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光低头一看,是一枚相国寺的平安符,用红色的丝带串着,似乎还带着上一任主人的体温。这一点温暖蔓延到他的心头,他握紧拳头,目光再次变得坚毅起来。
第49章 大胜
因为马上要分别,姚宁谷感觉今晚的柳玉格外黏人,她都说不要了还不肯放过她,每次都骗她最后一次,却又食言。
结果第二天姚宁谷差点没爬起来,她用眼刀子狠狠地剜了柳玉一眼,后者满脸歉意地看着她,走到她身后用温热的大手替她揉了揉后腰,这样一来姚宁谷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走啦,你要照顾好自己呀!”姚宁谷抱了抱柳玉,大步走出门,洒脱地对他挥了挥手。
踏雪也好久没有上过战场了,用前蹄在地面上刨了刨,从平时懒洋洋的模样似乎一下子就变得神骏了起来。姚宁谷翻身上马,这熟悉的战意令她隐隐有些热血沸腾。
果然,她骨子里还是个不安分的人。
柳玉怅然若失地叹了口气,倚门化作望妻石,等视线中已经完全看不到姚宁谷的身影才返回府中。
——————
天色已经漆黑,尹书才从户部衙门回家。正常的下衙时间到了后,他的妻子王氏已经派丫鬟出去看过好几回了,终于等到他回家的消息,连忙吩咐人把已经热了好几回的饭菜再次拿去热一遍,自己则亲自出去迎接。
“怎么又搞得这么晚,你别是骗我出去做别的事情了吧?”王氏一边帮他更衣,一边不满地抱怨着。
这都是这个月第五回了,要不是尹书每次回来都一脸疲倦,身上没有酒气也没有脂粉味,她都要怀疑他在外面有人了。
尹书也很烦躁,他扯了扯领口不悦地说道:“我还不是忙着衙门里的事情,你们女人家就是喜欢胡思乱想。”
王氏撇了撇嘴,不和他争辩。
尹书更完衣出去用饭,热了好几遍的饭菜已经失去了最开始的美味,但他饿了很久了,也就没顾得上这么多,虎吞狼烟地吃了起来。
吃完饭还没过多久,就有下人过来通知:“老爷,户部来人,说有要事要让您再去一趟。”
尹书在心里骂了一句脏话,是他们老家那里的方言,很难听的那种。
但他还是不得不换了衣服出门去。
到了户部衙门,今天轮值的是他的同僚周洋。周洋一见到他,就把一摞文书交给他,说:“这是你负责签发的文书,政事堂今天突然来人抽查,说是总数不对,你赶紧检查一下是哪里出了错。”
尹书一看,都是些不太重要的文件,有些不满地坐下来抱怨道:“这些东西明天看不也一样,政事堂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这种东西也要查。”
周洋和尹书的关系不错,见他惨兮兮的样子,打算好心提醒一下:“政事堂那些大人日理万机,平常可不会这么频繁地插手我们户部的事,尹书,你该不会是得罪了哪位大人吧?”
“我怎么可能和他们扯得上关系,平时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要说交集最多就那么一次,姚大人之前曾经护送我去过一趟利州,算是拐着弯和柳相公扯上点关联……”尹书立即反驳周洋,但说着说着他突然想到一件事。
“之前西南王造反,圣人要物色前往平叛的人选,是我第一个提议的姚大人……”他眨了眨眼睛,有些不敢置信,“柳相公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就难为我吧?”
周洋用无语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这还小事?柳相公才和姚将军成亲一年,你一句话就把人弄到西南去,换成是你你不记恨?”
