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昨天就吃了药的啊!体温降下去,没多久又烧起来了!这肯定不是简单的发烧,之前他得过脑梗的,万一又是脑梗怎么办???”
见到病人家属怎样都不肯松开简沐姿的手,陈飞有些心急,“你不相信我们,你还叫我们来干嘛?”
陈飞还以为家属会因此恢复些理智、有些忏悔,接下来就会乖乖听从简沐姿的建议。
谁曾想他话音刚落,老人的女儿们就接起了话。
“叫你们来,就是抬我爸去医院的啊!”
“对啊,不然我们两个女人哪里抬得动?”
一旁忍了半天怒火的刘易也忍不住了,“你当我们是搬运师傅么?”
“那不然咧?”
“那不然我们给你们出钱干嘛???别以为我不晓得,让你们出一趟车得好几百块钱咧!我去装修市场找一个搬运工,搬一三轮车的货也就二百块钱。你们这就是搬个人,总要轻松多了吧!”
两名中年女士想要指着鼻子“教育”陈飞和刘易,当即放开了简沐姿、转去伸手指着那两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搬运工”。
拽得极紧的腕处被松开了,简沐姿开始收拾起了自己的诊疗箱。
“诶诶!你们不能走!”
看起来年轻一些的中年女人,不知怎么就注意到了身后简沐姿的收箱动作。
她满以为对方要走,狠狠地抓住诊疗箱的背肩带,带得简沐姿一个趔趄、差一点儿前额磕在养老院的床架上。
陈飞急地去扶简沐姿,人已经是怒火中烧,“你们再这样无理取闹,我就报警了啊!”
“陈飞。”
简沐姿无视了挡在自己身前的两名中年女子。
她看了一眼陈飞,又看了一眼刘易。
眼前的两名中年女子,显然是无法正常沟通的架势。
叫来了警察,无非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她自己到底不是急救中心的在编人员,被举报了也好、被投诉了也罢,于她而言其实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陈飞和刘易不同。
他们得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
一次投诉,扣300元工资。
她当然可以补这个钱,但是他们一定不会要。
简沐姿沉了声,
“带他上车。”
……
第41章 8时22分
*你要离开了么?*
……
急救中心给急救队定的规矩:
市民有急救需求时及时出车接诊,依照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要求送至就近医院救治危重病人。
可急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多的情况往往是:不是危重病却拨打120急救电话,又或者不就近送医、一定要去距离较远的医院治病。
两种情况都很让急救人员头疼,若是两者都占了,那就是头疼中的最头疼。
无限憋屈之中,急救队结束了养老院老人感冒发烧的出车任务,紧随其后急救队又来了一单新任务。
拨打120电话的,是距离急救中心、一医院20分钟车程的某小区住户。
急救队进入住户屋内之后才了解到,他们被叫来的原因同样是病患发烧。
两岁多的幼童发了烧。
两岁多的小女孩躺在母亲怀里,小脸通红。
爷爷奶奶,家里的两位大家长俱是心焦地看着急救队的三人。
“救命啊,医生!这药吃得过了一晚上还没有好,小孩子还在发烧!”
相似的剧情,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地点上演。
陈飞以手扶额,总觉得又摊上了一件倒霉事。
简沐姿安静上前,将两岁大的幼童认真检查了一番。
的确如昨天儿科医生所诊断的那般,无论怎么看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
着急的奶奶拽着刘易的手臂,狠狠地痛斥儿媳妇不听老人言。
“我就知道一医院的儿科不行,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让她打针!打针怎么行呢?那个东西伤小朋友脑子的,万一对脑子有个什么损伤,他们赔得起么!我昨天就说应该去儿童医院看的,我儿媳妇非说一医院也是三甲好医院。一医院是好医院啊,可它是给大人看病的。这么小的孩子看病,当然要去儿童医院!”
“妈~您别说了~”
自己的婆婆在急救医生面前痛斥着自己,孩子母亲的脸上有些挂不住。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难道不知道心疼么?
我难道不知道要带她去好医院看病么?
