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渣女的未婚夫(114)

孟庭合上诗集,道:“我亦是这么认为的,才会将此诗作为《白鹿青崖》的结尾。崖间白鹿到底是过于虚幻的向往,虚幻过罢,终究要面对俗世中的各种抉择。对我而言,有梦想与追求固然是好,但我心中最重要的始终是家人。”

韩嫣深觉得孟庭说的太对了,她也是特别在乎家人的人。她当初拉着孟庭成亲,不就是为了报复韩茹曹元亮,同时安爹娘的心吗?她和孟庭在婚前契约里也说好了,要好好孝顺双方父母,不让他们担心。

倒是听孟庭说到“俗世”两个字,韩嫣看孟庭的眼神多了丝意味深长。

她似乎明白为什么孟庭能和尹词交好了,这两个人分明都是一样的孤高嘛。只不过,尹词的孤高是展露在外的,孟庭的孤高是放在心里的。

读完了诗,韩嫣把《白鹿青崖》还给孟庭。

孟庭对韩嫣道:“我的书房中还有我所作的其他诗集,你若有兴趣,可以看看。”

韩嫣道:“好啊!”难得孟庭的诗那么对她胃口,她当然要看。

吃过早膳,孟庭没有直接去书房看书。

他陪着韩嫣在府中散步消食。

正好他们遇到孟晶清,孟晶清说想在府里置办一个秋千。

孟庭应允。

韩嫣便提议,置办一个太少,直接三个吧。她和孟晶清、刘静娴一人一个。

富得流油的孟庭想也不想,再次应允。

……

孟府里的日子平静而恬淡。

每天早晨,韩嫣送孟庭去府门口;晚上,孟庭放衙回来,韩嫣都在门口迎接他。

韩嫣要的三个秋千很快就置办好了,孟晶清经常去荡秋千。

刘静娴还是老样子,去孟庭的书房里找本书。她要么安静的坐在书房的一角看书,像个贤淑而透明的仕女;要么便将书拿回房间看。

除此之外,韩嫣还给刘静娴弄来一堆公子的资料,供她挑选。

那日在念坛行宫,刘静娴留意了几个家世不错、人也顺眼的公子,韩嫣便花钱买人去搜集那些公子的资料,然后把资料交给刘静娴判断。

其余符合刘静娴择偶要求的公子,韩嫣也花钱让官媒列了个名录,送了画像来给刘静娴挑。

而在这段日子里,韩嫣也收到了来自皇宫的抚恤。

她收到了不少钱粮布帛、瓷器首饰,算作她被齐王之事连累的抚恤品。

没过多久,齐王之死传遍京城。

第90章 分家成功

皇帝皇后等人从念坛行宫回到皇宫中, 念坛行宫那些被扣留的宾客也都被放回了家。

韩嫣听孟庭说, 大理寺已经查出谋害齐王的真凶是谁了。但这事关乎皇家脸面,才没有宣扬开, 对外只说齐王殿下是被歹人谋害至死。

给齐王下毒的人,是齐王的暗卫之一。

这名暗卫被揪出来后, 声称自己害死齐王是因为他对齐王求而不得。齐王将他当作男宠,对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他无法忍受被心爱之人如此轻视,于是在某次亲眼看到齐王与齐王妃相拥私语时, 终于动了杀念。

这理由听起来太荒唐。

而更荒唐的是,皇帝在亲自审问齐王妃后得知, 齐王竟真是个“男女通吃”的!

可想而知,这对皇帝的打击有多大。

皇帝哪想到自己最器重的儿子, 光风霁月的外表下, 还遮了这等癖好。

在大魏朝,好男风也不是多么见不得光的事。但若王子皇孙好男风,这个就比较严重了。皇帝被气得呕了许多血,身子骨更差了。

当问及那名暗卫, 他是受了何人指使而毒害齐王, 暗卫声称无人指使, 完全是他自己因爱生恨。

不管大理寺信不信,这暗卫把自己怎么调制“白鸦子”, 怎么在齐王的食物里下毒, 怎么勾引齐王去了念坛行宫的假山后等待毒发, 全都说得明明白白。

严丝合缝, 找不出漏洞。

大理寺只能这般定案,请皇帝判决。

那名暗卫最后的下场自是不用说的,凌迟处死,尸体丢去喂狗了。齐王身边的其他几名暗卫,也因护主不利,被流放出京。

孟庭私下里使了银子,联系上其中一个被流放的暗卫,从而得知一个很珍贵的情报。

此人怀疑,是梁王买通那名男宠暗卫给齐王下毒。那名男宠暗卫有个谁也不知道的妹妹,是梁王府的侍婢。而前些日子,那侍婢被抬了良妾,各项身份证明全被篡改,中间痕迹抹得一干二净。任大理寺也查不出她和男宠暗卫的兄妹关系。