“可我也没有私心啊,还不都是为了朝廷!”尹书有些不服气地反驳周洋。
“就是因为你没有私心,”周洋有点暗恨他榆木脑袋不开窍,“要是你有私心,就不会只是这么点小小的惩戒了。”
“啊?”尹书有点懵了。
——————
姚宁谷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她带着援军和清远侯在临近贵州的一处关隘顺利会师,替他解除了危机。
大概是她名头太盛,叛军知道她是块难啃的骨头,很快就下令撤退,退到清江另一边严阵以待。清远侯这才缓了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跟她在荆南会合的左明在亲自查探了军情之后,和清远侯还有姚宁谷一起商量起了对策。姚宁谷也注意到清江常年被一层厚厚的雾气笼罩,江面宽阔,从这儿的岸边望不到另一边的情况,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元帅,这同样也是我们的好机会,我们看不到对岸,对岸的人一样看不见我们。”左明神秘一笑,胸有成竹地对姚宁谷说道。
姚宁谷一看有戏,果然带对人了,左明肯定已经想到了好办法,便催促他把计策说出来听听,左明便说出自己的打算,和二人商量一番吩咐了下去。
军队休整一番后。左明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然后将这些木桩插在清江入海处的险要的江心里,同时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
中午的时候,清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左明当即命令手下熟悉水性的部下向叛军主动发出挑衅。叛军水军向前攻击,他们佯败而退。对方将领果然命令乘胜追击,到达了左明的埋伏地点。先前佯败的水军返回死战。不久以后,江水退潮,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许多叛军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继沉没,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左明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叛军,很快取得胜利。
获胜的征夷军趁势跨过清江,在河对岸扎寨安营,而叛军则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接连撤退十几里。
这一次的胜利小小地鼓舞了军心,之前萎靡不振的军队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左明擅长水上作战,姚宁谷对步兵骑兵弓弩兵都有不小的心得,而清远侯则对战况和附近的地形熟悉,三个人各自发挥所长,制定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柳玉在京城接到西南一封封发回来的战报。
征夷军跨过了清江,首战告捷。
征夷军收复了西南都司府,汇集了残存的卫所军队。
征夷军和叛军在海州激战,险胜一筹,再次收复一城。
……
总体而言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姚宁谷率领的军队赢多输少,逐渐逼近洛良的大本营,将此前被他侵占的一些城池收复囊中。
在此过程中,洛光也立下大功,此前令清远侯焦头烂额的大象军队就是被他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火攻,大象怕火,只要让他们自乱阵脚,叛军自己就会先葬身在象脚之下。被找到了命门,之后的战斗中,叛军就没敢再使用战象。没了这个优势,在姚宁谷和左明的默契配合之下,自然只有节节败退的份。
几年前姚宁谷和军器监的陈监事有过短暂的交流,在她的启发下,军器监成功研发出了新式弓箭以及杀伤力大的弩,这些帮她在对战西戎时确定胜局,而经过不懈努力,最近陈监事又成功推出了一件新发明——火炮。朝廷为了支援西南,把第一批检验合格可以投入使用的火炮运到西南,交给姚宁谷使用,新武器的到来让叛军更显颓势。
洛良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他把所有驻扎在外的军队全都叫回来,集中到自己的大本营,姚宁谷和左明都意识到,他恐怕是打算来一场决一死战。
不过姚宁谷也不是被吓大的,在她眼里,洛良基本上已经丧失先机,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机会了,与其集中力量准备反扑,还不如想个办法早点逃跑。
说起来她对洛良也是无语。洛良和西南王妃成亲二十几年,只育有洛光一子,来之前她还纳闷,洛良抛妻弃子,就算造反成功了打算把江山传给谁呢?来到西南之后她得知了答案。原来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一把年纪了和蛮夷的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土司在几年前勾搭到了一起,还生了两个儿子。洛良有了幺儿就把远在京城的洛光忘得一干二净,连着几年都没回京城看他们母子,不过当时正好洛光也任性跑到西北,大家竟然也没发现什么地方不对。
这个女土司是个不安分的,借着洛良的势打压蛮夷中不服她的部族,逐渐把自己的部落发展成最大的一支,这样犹不满足,又整天吹枕头风,撺掇洛良跟她一起起兵造反,在西南做个土皇帝。一开始洛良脑袋还算清醒,后来女土司说的次数多了,也不知怎么的就迷了心窍,居然真的跟着她一起揭竿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