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相公(68)

作者:瓜子和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诫吩咐轿夫直接将小轿抬进后宅,低声嘱咐了赵瑀几句,匆匆换上素服,走了几步却停了下了,问道:“郑县丞呢?”

“在大堂。”

“你悄悄把他叫出来,我在二堂影壁那里等他。”

约莫一盏茶功夫过后,郑县丞满脸凄容地过来,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李诫微眯了下眼,冷冰冰道:“吩咐牢头给我开门,姓计的不能留了。”

郑县丞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有点神情恍惚地反问道:“您说什么?”

“大牢里的计庄头,”李诫口气阴寒,一字一顿道,“必须马上做掉!”

“可、可还没给他最终定罪,而且死囚要皇上朱笔勾画,咱们没这个权力。”

李诫眼皮一闪逼视道:“就是要私下杀了他,新皇登基,肯定要大赦天下,如果庄王世子替他求恩典,皇上是应还是不应?”

“庄王掌管宗人府,是唯一的皇叔,不应,太不给这位老亲王面子;但若是应了,寒了下头办事人的心不说,今后凡是涉及到宗亲勋贵的田地案,可如何处置?”

郑县丞瞠目望着这位县太爷,哆嗦着嘴唇说:“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万事自有圣心裁度,你我只需听令行事便可。……你胆子太大了,这事有悖律法,不成,决计不成!”

李诫默然半晌,忽长长一揖到底,“郑大人,我是潜邸出来的,皇上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没什么才学,不能替主子分忧,但也不能给主子添乱。请您念在我一片忠心的份儿,给通融一下,您放心,这事儿不经他人手,我亲自要他的命,就算今后翻腾起来,你们只说不知道就行。”

这人天不怕地不怕,平日里谁的帐也不买,今日如此诚挚,甘愿给自己低头,郑县丞也不禁动容,长叹一声道:“罢了,老郑佩服你是个人物……我把狱卒都叫出来,剩下的,你自己见机行事。”

李诫嘿嘿一笑,拱手作别。

忙乱的一天过去,县衙后宅也早摘了红灯,但凡有点鲜艳颜色的都换了下去。

屋里燃着白烛,赵瑀半卧在床,靠着大迎枕,和脚踏上的蔓儿说着闲话。

蔓儿一边剥着花生,一边眉飞色舞道:“晋王爷登基,老爷算是熬出来了,过不了几天肯定重新重用!”

赵瑀没有她那么乐观,微蹙着眉头道:“你可别忘了,当初老爷扣押举子,可是把先皇气得不轻,我就怕有人拿这事说话,再参老爷一本。”

“老爷多大能耐能把先皇气死?”蔓儿不以为然道,“就算有人弹劾,皇上也不会搭理他,老爷算得上是皇上的心腹,若是识相,他们就该早早巴结。”

其中干系复杂,不好对蔓儿多说,赵瑀幽幽叹了一声,只盼自己是多心。

但有时候不好的预感往往特别灵验。

二十七天服丧期一过,皇上给李诫的旨意就到了——就地免职,即刻押送上京!

毫无预兆,别说赵瑀几个,就是李诫自己都没想到。

然看着面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李诫也不得不相信这的确是皇上的意思。

他双手一摊,苦笑道:“老几位,可否等我安置好家人再上路?”

来人的语气并不好,“圣谕是,即刻!”

李诫无法,只能脱去官袍,上了囚车。

赵瑀追了出来,隔着囚车说:“相公,我和你一起回京。”

李诫张张口,想劝她又不知道说什么,遂将手腕上的铁链抖得哗哗响,满不在乎地挑眉一笑,“娘子,咱们便杀回京城去!”

作者有话要说:换地图啦~,后面剧情线重新整理了下,更新晚了,二更来不及了,抱歉~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乌衣娃娃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9章

五月里,艳阳天,湛蓝的晴空中一轮白日明晃晃地照着大地,带着炎气的夏风吹过,京郊东南官道上的黄尘顺风扬起老高。

一望无际的麦田如海浪一般起伏,道旁田埂上柳树成荫,一辆囚车,一辆马车俱停在树下歇凉。

李诫从囚车中伸出胳膊,揪下几根柳条编了个草圈儿,扣在自己脑袋上,得意洋洋说:“瑀儿,你相公虽没了乌纱帽,也有个草帽,专人护卫,专车护送,这待遇也着实不错的!”

