐儿你能不能安排我在你家的酒坊里做工,这样也好赚些钱,不至于回到汝阳候府里看人家的脸色。”

秦悠倒是对此很理解,也便是了赞同,“这样自然好,不过酒坊里的工作实在不轻松,倒不如就在琼香阁帮我娘的忙来得轻松些,况且……”

“况且秦生那孩子也在酒坊里帮忙是吗?”吴氏苦笑了一下,“我既然是想凭本事做工,自然不能捡着那些轻松的工作来做,更何况我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缓和与生哥儿的关系。”

秦悠想了想,开口道,“行吧,大伯母您先回去等着,我同爹娘商量一下,再给您回复。”

告别了吴氏,秦悠晚些时候便将吴氏的想法告诉了家里,除了考虑到秦生,大家倒是都对这件事表示赞成。

“她若想在酒坊帮忙就让她去吧,我再换个地方便是了。”秦生听说吴氏要来儒风酒坊帮忙,第一反应便是回避。

“哥哥别多想,我知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但是事实摆在那里,大伯母的确是当年间接害死哥哥娘亲的人。哥哥只要记住,咱们才是一家人,不管哥哥作何选择,我们都支持你。”秦悠安慰道。

闻言,秦生点了点头,“那我这几天先休息休息,你跟二叔知会一声,等过了初七,我便去药庐帮忙。”

……

转眼到了十一月初,汝阳候府因为接连两人去世,这一个多月以来显得死气沉沉的。值得一提的是,借着秦峰升官的光,有几户不错的人家私底下与周氏见面,有有意与其结为亲家的意思。

而另一边,镇国公府似乎就没有那么消停了。皇宫里,不断有人上奏有关镇国公府一家不端的行径,只是在皇上眼里,这些小错处还不足以让他将段家弃之如敝履。换句话说,国家依旧需要他们冲锋陷阵。

这天一早,儒风酒坊便接了个大单子。听说镇国公府今日要在府上宴请贵客,因此管事一大清早便来到了酒坊门口。

要说吴氏在儒风酒坊里做活的这一个多月,的确是让人刮目相看。起初大家都以为她一个妇人,又从没吃过什么苦,在酒坊帮忙也是做做打扫罢了。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吴氏来到儒风酒坊,不光脏活累活抢着干,就连搬酒运酒的工作也会去帮忙,总之就是不让自己闲下来。

今儿个一早,又是吴氏第一个到达酒坊,每天最早来,先将酒坊里打扫个干干净净已经成了吴氏每天的任务,今日的她不知为何,干得特别起劲儿,就好像不久之后,两会发生什么天大的喜事一般。

秦悠在云香药庐里坐了大半天的诊,好不容易等到后面没有病患排队,她刚刚伸了个懒腰,准备去吃点东西,门口突然结伴来了两个五十多岁的妇人。

这两位妇人秦悠倒是并不陌生,听说二人是过来抓药的,秦悠主动上前接了两人的药方。

就在她背对二人开始一样一样将药方上的中药取出过秤时,听这二人闲聊了起来。

“接着跟你说,那往镇国公府里冲的官差少说也有七八十个,看这架势是要把国公府翻个底儿朝天啊!”其中一个妇人感叹道。

“你们说的可是镇国公府?大婶,究竟发生什么事了?”秦悠闻言,急忙抓住那个说话的妇人。

原来,刚不久前,镇国公府大门口来了许多官兵,说是有密函透露,镇国公与敌国一直有书信往来,大有通敌卖国之嫌,特此前来搜证。

秦悠赶到镇国公府的时候,人已经散了,她上前敲门,却迟迟无人应门。

“姑娘,别敲了,镇国公府阖府上下,刚刚被官差们全部带走了。”附近路过的一位老妪,上前对秦悠解释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