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别人不给我们安静,不让我们安静,老实话,前段日子,我从来就没有睡着过,只要闭上眼睛,就看到老老少少的向着我走过来。
他们一个个都问我,你们都还活着,可不要忘记了给我们报仇。
直到把悠乐国打下来了,我心里好受了一丁点儿,能睡着了,可我们还必须把它让出去那么多,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这次把这些人赶出去以后,再也不让一寸土地,不论是真的让还是假的让,只要我还不飞升,我就不让他们进来一寸。”
姬三半靠在一个竹圈椅上:“逮到那个袁中兴,我要割他三千六百刀,否则难消我心头之恨。”
旁边顾来笙说:“想个办法把他的魂魄定住,让他想死都死不了,好好的尝一尝比死亡还痛的痛苦。”
姬光道:“对别人来说我觉得这样很不人道,对于他,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对的,是他让我们背负了无穷无尽的煎熬和愧悔!”
姬三说:“我老是梦见我母亲,他总是对我说,三啊!你在外面要是打熬不住就回来吧,仙不是人人都能修的,我看着你太苦了,心痛得很!
过去我总是嫌她唠叨,现在再也不会有人对我说了!”
他眼角淌下了两行泪,如珠似雨。
第438章 善待水柔
其实,姬家两千多条人命,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国人的战争情绪,所以在听到太子丢了悠乐郡跑回来的时候,很多人破口大骂。
都骂太子不是人,说姬家白白的辛苦了几百年:“那么多姬家的老弱妇孺成了战争的祭品。”
本来把悠乐国打成了悠乐郡,以为总算把仇报了,偏偏还一窝蜂的往后撤。
等到中秋节的晚上,魔军全线进攻,有些人还觉得那是因为太子太懦弱的原因才把外敌给引来。
中秋节的后面那几天,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等死的样子,因为听说来了那么多魔军,东胜军队全员出动也没有这么多,那还用打吗?就等着到时候人家打进来抹脖子就行。
这种念头也是奇葩得很,主要是百姓真的是手无寸铁,又没有什么修行,就练气二三境那个样子,怎么可能与气势汹汹的魔军对抗。
在战争面前,百姓就是真真正正的待宰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有些人到山里去躲起来,妄图挺过去,直到村子里有人去唤他们回来。
去的人说:“官府的邸报上说了,魔修没能打进来,三岛和千山所有的金丹以上修士不论男女,全部上了前线,抵抗了魔军的进攻,现在魔军都退出去一百多里了,根本就打不进来。”
躲在山里的村民都不太相信:“不是讲太子殿下都逃跑了吗?谁还敢去抵抗呀?你别听别人胡说吧?还是昨天晚上做了个美梦?”
那人急的跳脚:“你才做美梦,我们家有个亲戚从城里出来,都已经证实了,城里正在庆祝呢,现在两边僵持住了。
魔军根本就打不进来,快回村里去吧,在这里吃不好睡不好,过几天得痛风病。
你们看到修行弟子住洞府,人家那洞府是从新用僵石用铁木镶嵌过,防潮防塌,你看你们住这个洞,里面都是水汽,住久了人会得痛风病。”
他们也知道这是事实,可得个痛风病总比丢了命强,所以还是非常的犹豫。
直到村里的里正一家一家的来找,告诉他们不妨事,魔军已经去了一半儿,根本不会再对东胜造成任何威胁了。
城里现在的状况是,那些文弱书生们,都在执酒相庆。
有人笑道:“前几天可把我急死了,我还以为太子真的要放弃我们自己架着星舟逃跑,那些精英弟子可跑,像我们这种不文不武的怎么办呢?想不到来了个大回煞,一举转败为胜了!”
旁边的人说:“我早知道他不会走,要走的话早走了,还会告诉别人有个星舟,要是没有他们,我们真的是坐以待毙的嘴脸了,看起来不管怎么千难万难,还是要好好的修行,就算是有心报国,也是要凭能力的!”
“那是,打铁还需本身硬,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不会怕,我们要是自己就硬起来,还会担心太子逃不逃跑的事情吗?”
