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宗霖从刚才起就站着一动不动,深深地看着自己许久未见的妻子,竟有些想不起两人成婚那天,他掀起盖头看到的那张稚气丰润的脸到底是什么样子。
此时的她身材纤细,甚至能明显的看出骨骼的轮廓,下巴削尖,凤目半开半阖,仿佛被那纤长浓密的睫毛坠的睁不开眼,皮肤和嘴唇苍白毫无血色,看上去没什么精神。
这与当初那个健康灵动的小女孩儿有什么相似呢?
他侧坐到榻上,替她整了整身上的毯子:“身子还好吗?”
这句话问的生硬无比,许容辞笑了笑,重新将头歪在了迎枕上,呼出了一口气:“侯爷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有什么正事吧?您就直说了吧,能做的我一定依您。”
顾宗霖的手僵了一下,紧紧地盯着她:“你就是这么想的吗?”
“哦,”许容辞漫不经心的说:“是我想错了,您原来是关心我来着,旁的什么事也没有。”
顾宗霖被她的话一噎,冷下了脸。
许容辞斜眼看了他一眼,不禁笑了起来:“您这么跟我顶着有什么意思呢?该办的事还是办不成,不如直说好了。”
顾宗霖听着她因为久咳而变得有些沙哑的嗓音,到底还是开了口:“你可知宫中正在各府遴选伴读?”
这也是废话,许容辞想,她常年呆在这院子里,出都出不去,消息闭塞得很,哪能知道宫里的事呢。
她摇了摇头:“我只听说当今皇上一直无嗣,怎么,后宫哪位娘娘添了皇子吗?”
顾宗霖道:“后宫还是无出,不过前几年陛下从各王爷处挑选了几位公子养在宫中,怕是要过继呢。”
这也是应有之义,当今昭文帝勤政爱民,文成武德,是个难得的明君,但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后宫诸妃都没有为他诞下一儿半女。储君未立,国本不稳,在众臣眼中,这一项缺点,抵得过他所有的功绩,他也确实到了该立太子的时候了。
“送到宫中的伴读,都要求是嫡出。”
许容辞向后仰了仰头,让自己靠的更舒服些:“然后呢?”
顾宗霖道:“我想将阿崇归到你的名下,记为嫡出。”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合理,毕竟就算是嫡母收养庶子,一般也会挑年幼从小养大的,甚至为保险还会去母留子。而顾崇是顾宗霖的次子,今年已经八岁了,总共见过嫡母两次,生母尚在,正是侯府中最得脸的侧室刘氏,这在所有正房主母眼中,真是差的不能再差的条件了。
顾宗霖以为她会不满,会委屈,甚至难过流泪。他知道这样对她不公平,但目前的局势不能再拖了,不然他也不会来难为她。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许容辞听了之后很平静,并没有任何委屈的表示,她只是看着他问:“刘氏也愿意吗?”
顾宗霖点头:“她能有什么不愿意。”
许容辞挑一挑眉。
看来刘氏也是个蠢货。既然同意儿子记在嫡母名下,就应该日日上香祈祷嫡母长命百岁才对,她居然一副巴不得她明天就死的样子,真是脑子进水。
不过就算刘氏现在反悔,真的去求神拜佛,也已经太迟了。
许容辞感觉一阵胸闷,有些透不过气,又闭上眼深吸了口气,睁开眼,声音越发虚弱了:“侯爷……你要做的事,我从未阻拦过,这次也一样,咳咳……”
顾宗霖不知怎么的,心里也开始不痛快,他站起身:“既然你同意了,我就着人去办。”
许容辞仰头看着他,心里的话还是说了出口:“侯爷,您知道当初的事不是我做的,对吗?”
顾宗霖猝不及防,整个人都僵住了,站在原地动也没有动。
许容辞看他这种样子,心里什么都明白了,她原本半抬起的身子重新躺了回去,突然有些意兴阑珊:“我说句,咳、说句实话吧,您把二少爷记在我名下不仅害了他,还会让您自己骑虎难下。”
顾宗霖还没从她刚才的话里恢复过来,没有答话。
“我的身子我自己知道,看上去不比之前严重,但这次怕是真的不好了。您将来有了继室,未必不能生个真正的嫡子……如此,让二少爷如何自处呢?”