没有证据,如何怀疑也是无用的。何况齐王身边的下人和梁王身边的下人,很多都是宫里赐下的,这之中就有谁和谁是兄弟、谁和谁是姐妹。

是以,大理寺根本没有证据牵扯到梁王头上去。

但孟庭心里对梁王的怀疑却是更重了。

孟庭早先就已基本相信楚王不是害齐王的人,那么害齐王的人除了梁王,不做他想。

孟庭除了私下查证齐王之死外,还通过砸钱,从黑市雇了四个身手一流的保镖。

他专门买的女保镖,可以伪装成丫鬟进府。

楚王的挟恩图报让孟庭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他既然已被卷入夺嫡之争,就得加强府上的防护力度,免得梁王党动他的家人。

这几个女保镖武功不错,孟庭把她们雇进府后,她们便担任起镇守后宅的工作。

而这些韩嫣都不知道,她只知道府里新聘了四个丫鬟。四人都冷冰冰的,不说话,还不爱干活,就是力气挺大。也不知道管家挑人的眼光是不是出了什么偏差,韩嫣也懒得管了。

齐王一死,韩嫣的在水一方也没法按期推出新品了。

之前韩嫣给在水一方策划的新品,打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专门配合齐王回京的。

现在肯定是要作废了。

无奈韩嫣只能另外想了个主题,重新设计,然后交给在水一方的十三娘去筹办新品。

韩嫣派出紫巧,去给十三娘送图纸。紫巧前脚刚走出孟府,后脚就有邹氏派的下人来孟府求见韩嫣。

这下人告诉韩嫣,韩攸和邹氏今早和江平伯府签了分家契约书,拿回了官印,现在准备找房子了。

这个消息对韩嫣来说,堪称喜从天降。

孟庭的计策奏效了,董太君和江平伯果然放人了!

大魏朝的世家分家,都是先分好钱粮财产等,确认无误了,双方才签分家契约书。

也就是说,契约书一签,就算是分家完成。以后江平伯府再有乱七八糟的事,韩攸只要不严重违背道义,可以全盘不管。江平伯和董太君也别想再从韩攸手里拿一个子儿。

听说韩攸和邹氏在找房子,韩嫣立刻加入进来。

董太君只给了韩攸十天时间,让他十天内务必买好房子,搬出去。

韩嫣也巴不得爹娘赶紧离开江平伯府,想法倒是和董太君不谋而合。善金局离孟府不远,每天下午未时,韩嫣都先去善金局接韩攸,然后再和韩攸一起去会合邹氏,一家三口共同看房子。

待天黑了,韩嫣再回到孟府去迎接归家的孟庭。

鉴于韩攸手头还算宽裕,找房子没有太费劲。

经过七天左右的看房,韩攸和邹氏在一条闹中取静的巷子里买了宅子。

宅子不大,是一座三进院,并带有东西两个小侧院。宅子的位置距离孟府和善金局都不远,距离邹氏的娘家豫城伯府也不过几条街的距离。

宅子的上家主人是个商户,赚了大钱换了大房子,就把原本的三进院出售掉。里头一应装潢都是齐全的,各种家具也都是现成的。正好邹氏懒得装潢新宅子,如此反倒满意。

而韩嫣在陪着爹娘看房子的这些天,也从邹氏口中知道了分家的具体过程。

照邹氏的话说就是:“你爹回家后继续装咳嗽,老妖婆和大伯那嘴脸,一看你爹咳嗽个不停,立刻就说这些年委屈了你爹,不想再拘着你爹了。嫣儿,你瞧瞧他们,当初扣着你爹不让分家的是他们,眼下巴不得送走你爹的还是他们。与这样的亲戚住在一个屋檐下这么久,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受过来的,可算离开江平伯府那鬼地方了!”

逃离老妖婆的魔掌,邹氏的心情整个都好起来,一张成熟而美艳的脸上容光焕发。

她因为高兴,眼下提起糟心事来也依然眼角飞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