“我们的太子殿下还真是个好殿下,那几天我嘴贱也骂了他,现在想想,他多不容易,换做是我知道来了那么多的魔军,我恐怕早就逃掉了。
一想起来都害怕,你们没看到,军营里点兵的时候,不过才几万人,已经乌压压的一大片,看不到头的,那气势真了不起。
想想两千四百万魔军,那是多少人呐?把大海都得堵满了,那要是上了岸,哪还有我们的活路!”
人们议论着,感叹着,最终觉得还是要好好努力修行才是硬道理,就算自己修的不好,也要让后代儿孙修的好一点。
姬营听到京城里的百姓议论纷纷,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转败为胜的,但都不再骂太子了,看起来欢欣鼓舞。
姬营暗想:这些百姓也真是自唱自夸,咒骂太子的时候比谁都狠,现在夸起来也是没口子地夸,既然当初知道那是多么的艰难,就不该撕破脸皮骂那么狠!
百姓又能知道个什么?他们整天忙着过日子,别人说什么,他们只能听到什么,当然也只能自己跟别人再说。
这样传来传去的话,越传越热乎,自然很快全国的人都要知道。
这次太子是大大的出了一回风头,开始别人都说他是最差的太子,懦弱无能,只知道跑。
当时甚至很多人说应该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让他赶紧的拍拍屁股下台让位。
现在不说了,都伸出大拇指说:原来我们聪明的殿下他来了个大回煞。
朝堂上也是一片声的开心的恭喜恭喜!大家拱手弹冠相庆,春风满面,喜不自禁的样子。
皇上终是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急切的让人把好消息去告诉皇后。
皇后笑道:“我从来就不担心他,别说他有那么多的朋友,就是没有我都不会害怕。”
太后娘娘却在一旁唠叨:“那个大泽国的公主,是不是什么忙也没有帮上,他哥哥怎么不过来?我早就说过,姬明就不该娶外国的公主。”
皇后惊讶道:“娘娘你在说什么呢?你都是大泽国的郡主,你不会突然忘了吧?”
太后叹了口气:“就是因为忘不了,我才说!不是说陈国都来帮忙了吗?连那个小小的乌衣国都来了,孔雀国也是,看看我们和大泽国两国联姻,结果因为几十万里的水路迢迢,两边音信渺茫。
我想有个故乡人说说话都不可能,那个小公主可能也是一样的,遇到什么事情都没有个商量处,你们可要多照应她一点。”
皇后哑然失笑,原来她是怕自己夫妻两个怠慢了那个公主,故意在这里敲打敲打他们,终究是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她是在担心水柔。
她是怕水柔家那边没有人来助战,自己夫妻俩心里不快活。
本来就隔了几十万里的水路,怎么可能说来就来呢?
再说了,娶了公主就需要助战,那要是娶了民女又怎么办?什么事情只能到哪山打哪柴,不能一概而论。
婚姻应该是两个人的事情才对,而不应该是两个国家的事情,那样小夫妻两个心里就太沉重了。
不过最近的状况看起来,好像自己把自己的儿子和青凤订婚,皇家真的是讨了一个大便宜,姬家付出太多太多,不仅付出了那么多的生命,而且每一次大战中,姬家子弟都是冲峰在前。
他们从来没有计较过得失名利,几乎是与太子捆绑在一起了。
姬明和水柔所经历种种,哪里还需要太后来提醒,他们心里清楚着呢!因为大泽国不来助战,就对嫁来的公主产生嫌弃,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439章 突然爆发
自从八月十五以后,青凤每天都是坐立难安,她有时候坐在镜花楼的楼上,突然会奔跑下去,跑到小镜湖边,看着满湖的水和花草,心情很不平静的大喊大叫。
叫过了,站在水边慢慢的闭上眼睛祈祷,她希望这些日子的事情都是一个梦,梦醒来的时候什么都好好的。
前一世经历父亲死亡的时候,她那时候只有15岁,正坐在窗子旁边写东西,她听到父母的房门响了一声,她想大概是父亲下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