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监军柳大人,他是魏国公府的嫡长孙,才来北地不到半年,就立了不小的功劳。”带着姚宁谷的那个士兵认出了青年,无意地和姚宁谷多说了一句。
“那真是年轻有为,国家既有大将军那样的帅才,又有这样的人才,真是幸事。”姚宁谷跟着感慨了一句。
说话间,就来到了一处营帐,但并不是秦琅的营帐。姚宁谷有些迟疑地掀开帘子,发现秦琅已经在里面了。
他身旁还站着一位老将军,此人须发都已经斑白,但是看上去精神矍铄。他看见姚宁谷进来,像是吃了一惊,先用探究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然后用狐疑的口吻问秦琅:“秦家小儿,你没和我开玩笑吧,这小女娃,她能行?”
“您让她试试不就知道了。”秦琅含笑。
姚宁谷磨磨蹭蹭地过来给两人行了礼,然后用探究的眼神看着秦琅。
“这是左将军侯老将军,今日找你来是想让你帮个忙。”秦琅简明地说明情况。
姚宁谷随着他的视线朝营帐中间看去。这个营帐四面门窗紧闭,刚刚光线不好她没看清,这时倒是看清了,有两个血肉模糊的人被捆着手脚,嘴里塞着棉花躺在地上。
两人肤色黝黑,眼窝较深,鼻梁高挺,头发编成一缕缕的小辫,看上去像是狄人。姚宁谷注意到有个人手臂上裸露出来的地方纹了一只鹰,心料大概是长狄族的人。
她倒并未为这两人的凄惨模样感到同情。北狄各部落斗争不断,彼此之间的抢夺比和中原军队的战争更加激烈,因此狄人对非我族类没有什么同胞的感情,而姚宁谷的部落在五十年后才会兴起,现在活跃在边境的狄族没有她的同胞,即便帮着朝廷对付他们,她也没有负罪感。
“此二人是侯老将军抓到的奸细,但是他军中没有懂得狄语之人。”秦琅解释道。
“你帮老夫问问他们,城中与他们接应之人究竟是谁?”侯老将军有些着急,不等秦琅说完就自己插话。
姚宁谷用长狄族的语言问他们,两人的眼皮掀了掀,应是听懂了,但并未开口。旁边的人立马一鞭子抽了下去,两人痛呼出声。
姚宁谷又问。
最后其中一人终于受不了,吐露了实情,侯老将军又问了些细节,姚宁谷将他的话翻译过去,那人都一五一十地答了。
姚宁谷完成任务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侯老将军得偿所愿,对她赏了个笑脸,难得夸了几句。秦琅也问她有没有什么想要的赏赐。
姚宁谷眼睛一亮,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连忙把自己这几天的疑问都抛了出来,满眼求知欲地看着他。
秦琅默了一下,有些无奈。看来这丫头对打仗的热情是真的很充足。
“方阵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方阵是一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两翼薄弱,适合进攻……”秦琅从简单的方阵说起,解释得深入浅出,姚宁谷听得很入神。
侯老将军大概对她的表现也有些稀奇,正好心情不错,大手一挥:“老夫那里有几本兵书,你要是感兴趣大可以送给你看看。”
姚宁谷很高兴地谢过了侯老将军,后者带着自己的手下向秦琅告辞,姚宁谷却迟迟不肯离去。
秦琅见她扭扭捏捏的样子,知道她还有话要说,就问她:“你还有什么事?”
“我识的字不多。”姚宁谷说完有些羞赧,低下了头。她虽然对中原文化感兴趣,但只是学了中原话,中原的文字她学过一些,只能掌握一些最简单的常用字,若是应付侯老将军的兵书肯定不够用。
秦琅哑然失笑。他知道现在的士族并不是十分注重女子的学识,有些千金小姐的确是大字不识的,只是没想到姚宁谷作为御史中丞的嫡长女,居然也不识字。
难得见她发窘,倒有几分可爱。秦琅摇摇头,反正连军营都让她进了,他就好人做到底。
“你每日操练完毕来我营帐找陆校尉学识字。”陆校尉是武官,但平时只做文书工作,更像是军师、幕僚,姚宁谷知道他是很有学识的。
她高兴地点点头,嘴里道着谢:“谢谢大人!我就知道大人最好了!”