顾宗霖这才回过神来,不由皱了皱眉:“你这是什么话,太医今天就会过来,刘氏我也已经敲打过了,你何苦自己咒自己呢?”
许容辞苦笑了一声闭上眼,不想再和他说一句话。
“好生养着,族谱上已经改过名字了,等你好些了就叫阿崇来给你敬茶。”
说完,顾宗霖转身要走,却感觉被拉了一下,向下一看,却见许容辞苍白削瘦的手紧紧地拉住了他的袖子。
他的心重重的一跳:“你……”
“侯爷,不管我今后是死是活,好歹看在咱们这么多年的夫妻份上,答应我一件事吧。”
顾宗霖瞬间平静了下来:“你说说看。”
“我这一辈子,挂心的人就一个半,我母亲是一个,庶妹算半个……现在我母亲已经去了,我妹妹虽说是庶出,到底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不求您能时时照看,只求能让她一家子平平安安就好。”
看到顾宗霖点头,她的手就慢慢松开了:“侯爷慢走。”
顾宗霖停了一停,大步走了出去。
许容辞仰着头,两眼无神的看着上方,刚才短短的对话就将她的体力消耗的一干二净,她其实想多说几句,不管跟谁都好,可是身体却已经虚弱到极限了。
感受着越来越困难的呼吸和沉重的动弹不得的身体,她甚至觉得整个世界寂静的只剩下她一个人,长时间的刻骨的寂寞折磨得她想要发疯,偏偏自己的身体连发疯都做不到,眼睁睁的感受到死亡的滋味真是糟透了。
为什么是我呢?许容辞不禁自问,为什么遭受这一切的人是我呢?这一辈子从没有主动害过人,没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尽可能的让身边所有的人满意,上敬父母,关爱小妹,照顾夫君,孝顺公婆,又有哪里做错了呢?
她苦笑了一下,手下意识抚上了平坦的小腹——可能真的有一件事做错了,如果不是……,好歹有个孩子陪着自己呢,不至于要一个人在孤独寂寞里死去。
淡淡的悔意涌上心头,她在那一点点的不甘里,轻轻闭上眼睛
第2章 重生
容辞确定自己已经死了。
脱离了虚弱到极致的身体的束缚,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甚至觉得死了也没什么不好,但她实在太怕寂寞了,她希望死后的世界能热闹一点,最好有一群小孩子的笑闹声,而不是现在这样,死寂一片。
慢慢的,她的意识有些模糊了,好像开始迅速的回顾自己的一生。
一会儿好像被人整个抱在怀里,眼前模糊一片,隐约听到身边的人惊喜的笑声:“夫人,这就是咱们的女儿,名字嘛……这一辈儿的女孩儿从‘容’字,《礼记·冠义》上说:‘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颜、辞……就叫她‘容辞’罢,小字就叫‘颜颜’,这是咱们的颜颜。”
她蓦然明白了说话的人是谁,还没等她伤感,场景就变了。
这次她正跪在地上,喉咙撕痛,满脸泪水,入目是一片满眼的白色,周围皆是一片哭声,其中最尖锐的来自于她的母亲,母亲温氏趴在黑色的棺木上,哭的歇斯底里,状若癫狂,她嘶吼的哭着:“你好狠的心呐……就这样走了!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又能去靠谁!”
容辞低下头,泪水不断地滴在身前小小嫩嫩的手上——这一年,她刚满六岁。
场景又变了,这次她跟着几个姊妹躲在屏风后面,看着她们争相向外窥视,三姐许容菀指着厅上一人悄声道:“看见了没,那个长的最英俊的,就是恭毅侯家的二公子,他是这一批青年中最出众的,还没及冠,就已经中了进士了,还是一甲的榜眼呢。”
容辞感觉自己心中升起了一点兴趣,不禁向外看了一眼,正看到了那个穿着深青色衣衫的青年。
他看上去十八、九岁,作为一个已经进士及第的人来说,确实相当年轻,身材修长,面如冠玉,但神情严肃,眼神里尽是冷峻的神光,看上去不怎么温柔。
但确实很英俊……
还没等容辞在看几眼,那个青年就把目光移向了这边,正好跟她撞了个正着,吓得她赶紧缩回了屏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