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花了一上午的时候把考卷做好,因为不能提前交卷,他只能呆在号房里挨到考试结束。
下午酉时考试结束,考生们按照次序一一出去。
走出考场的时候,有人满脸笑容,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唉声叹气。
走出大院,看到贾政在门口等他,贾环微微惊了下,随即朝贾政走了过去。
“父亲,您怎么来了?”
“接你回去。”贾政看了看贾环,见他神色轻松,笑着问道,“考的怎么样,难不难?”
“不难,考的还不错。”
见贾环说的这么自信,贾政心里就放心了,不过怕贾环骄傲,板起脸说道:“不要因为第一场考的好,后面几场就疏忽大意。”
“父亲,我明白。”他身为应天书院的学生,县试要是考不到前三名,哪有脸回书院。
王夫人见贾环考县试的时候,贾政每天接送,心里很是不忿,但是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在心里祈祷,贾环考不中。
~~~~~
五天的县试,很快就结束了。县试的成绩,要在半个月后公布。如果录取了,就要参加四月份的府试。
县试结束后,贾环就回到了应天书院,继续上课。
对应天书院的学生和先生们来说,县试太简单,不值得多提。
对于其他学生来说,现在县试的成绩还没有公布前,他们哪里有心思读书。但是对于应天书院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该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
半个月后,县试的成绩公布了,贾环考中了案首。
贾环猜到自己差不多能考进前三,但是没想到自己会考中案首,算是意外的惊喜。
考中了案首,贾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继续为接下来的府试做准备。
贾环自己不怎么在意考中案首一事,但是荣国府里的贾政和贾母却高兴坏了,尤其是贾政。
贾政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读书,自己参加科举,连县试都没有考过,现在他的儿子贾环考中了案首,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贾家亲朋好友都知道贾环考中了案首,纷纷来荣国府祝贺。
王夫人不想接待这些来府里恭祝贾环考中案首的亲戚朋友,直接装病,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
招待来府里祝贺的朋友,就落到王熙凤的身上,把她忙坏了。
先是贾元春被封为德妃,接着又是贾环考中县试的案首,荣国府这段时间真是喜事连连,整个府里一片喜庆洋洋。
“姑娘,三少爷真是厉害,一考就考中了案首。”现在紫鹃对贾环的改观是越来越好了,觉得贾环真是越来越优秀,也越来越来支持林黛玉和贾环在一起。
林黛玉微微扬起下巴,小模样十分地得意:“环哥哥本来就厉害。”
紫鹃见林黛玉一副骄傲地模样,忍着笑说:“是是是,三少爷最厉害。”说完,忽然想到了什么,面露疑惑地问道,“三少爷考中案首,怎么不回来,这毕竟是一件大喜事?”
“环哥哥现在应该在为四月的府试做准备。”
“现在离四月不到一个月,三少爷是要好好地读书。”
”或许对环哥哥来说,考中县试的案首没什么。”还真被林黛玉说中了,贾环是没有把县试的案首放在心上。
“啊?考中县试的案首还没有什么啊?”紫鹃被林黛玉这句话惊到了,一副不敢相信地模样,“有的人连县试都考不过,更别说案首了。”案首可是第一名。
“对环哥哥来说,考中县试的案首没有什么难度,毕竟他是应天书院的学生。”
紫鹃听到这话,不知道该说什么。要知道当年老爷考科举的时候,考了好几年都没有考过县试。
“我得写封信恭喜环哥哥。”
“姑娘,你就写信,不送礼吗?”
“你说送什么?”
