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头声声慢(36)

作者:张大姑娘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样的事儿不是有,只是也懒得出去找了,姥姥就给煮了。

等着煮出来了,大人是不吃这种小孩子吃食的,慢慢平时吃的少,又喜欢吃软的,就吃了很多。

一口一个,马永红就给她吃。

她是疼孩子,喜欢吃就多吃点,结果栗子这个东西,吃多了胀肚子,慢慢心里也没数,吃撑着了,回家当天晚上就吐了。

一直到很久,大家才弄清楚,这栗子是村里里面的人掉的,走亲戚回来,亲戚给了半袋子栗子,结果没想到口袋是破的,半路上就晃荡出来了,一边走一边掉,结果到家里了,掉的剩下来那么一点儿。

大万是认识自己村子里的人的,但是这孩子鬼机灵,我捡来的就是我的,压根就没想着还回去,因此有了慢慢吃栗子吃到够,打哪儿以后,对栗子无感觉了。

年后不久,张向东就要走了,一起走的,还有二舅。

走之前跟马永红说,“那边条件好,活儿也多,等着我再安顿一下,找好了房子,你就过去,去找个活儿干,比在地里面强。”

马永红答应了,有奔头的日子,谁都想过。

这时候大家已经流行有手机了,手机慢慢的普及开来了,她在家里安装了一个电话,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给自己也买个手机,有手机到底是方便。

张向东一去就是半年,盛夏的时候,有托人带回来不少东西,慢慢喜欢吃肉,喜欢喝果汁。

汇源果汁里面有果粒,慢慢第一次知道,觉得很惊喜,因此张向东托人买了回来。

只是三伏天里面,那么热的天气里,坐汽车会老家要一天的时间,张向东一气儿买了五六只烧鸡。

想的很好,慢慢一个星期吃一只,能吃很久了。

结果马永红拿出来的时候,都变味儿了,变味儿了也舍不得扔掉,她拿着给放到大锅里面,来回的蒸,变味得东西也舍不得扔掉。

慢慢吃的很珍惜,她长大一些,就越发的明白赚钱不容易,千里之外托着人情给带回来的东西,里面是一个老父亲的心。

果汁是一小瓶一小瓶的,她摆在屋子里面,舍不得喝,打开一瓶了,就小口的尝一尝,然后就盖上盖子了,从来不肯大口的喝。

从来不肯一下喝完一瓶子,然后就放起来,等过两天,想爸爸了,再去喝一口,就发现里面发霉了。

坏了,她也没想明白什么原因啊,然后就再开一瓶,然后还是舍不得喝,打开了,喝一点点,再放起来。

结果果汁就都坏了,马永红就给她放在那里了,没关心这个,都是慢慢自己过去吃的。

最后的时候,马永红就发现了,问慢慢,“你怎么不喝了,不喜欢啊?”

慢慢就摇摇头,“我很喜欢。”

“不是,那你怎么不喝啊,都坏了。”

慢慢一下子就愣住了,看着那些瓶子,里面都是带着绿色的菌。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坏,也不知道这是坏了不能喝了,一下子眼泪就下来了。她一直舍不得喝的,特别想喝的时候才打开喝一点,结果全都不能喝了。

一下子就哭了,趴在马永红的小腹那里,抱着她就哭,很伤心了,没有人能理解一个孩子的心情。

马永红心疼东西,不由得斥责,“你要喝就喝了,不喝留着就坏了,白瞎了钱,你爸大老远给你带回来的。”

慢慢哭了很久,张向东带回来的果汁,她从来没有喝过完整的一瓶,加起来都不知道有没有喝过一瓶,就这样的贡献给了大地。

她想着那么多的果汁,每天喝一口,那么能喝很久,喝到爸爸回来了。

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大概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并且用物来寄托这样的感情,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了。

她觉得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个指望了,想爸爸的时候可以喝果汁,甜甜的,里面会有果粒儿,里面的果粒儿,是她没有吃过的水果。

现在都没有了,哭了很久。

没多长时间,姥姥就来了,她来了,然后跟马永红交接了,慢慢不想去学校里面去了,因为她知道,马永红要走了,她要去上海了,等着工友走的时候,她跟着回来探亲的工友一起走。