北城市名声名气俱是响当当的医院,就是北城市第一医院。
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医院的儿科医生比儿童医院的差到哪里去的?
可当爷爷奶奶的就是听不进去,非得认死/理。
孩子一旦生病,看得比什么都严重。
两位老人心里急,居然连救护车都叫来了!
“不好意思啊,医生,我没想到我爸妈他们打了120。我一会儿开车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就可以了,你们有事先忙,先去救别人吧。”
“救什么别人?他们现在最应该救的就是我苦命的孙女!摊上了你这么个不着调的妈,真的是造孽哦!居然把他们往外赶!”
奶奶一把抱起了仰躺在沙发上便于简沐姿检查的孩子,随手抓过老伴怀里的小棉被,“走,医生,我们现在就去医院!我孙女再不去医院就要了我的老命了!”
孩子母亲拦都拦不住两位心急的老人家。
自己的婆婆和公公,一个人抱孩子,一个人拦她,哪里听得住她的劝?
陈飞和刘易无奈对视了一眼,跟在简沐姿后面下了楼。
下了楼之后,抱着孩子的奶奶眼疾脚快,麻溜地跑上了半敞着后门的急救车。
“来,医生,咱们去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
刘易脚步一顿,陈飞也愣了愣,
“阿姨,儿童医院在高新区。从这里开车过去少说也得1个半小时。”
“1个半小时怎么了?1个半小时我们也得去儿童医院!这回,再也不能听她妈妈的话了!”
“妈~爸~你们快下来!去儿童医院就去儿童医院,我开车带你们过去。人家救护车是就近救命的,去儿童医院太远了,浪费人家的时间。”
从头到尾没有说话的爷爷终于出了声。
粗眉一紧,盯着陈飞怒道,
“你们的救护车不能去儿童医院么?”
未等陈飞回答,孩子奶奶就接话道,
“他们肯定能!救护车救护车,救命的车,我们出钱他们肯定能去!”
急救车后门随即被孩子爷爷给关上了,“走,医生,我们去儿童医院!坐你们的车肯定要快点儿,谁敢挡救护车啊?”
开了这么多年的急救车,刘易第一次听到这种逻辑的“夸奖”。
坐你们的车快点儿?
谁敢挡救护车啊?
简直要被气笑了。
憋闷之余,刘易还是无奈地发动了急救车。
这是单位的规定。
而且他们心里也清楚,无论他们怎样说服请求病人家属的同理心和理解,总会有这样的“奶奶”“爷爷”不断出现。
坦白说,今天能在这户人家里遇到一个明事理的孩子母亲,已经算是难得了。
……
简沐姿沿路都在整理手机系统里的出车病历,一个眼神都没有施舍给他人。
尤其是不应该出现在急救车的爷孙仨。
同坐在急救车后座的陈飞,明显感觉到了简沐姿的低气压。
他姐只要遇到这样的情况,整个人都是更加“生人勿近”的寒气外露。
若非脚下的这台急救车是急救中心去年才购置的新车,陈飞都要怀疑车里的暖气坏掉了。
他跺了跺脚,试图缓解自己心里的尴尬还有身上的寒气。
……
出了一趟去高新区儿童医院的车,急救队在三个半小时后才返回所属的急救片区。
再回到单位,已经是下午两点。
陈飞和今天无备餐的刘易赶紧奔去了食堂,抓紧时间吃饭。
简沐姿留在了车里。
急救车后门半敞,冬日的阳光渗进了大半。
她在看书,一手拿着温杨早上做的三明治。
……
“你们不知道我们今天有多邪门!连续接了两单车都是不懂事的家伙!”
在食堂碰上了自己的巡逻伙伴,陈飞免不了抓紧时间吐槽一番。
饭可以少吃,但是吐槽一定要及时!
“头单是养老院的。那老爷爷就是正常的感冒发热,家属非说他八成又是中风!我姐的专业判断他们都不听,那还叫我们来干嘛?我姐是一医院斥巨资请回来的好么!要不是因为隔壁单位的内斗,他们想挂我姐的专家号都排不上号,居然还在那里舔着脸质疑我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