“奴婢不知道,姑娘自己想吧。”
林黛玉瞪了一眼紫鹃,然后自己去想送什么礼物好。
紫鹃见林黛玉对贾环的事情越来越上心,心里很是替她感到开心。三少爷考的越好,他和姑娘就越能在一起。
林黛玉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送什么好,忽然想起来自己有安神香,决定送给贾环安神香,这样可以让环哥哥能睡个好觉。
这边,林黛玉在琢磨送贾环礼物。另一边的蘅芜苑,薛宝钗也在和薛姨妈讨论贾环考中县试的案首一事。
“贾环真是一鸣惊人,一考就考中了案首。”薛姨妈惊叹道,这些年不仅贾家没有出现像样的读书人,就连薛家也没有出现。
“他能考上应天书院,自然也能考中县试的案首。”薛宝钗对贾环是越来越欣赏。
“宝玉只怕是真的比不上贾环了。”薛姨妈现在见贾环这么优秀,又有北静王府的支持,心里不禁有些动摇了。
“之前姨妈督促宝玉读书,结果宝玉不仅闹脾气,还装病。”薛宝钗现在对贾宝玉是越来越看不上,微微蹙起眉头说,“别人劝他好好读书去参加科举,他就气地大发脾气。我前几天就随口说了一句,他当场就给我甩脸色。只怕,他这一生都不会好好读书,更不会去参加科举。”
“这孩子……”薛姨妈是真的很喜欢贾宝玉这个侄子,心里希望宝玉以后能有出息,但是宝玉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只能做个富贵闲人。
“娘,以后别在和姨妈说我和宝玉的事情。”
薛姨妈听到这话,目光惊诧地看着薛宝钗:“你……之前不是没有反对吗?”
“我之前也没有同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有了贾环作对比,把贾宝玉比的一无是处。有了贾环,薛宝钗哪里还能看得上贾宝玉。
“可是……”
“娘,你觉得宝玉会有出息吗?”
“现在宝玉不好好地读书,毕竟还小不懂事。等过了两年,宝玉就会变得懂事 ,到时候就会参加科举。”薛姨妈握着薛宝钗的手,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现在还为时尚早,等过两年再说。”
“可是……”薛宝钗觉得以贾宝玉的性子,再过十年,他也不会好好地读书去参加科举。
“就算宝玉以后不参加科举,有他姐姐在,他以后也会有好出路的。”
薛宝钗不觉得贾宝玉以后会乖乖听话去做官,“过两年宝玉还是这样,到时候就不要再说我和宝玉的事情。”
薛姨妈点点头:“好。”
秋爽居那边,贾探春得知贾环考中了县试案首,心情十分地复杂,有些后悔当初和贾环他们划分界限。
“侍书,你说环哥儿考中案首,我是不是该送点东西?”
“小姐,你是想和三少爷和好吗?”
贾探春被问得一愣,随即神色有些尴尬,“我……”
“小姐,三少爷是你的亲弟弟,只要你好好的跟他说话,他不会计较以前的事情。”
“是吗?”贾探春有些不确定。
“小姐,你们是亲姐弟,血浓于水,哪有隔夜仇。”
贾探春被侍书说得心动了,决定试一试。
贾政有派人请贾环回来一趟庆祝下,但是贾环以备战府试为借口拒绝了。
见儿子这么认真,贾政心里非常高兴,就没有让贾环回来了。
一个月后,四月初,贾环参加府试。
府试的报名手续和县试差不多,第一场为正场,录取了就可以参加院试。
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
府试需要考三场,前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的策论需要考两天,到时候就要住在考场里。睡觉用的棉被,统一由考场提供,考生不需要带棉被进去。
卯时一刻,考院开门,考生们依次接受初查,鱼贯入场,在四名执灯小童的带领下分别进入四个考场,然后在门口接受士兵的搜身检查后才能进入考场,按照准考证找到自己的位子。
考县试的时候,可以自己带笔墨纸砚,但是府试却不可以。考府试的时候,笔墨纸砚都由考场提供。从这点就能看出来,府试要比县试严格。
考府试的当天,贾政依旧亲自送贾环去考场。在贾环进去之前,贾政说了一番鼓励的话。
府试期间,王夫人什么动作都没有做。不是她不想做,而是她不敢做。还有,之前贾母对她说的那番话,她多多少少还是听进去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