赵瑀捧着瓦罐正在给他倒水,闻言不禁莞尔,“你倒会苦中作乐,这一路上竟全是你在宽慰我。”

李诫接过茶碗一饮而尽,笑嘻嘻道:“不挨打不挨骂,几位兄弟还是很照顾我的,还有你陪着,吃得好睡得香,又有什么苦呢?”

上千里的路途,囚在方寸之间,说话行动间都有眼睛盯着,怎能不苦?且还是他满心崇敬的主子下的旨意,他心里还不定怎么难过。

这半个多月他从未一句抱怨之言,一路上插科打诨嘻嘻哈哈,好像他不是犯案的罪臣,而是进京述职,等着皇上封赏的功臣。

赵瑀看看坐在树荫下乘凉的几名锦衣卫,也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随意说了写不痛不痒的闲话。

一阵大呼小叫,蔓儿从田埂上过来,抱着一小筐时令瓜果,连蹦带跳嘴里还哼着小曲儿。刘铭跟在她后面,老远就招呼那几个锦衣卫吃瓜。

炎炎骄阳下赶路的滋味并不好受,押送的人个个汗流浃背,一脸尘土满面汗,乍然见到水灵灵的新鲜瓜果,当即不住地咽口水,也顾不得什么官家威仪,围坐一团哧溜哧溜啃起瓜来。

趁无人注意,李诫低声对赵瑀说道:“你住在岳母那里,不要随我进京。主子的性子我清楚,遇事越是慌乱,他越觉得这人心里有鬼。所以无论你听到什么消息,都不要慌,更不要搞什么击鼓鸣冤之类的把戏,只安安静静关起门来过日子就成。”

捧着甜瓜的锦衣卫目光向这边望来,带头的已经起身了。

李诫迅速说了一句,“绝对不能四处活动找人替我说话,就算有人主动找上门,你也不能答应。”

说完,他就势往木栅上一靠,闭目假寐,再不言语。

赵瑀暗自吃惊,她本打算找魏士俊和唐虎帮忙打探下消息,这两人和李诫私交颇深,且魏士俊的父亲是内阁大学士,唐虎同是出身潜邸,都能和皇上说得上话,但为什么李诫不让?

她来不及细问,押解的锦衣卫已然围拢过来。

赵瑀只好默默将疑惑压了下去。

前面是个岔口,直走就是京城南门,向西是赵瑀母亲的小庄子。

赵瑀在此和李诫分开了,带着蔓儿和刘铭投奔母亲。

待她赶到母亲宅院,已是日头西坠昏鸦翩翩,沉沉暮色中一切都显得不甚清晰,黑沉沉幽暗暗,压在心头,是透不过气的憋屈。

李诫被押解进京的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王氏是整天的提心吊胆,生怕皇上一生气抄家灭族,把赵瑀也处置了。

因此一看到全须全尾的女儿,王氏抱在怀里就是哭,赵瑀劝了半天才算收了泪。

刘铭给王氏见过礼后,随着管事的去了外院歇息。蔓儿心思灵活,也借口收拾行礼避了出去,

没有外人在场,王氏说话也不用顾忌什么,直接问女儿:“都说姑爷这次肯定不行了,你可有什么打算?”

赵瑀摇头道:“这话您是听谁说的?只是押解进京,皇上还没治他的罪呢,如何就能说他不行了?我也没打算,无论他最后怎样,我总归是要跟着他。”

王氏叹道:“姑爷虽是个好人,但就是吃亏在没读过书上,他一下子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还能捞着什么好?更何况还有人说先皇是被他气死的,我也觉得他这次凶多吉少。”

她停顿了一下,因见赵瑀沉吟着若有所思,便继续劝道:“瑀儿,咱们不是知恩不报的人,若他活着,你守着他过是应当应分。可若有个万一……他既无高堂,又无族亲,你们也没孩子,你就是替他守寡都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归家可好?”

赵瑀说:“事情还没到那一步,如果……他真过不去这个坎儿,我就守一辈子。而且李家也不是没人在,我们在濠州的时候,已寻到婆母,他若去了,我是要替他尽孝,给婆母养老送终。”

她的声音很轻,但是口气很坚定,透着股执拗劲儿。

上一篇:陛下偏要宠她下一篇:喂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