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早,周氏便找到了张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得向她解释自己为何主张二房不去参加这次刘太妃的寿宴。
理由大概就围绕着二房从商,若强行挤进上层的圈子,不仅会遭人耻笑,很有可能会连累汝阳候府。
张氏听她的意思就知道她的心之所想,不过,将周氏所说的理由细细品味,张氏也觉得二房作为商贾的身份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
可是,若整个候府都去赴宴,偏偏甩出二房,太夫人决对不会答应,该如何让二房自行退出进宫的行列就成了眼下最大的难题。
自从三房发迹了,秦香本就乖张的性格如今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平日里愿意跟她玩在一块的大多也是看着她出手大方罢了,这群人其中就有三房的庶出姑娘秦雪。
想当初,袁氏也是个狠角色,奈何之前因为秦悠落水一事,得罪了周氏,使得这些年日子并不好过。而她的女儿秦雪若不是天天跟在秦香身后巴结奉承着,恐怕也要跟她一块吃苦。
袁氏此人虽表面憨直,但实际上却是个最懂得趋利避害的老狐狸,否则任周氏的厉害,怎么会忍着她这些年。
秦雪今年十四岁了,过年那阵子刚刚及笄,已经有了些少女的形态。若是搁在以前,这个年纪的姑娘已经可以开始相看人家了。
这次刘太妃寿辰,赶上是七十岁的大寿,皇帝知道她最喜欢热闹,所以宴请了朝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大元,并说明可以携带家眷,特别是年轻的孩子们。
试问,这样一个好机会,袁氏如何能不去为女儿争取?
于是,在得知了周氏的烦恼后,她主动献上一计,意在向周氏投诚,也为了自己女儿可以跟随入宫。
袁氏也不傻,这事必须有人做见证,若是只跟周氏说,过后她不认账,自己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最好的见证人就是同样不待见二房的汝阳侯夫人张氏。
袁氏把自己的办法一说,果然得到了张氏的认可,就见周氏都不由得给了她一点好脸色。于是这两人当场一拍即合,由张氏出面找到了二房。
“今天把你们叫回来,其实是有这样一件事,要交待给你们。我与侯爷商量过了,过几日就是太后七十的寿辰,咱们汝阳候府虽小,但有件事却是咱们可以替太后做到的。”张氏清了清嗓子,“我与侯爷商量了,太后做寿那天,咱们候府就在朱雀大街上显眼的地方置一处施粥摊子,以此为太妃她老人家积福。我跟侯爷想来想去,整个候府,也就是你们二房的人最合适了,毕竟朱雀大街你们最熟悉。”
张氏话一出口,云氏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尽管她并不在乎能不能进宫赴宴,但是因为张氏明显的针对自己女儿的举动让她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开口就想反驳。
感受到娘亲细微的变化,秦悠及时制止了云婉儿接下来要说的话,并大声开口道,“这是好事,能够为太妃娘娘积福也是我们难得修来的福气。不知道祖母决定为这次施粥投入多少银两呢?”
被秦悠的问题突然问懵了,张氏有些不屑回答,这点小事便由你们做主了。
“祖母此言差矣,这可不是小事,这可是关系到刘太妃积福的大事啊!若是有人问起来,花费太少,未免剥了咱们候府的面子。”秦悠故意将事态严重化,倒是反将了张氏一军。
“好好好,来人,去库房里取一百两银子给他们。”张氏不耐烦得吩咐道。
“一百两?祖母是开玩笑吧?您要在朱雀大街最显眼的位置租个摊子就不止一百两。更何况还有人工费呢?煮粥的粮食也不能太寒酸吧?别到时想邀功不成,反而被太妃怪罪,被百姓耻笑。”
“那你说到底要多少?”张氏被气得几乎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您就先给个一千两吧,到时候多退少补。”秦悠说得风轻云淡,不知道张氏的心里已经在滴血了。
她暗骂秦悠一家人太可恶,面上却不敢反驳,毕竟关系到刘太妃,同时,她又在心里把周氏从头到脚骂了一遍,不过最终她也只有乖乖掏钱的份儿。
事情发展到这里,倒是叫云氏跟秦泽痛快了不少,一家三口拿着钱便着手张罗起施粥的事宜。
到了寿宴当天,太夫人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她请陈女医帮了她一个忙。
……
朱雀大街今天真是热闹,秦悠一点也没有因为不能出席寿宴而受到任何影响,她这边正热火朝天得招呼着百姓们排好队,准备盛粥。
这时,大街中央突然停下一辆马车。
马车在摊位前停下,陈女医撩开车帘,朝着秦悠的方向望去。
秦悠见状,立马叫来小草帮忙,自己则赶忙跑到马车边上,将陈女医搀扶了下来。
“您怎么来了?”秦悠将陈女医扶到一处阴凉的房檐下。
“瞧你热得,满头的大汗。你且随我去见见你太tai祖母,她有话要跟你说。”陈女医对秦悠交待了自己前来的目的,随后又与秦泽夫妇打了招呼,这才将秦悠领走。
来到崇善堂,就见太夫人已经端坐在椅子上等她了,一见秦悠小花猫似的脸儿,简直是哭笑不得,“你这孩子,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是个姑娘家啊!快去洗洗干净!”