第3章 胜仗
“公子,我打听过了,那姚宁谷如今在秦将军的亲兵营中,秦将军对她颇为看重,而且侯老将军那天还送了她两本兵书。”柳山低声对柳玉汇报着。
柳玉一听见这个名字就下意识地皱眉,哂笑一声:“这女人在做什么,见我对她无意,就勾搭上秦琅了吗?”
“听说她每晚都去秦琅帐中?”柳玉想起什么,又问。
“正是。不过她进去的时候秦将军帐中还有别的幕僚。”柳山一五一十地回答。
柳玉紧紧皱起了眉。秦琅有将帅之才,为人正直宽厚,听说他与秦夫人也是琴瑟和鸣,他这是在弄哪一出?
他挥挥手让柳山下去,自己静静坐在案前。
几日前,他以巡视之名来到秦琅所驻扎的叶城,哪知竟然遇见了本该出现在宁城的姚宁谷。
说起来,他与姚宁谷还有一段不浅的因缘。姚宁谷的祖父曾救过他的祖父魏国公一命,自己却重伤不治,魏国公在姚祖父临死前与他为孙辈订下婚约,后来魏国公有了嫡长孙柳玉,姚家的第一个孩子正是姚宁谷,按照老一辈的约定,他们应当订立婚约。谁知后来姚宁谷的父亲因科场舞弊案投入大牢,病死在狱中,姚宁谷也被流放到北地。魏国公府当然不愿意让柳玉迎娶一个家族失势还被流放过的孤女,也就拖着权当没有过这婚约。后来柳玉奉旨来北地任监军,姚宁谷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他的消息,跑到军营中去找他,几次三番勾搭他要求他娶她,柳玉烦不胜烦,就叫秦琅把她送到宁城去。
就算柳玉想守信,他们之间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魏国公府这样的门楣,他又是嫡长孙,哪怕姚父没有犯事都算姚家高攀的,更何况如今姚家已经是戴罪之家,姚宁谷更是被流放到最穷凶极恶之地,魏国公府但凡要点脸面就绝不可能让这样的人当宗妇,哪怕悔婚都比娶了脸面好看些。
其实柳玉对她也算仁至义尽,因为宁城靠近内地,战乱影响没有边境上的城池大,宁城城主是出了名的仁厚,即便是流放的犯人,在那里也可以生活得不错。他想着等姚宁谷过个三五年刑满,就可以重获自由,到时候找个厚道人家嫁人生子,也算是个好归宿。哪知她又跑到这里来。
柳玉不知道的是,他让秦琅带姚宁谷去宁城,若不是她够机警,恐怕差点就害死她了。
——————
这一边,姚宁谷并不知道自己和柳玉的这段往事。她这些日子断断续续想起一些原主从前的记忆,但那些太过散乱,暂时没有出现柳玉的信息。因此柳玉为她头疼不已,身为当事人的她反而毫无察觉。
她这些时日跟随陆校尉识字,因为记性好,进步飞速,侯老将军送她的那两本书,勉勉强强已经能够读了。不过她只能回自己营帐读,在秦琅帐内陆校尉每天都要给她留作业,让她对着字帖临字。
其实女子一般都是学簪花小楷,但陆校尉并不会,给姚宁谷临的是本朝大学士王海的字帖,王海的字大气磅礴,纵情恣意,姚宁谷临了几天,字迹也带上了几分大气洒脱。
她练字的时候,秦琅就在旁边处理公文。今天结束得早,他特意走过来看看姚宁谷的进展如何。
姚宁谷神情专注地写完一张大字,察觉到秦琅在看她,就主动拿起来给他看:“大人你看,这是我写的,是不是进步很大?”
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秦琅,满脸都是写的“快夸奖我”。
秦琅轻笑一声,低头看过去,的确有几分风骨,带上三分真心夸奖道:“的确不错。”
姚宁谷高兴地偏了偏头,练得更卖力了。
秦琅看着她,突然觉得胸口没有那么沉闷了。像她这样朝气蓬勃,坦率真诚,相处起来的确会让人心情愉快。
——————
柳玉在秦琅军中一待就待了一个多月。秦琅驻扎的叶城离赤狄部落最近,赤狄是北狄最强大的部落之一,每年冬天都要对边境进行侵犯掠夺,不仅抢夺粮食物资,还会掠夺妇女和孩子。如今朝廷对狄人发兵,反抗得最激烈的就是赤狄部落。秦琅防守的压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