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5)

作者:宝禾先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抢?”

我觉得他这个措辞有些微妙。

这家伙不是总说自己是君子吗?为什么会动手抢东西?

“抢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我实际上是付了钱的。”孔论道,“不过可能是折扣的力度比较大,那个场面真的跟东西不要钱一样。”

他说着委屈巴巴地挽起了袖子,给我看他手臂上的淤青。

“本来我看那些去买东西的人年纪不小了,打算礼让几分,没想到他们完全没有给我礼让的机会,直接把我推搡到了一旁。”孔论道。

他似乎对这件事情颇为震惊。

在他的刻板印象中,老年人都是行动迟缓、颤颤巍巍的模样,然而今日所见完全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

那些老年人非但不用人搀扶,而且各个健步如飞,反应迅速,让他自叹不如。

“相比较而言,我感觉自己反而更像个暮年老者。”他感慨道。

按照人类的寿命来计算,他不就是个老年人吗?

如果要礼让老人,也应该是那帮家伙礼让他才对吧?

孔论听了我的话,笑到直不起腰来。

“我居然觉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他道。

“孔子曾经向老子讨教过学问,你叫我一声‘老师’也算不上吃亏。”我打趣道。

相比起他在超市里的遭遇,我更想知道有关这个粽子的事情。

比如这东西要怎么吃?

“好像可以直接吃。”孔论研究了一下包装盒上的文字,说道。

这个盒子里的粽子一共有四种不同颜色的馅料,分别是红色、绿色、黄色和紫色。

说实话,光看颜色我感觉哪个都不想是能吃的样子。

不过既然孔论说可以吃,我愿意选择相信他。

思索再三,我选择了一个黄色馅料的粽子。

“什么味道?”孔论问道。

我形容不出来是什么味道,乍一入口只觉得十分甜腻,不过仔细品尝似乎有一丝栗子的味道。

难道是栗子馅的粽子?

我让孔论也尝一个,他选择了看起来最不正常的绿色。

“因为想象不出绿色会是什么味道,所以才想尝尝看啊。”他道。

我觉得这个颜色看上去有点像芥末,正想出言阻止,就看到他咬了一大口。

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奇怪,不过并没有出现被辣到涕泗横流的情况。

“很甜,但有点像茶的味道。”他道。

茶是什么味道我还是了解的,可他又说很甜……又苦又甜?

我摇了摇头,有些想象不出那个味道。

“要不然你尝一口?”他将自己手中的粽子递了过来。

我虽然嘴上说着不吃,可当粽子递到面前的时候,还是很自然地低头咬了一口。

味道的确很神奇,但是并不难吃。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制成的馅料呢?

茶叶加糖?

“话说《楚辞》那家伙好像很喜欢过端午节呢。”孔论道。

想起那个一天到晚沉浸在梦境中无法自拔的家伙,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虽然南华也经常说梦话,但他好歹也有清醒的时候,可是楚辞就不一样了,那家伙甚至觉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人都相信了这种说法。

但端午节打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啊!

虽然后人可能把纪念屈原融入到了这个节日当中,但这个节日一开始绝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专门设立的!

倒也不是没有人跟那家伙说过事情的真相,可他就是不听,一心坚持己见……

唉,搞不懂那些浪漫主义者的想法。

第6章 6月9日~6月10日

6月9日

天气晴

今天我家的门铃居然响了?!

对别人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是这地方平时只有我和孔论两个人住。那家伙平时出门都会记得带钥匙,就算偶尔忘记也会打电话告诉我一声,让我提前给他开门,绝对不会一声不吭地按门铃。

难道是推销员?

可是这地方的门铃藏在一个很隐蔽的角落里,往常推销员都是直接敲门,从来没有人找到过门铃。

我悄悄靠近大门,趴在门洞的位置向外张望。

门外是两位看起来有些上了年纪的女性,她们能够准确找到门铃的位置,说明对这里的环境并不陌生。

可她们到底是什么人?

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门那头的人又按了一遍门铃,说道:“有人在家吗?查水表的。”

我下意识地想回答“没人在”,可是听她们的意思,似乎是要检查什么东西……

水表是什么?

我拿出手机给孔论发了条信息,让他没什么事情的话赶紧回来。

“抱歉!!!我忘记今天要查水表了QAQ要不你先让她们进屋?”他道。

水表这东西竟然要进屋查?!

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莫名有些别扭,就好像自己“小国寡民”的理想被强行破坏了一样。

“是不是家里没人啊?”其中一人道,“刚才我好像看见小孔出去了。”

“我之前问过他了,他说自己是和朋友合租,家里大多数时候都有人在。”另一个人说道。

她说完这话,再次按响了门铃。

我被门铃声吵得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打开了房门。

如果我是孔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我平时对《论语》的内容还算熟悉,然而此时却大脑一片空白,当门打开之后,只能下意识地用《道德经》的方法来作出回应。

无声胜有声,不变应万变……

那两个人似乎吓了一跳,隔了半晌,尬笑道:“小伙子,原来你在家啊,刚才叫门的时候半天都没人应,我们还以为家里没人呢。”

以为家里没人还疯狂按门铃?骗谁呢!

“我们是不是打扰你睡觉了?”见我不说话,那人问道。

这个时间睡的是什么觉?

我有点没太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只能以沉默应对。

然而我的沉默并没有换来对方同样的沉默,她似乎对我的事情很好奇,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闲聊。

比如我多大了,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家在什么地方……

这人是兼职做人口普查的吗?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水表这种神奇的东西。

原来水管旁边的那个小盒子是可以打开的,里面有一个类似于表盘的东西。与表盘不同,那东西有很多根小小的指针,每根指针都指向不同的数字。

“你们用水挺费啊。”那人一边记录,一边说道,“平时留心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漏水。”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地方漏水,不过当初刚来的时候,我们不太明白水管这东西的原理,怕把水龙头彻底关上以后就流不出来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二十四小时开着水流。

“中国是缺水国家,要时刻记得节约用水。”那人语重心长地跟我说道。

我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在我印象里,水这种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怎么会缺水呢?

孔论回来之后,我跟他说了这件事情,他也想不明白。

明明取水设施变得比以前更加方便了,可是水却变得不够用了。

“不过仔细想想,这倒也合理。”孔论道,“以前历朝历代,什么时候用水也收过钱?大家都是自己打井取水,用多少取多少。”

他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瓶子,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

“你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他问。

“酒?”我试着猜测道。

孔论闻言叹了口气,道:“你尝一口就知道了。”

他打开瓶盖,将手中的瓶子递给了我。

我接过瓶子尝了一口,瓶子里的液体不光没有颜色,而且没有味道……

这不就是水吗?!

“水会被放在瓶子里售卖,没想到吧。”孔论笑道。

的确没想到,不过我更想不到他居然会真的花钱买一瓶水。

“入乡随俗。”他道。

这家伙明显是在回避问题!这算哪门子的入乡随俗?

6月10日

天气雨

今天外面大雨倾盆,我忽然想到了前些年《茶经》休假时发生的趣事。

这件事情是他自己跟我说的,是真是假无从判定,不过那家伙讲的时候倒是绘声绘色,直到现在我想起来依然想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