这个地方的外出务工人员,就这样一批一批的,带着无数的人,走出这一片土地,走向不是故乡的未来,然后忍下来委屈,怀揣着梦想跟热情,一拳一脚的去打拼。

背井离乡。

这个词语从来都不曾简单过,也从来不曾轻巧,从嘴唇里面吐出来的时候,沉重的像是一株大树,长在望乡人的心头上。

马永红要走,孩子没有人带着,张老二家里的早年的时候不给带孩子,现在就更不可能带孩子了,只有慢慢的姥姥来家里,到慢慢家里来陪着慢慢。

给慢慢做饭吃,照顾着慢慢。

所以慢慢总是很惶恐,她知道自己不能等着去,也知道自己必须要去上学,因此早上的时候,她跟马永红商量,“妈妈,你能等着我回来的时候走吗?”

“等我回来,我送你走。”

马永红也舍不得,眼睛里面含着泪,对着慢慢格外的用心跟温柔,“你去上学吧,在家里记得好好听姥姥的话,好好上学,好好吃饭,别给人家孩子大家,好好--”

说到这里,她就说不下去了,自来性子刚,不肯对着人流眼泪,站起来,摸了摸慢慢的头,“去上学去吧。”

慢慢就去上学了,中午的时候,生怕马永红走了,跑着回家去了,“姥姥,我妈呢?”

姥姥不敢对着她说,生怕她哭,“先吃饭。”

慢慢心里面大概有感觉,她就来回找,找了一圈回来,站在姥姥面前,眼圈都是红的,声音带着一点哭腔,但是极为倔强,她希望跟自己想的一样,“我妈呢?”

姥姥没办法,“走了。”

慢慢上学去了,马永红就狠心走了,不敢在孩子还在的时候离开,不然怎么忍心,抛下年迈的老母亲,还有她的女儿呢。

自古离别伤情,不曾使人欢颜过。

第35章 石碾子

慢慢就哭了, 她自己捂着脸,趴在床上, 眼泪就一个劲的下来了,也不会大声哭,没有那样的勇气跟力气, 小声地哭着, 很久才说出来一句话,“说好的等我回来呢, 为什么不等我回来呢?”

姥姥没文化,一辈子不认字, 讲道理也不会,看电视的八点档狗血伦理剧,会当做是真的发生的事情。

慢慢哭,她其实没有办法, 但是还是笑着去坐床边,去拉慢慢, “走了又不是不回来了,别哭了,哭的咳嗽。”

慢慢还是呜呜的哭着,她甩开姥姥的手, 固执的把头牛到一边去,她第一次知道,原来人真的很多时候回撒谎。

也第一次知道,其实很多谎言迫不得已, 小时候以为什么都是真的,后来才发现,你以为是真的,才是真的,你以为是假的,她就可以是假的。

善意的谎言那么多,但是终归是谎言,被戳穿的那一瞬间,不会不疼,反而更难过。

马永红去那边,找了个刷盘子的工作,秋天去的,在一家餐厅里面,老板娘是一个上海人,精明而且势力,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

瞧着外地人,又是乡下来的,因此对人多有刻薄,时常用上海方言去骂人,仗着外地人听不懂。

不允许人闲着的时候,总是干不完的活儿,刷盘子,上菜,擦桌子,扫地,洗菜,该干的不该干的事儿都要干,一个月三百块,马永红想着攒钱买个手机,三个月不吃不喝,可以攒起来一个诺基亚的翻盖手机。

不怕吃苦,也不怕委屈,老板娘压根就不在意员工的想法,穷打工的,来到这里,就只能去刷盘子,给人家当保姆,不然的话,还能去干什么呢?

背井离乡的人,背后老的老,小的小,要想着干下去,委屈不能少吃了。

她很能干,干活利索的很,而且也不会去甩手不干了,因此老板娘虽然刻薄,但是还真的需要用她。

很难再找出来一个工资这么低,还任劳任怨的人了,马永红跟张向东现在租房子住,在老旧的大上海破旧的筒子楼里面,到处是灰扑扑的没有粉刷过的墙面,然后在一楼租了一个小单间。

里面放着一张单人床,别的是放不开的,然后靠着窗户的地方放着灶台,靠着门的地方,放着一张小桌子,里面就这么大一点儿的地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