秦悠闻言,吐了吐舌头,跟随酸酸一同进入偏房洗漱了一番。
终于清洗干净,就见夏竹手里端着一个托盘,送到了秦悠的跟前。
秦悠看见托盘里整整齐齐叠着一身衣裳,白色的底,只有裙裾上染了淡淡的花色,很是雅致,却难得的并不抢眼。
她不太明白夏竹的意思,就见对方微笑着解释道,“这是太夫人的意思。”
秦悠闻言,稀里糊涂得点了点头,在夏竹跟酸酸的帮忙下,换上了这身崭新的衣裙,夏竹动手给秦悠挽了个简单的发髻,酸酸则为她上了一点淡淡的口脂。
打扮好了的秦悠一出现,太夫人便慈爱得点了点头,并拉着身边陈女医的手嘱托道,“老身便把这孩子交给你了。”
陈女医含笑答应,随后站起身拉着秦悠走了出去。二人乘着来时的马车,在马车里,陈女医才告诉秦悠。
太夫人得知张氏的所做所为后,心里大为光火,早在几天前就找到了陈女医,希望对方能够带着秦悠一同赴宴。陈女医得知此事后立马点头答应,其实她私心里早就打算将秦悠引荐给刘太妃跟太后,毕竟在她心里,秦悠实属罕见的医学奇才,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刻苦努力。最重要的是能够讨老人家喜欢。
“前段时间,我给你出的那道题你可找到了答案?”陈女医突然提问。
“您是说那个十分畏寒的老人家?”秦悠想起自己曾经还因为查找资料,在书局碰见了秦香的事。
“嗯。”
“我没有找到答案。”秦悠皱了皱眉,继而舒展开,“不过我想到一个可行的方法。”
“哦?好,那今日你便随我前去,当面见见这位病人。”陈女医弯了弯唇,随后的一路上都没有再说话。
第19章 寿宴
入宫后,时辰尚早。多数大臣及家眷们都被安排在了花园里赏景。陈女医带着秦悠直奔刘太妃所在的仁喜宫去了。
这是秦悠第一次进宫,更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得欣赏皇家园林。走进仁喜宫,穿过长长的院廊,方才来到刘太妃的居所。一路上,秦悠从整个仁喜宫的装帧也多少看出点刘太妃性格来。
皇帝说得没错,刘太妃是个极喜欢热闹的人,她宫中的摆设虽谈不上奢华至极,但也绝对算得上富丽堂皇,看来也是个十分好面子的老人家。
“给太妃娘娘请安,愿太妃娘娘身体安康,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秦悠跟在陈女医身后,说着吉祥话。
刘太妃听了,很是高兴,立马叫人赐座。
秦悠这时才抬起头来,不过也不敢直直看向刘太妃,只是不经意扫几眼过去。
面前的刘太妃并不像是个七十岁的老人,她的皮肤保养得宜,并且身材保持的也很纤细。可能是因为今天是她的寿辰,刘太妃特意穿了一身很显眼的玫红色宫装,并略施粉黛。
“太妃娘娘,这位便是微臣的弟子秦悠。”陈女医与太妃相互寒暄几句,便将秦悠引荐给了她。
“你便是秦悠?汝阳候府的三姑娘?果真是生的好,陈女医她不止一次提起你,每次都夸你聪明过人呢。”刘太妃这番话说出来,无形之中便拉近了与秦悠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