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共接警470多起,处理刑事案件175起,逮捕96人。
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
2004年4月28日晚8点40分。
时任宁市公安局局长的杨长荣在侦破“1.30”案件中,遭歹徒袭击,身中3枪,不幸因公殉职。
……
与曾经是缉/毒警察的丈夫温国栋不同。
温国栋曾因捣毁大型贩毒集团荣获职业生涯里唯一的个人一等功,而杨长荣获职业生涯里唯一的一等功,是因为她的殉职、因为她的牺牲。
简沐姿靠回驾驶座的椅背,久久不得平静……
2004年,18岁的温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
4月,正是北城市春暖花开的时节。
喜欢摄影与导演的女孩,或许正在考虑着下一站去哪座城市取景。
或许还考虑过,这一站要不要去宁市,距离母亲更近一些……
……
温杨离开周副局长办公室以后,打车去了北城市公安局的旧址。
曾经的北城市公安局,并不在北城市第一医院隔壁、并不在北城市急救中心隔壁。
老局早就成了老旧待拆的建筑。
三层楼高的建筑物,建造初时的白墙已经变成了灰黑。
屋顶的砖瓦掉了不少,而附着在墙壁上的瓷砖也落了大半。
老局去年就被石墙打围了,里里外外围了三道。
根据围墙上的公告,这里下个月月初就会被拆平。
温杨坐在老局对面的路基旁,注视着北城市公安局的老址久久不移。
那是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她想念父母就会找过来的地方。
温杨不仅仅是想念温国栋。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她甚至更加想念母亲杨长荣。
可杨长荣在宁市工作,她只能找距离近一些的温国栋。
温国栋也不是常在警局的人。
外出办案的父亲常常与女儿擦肩而过。
温杨有时候跑来警局,只是为了看一眼身着警察制服的人,那些像她父母的人。
她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警察制服的颜色从绿色走向蓝色。
也是那个时候,来警局聊以慰藉的孩子像是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成为了公安局里最熟悉的警察家属,也成为了“老人”们看着长大的孩子。
……
温杨就这么坐在路基边,静静的掉着眼泪。
她微低着眸,也不去擦那些落下的眼泪。
她就是安静的透过泪水、透过亦清晰亦模糊的眼睛,注视着对面的建筑。
试图尘封的过去,试图封存的记忆,纷至沓来。
人最幸福与最痛苦的,同样是记忆。
这是她失去母亲的第13年。
月底的4月28日,就是整整13年。
……
接近晚上8点的时候,天色已然黑沉。
倚在驾驶座的人,终于在前挡风玻璃后面看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瞬间伸出手就要开车门。
然而下一刻,搭在车门把的手却没了进一步动作。
简沐姿蹙紧起了眉心,犹豫着下车之后……
下了车,然后呢?
她并不能直接挑明,她已经知晓了温杨的家庭故事,也不能直言自己猜测或是已然确定的一切。
她盯着愈来愈近的温杨,一步一步。
对方落得缓慢的步子,像是拓在了她的心里,一寸一寸。
终究是开了门,下了车。
从来不曾犹豫过的人,一刻的犹豫也终究抵不过想要陪伴的心意。
即使所有的给与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能连安慰的起效都是对方的成全……
简沐姿还是想要这么做。
她不能看着温杨一个人,不能看着温杨落寞又孤惨地回到家。
她不想看到神色淡漠的人在进入楼道以后,换上另一幅逞强开心的模样……
仿佛一切没有发生过,仿佛伤害也不曾经历过。
……
“温杨。”
清晰可见的,是简沐姿出声以后温杨的微怔。
温杨此刻的脑袋全是空的。
拖着疲惫的身体从老局走回家,忽然在家楼下听到自己的名字,一时间还有些恍惚。
她看向声源,打破恍惚的眼前世界,仔细而认真的看向对方。
“简沐姿?”
简沐姿的脚步一顿。
她从黑暗里走来,在温杨的眼前愈发清晰。
温杨见到了对方的轮廓,见到了对方眼里的温润,如掩藏在冰川之下避世了许久的暖光。
“……怎么不叫简沐沐了?”
强自打起精神来的人闻言微微一怔。
倒是没想到简沐姿会在意这个。
“简沐沐,看来你已经习惯我喊这个名字了……我起名字的功力果然不错……”
温杨扬了个笑脸。
这个在她以为灿烂的笑容,在简沐姿看来却是极其的难看。
难看到下一秒,简沐姿主动牵上了温杨的手。
她搁下了心里的悸动,溢满的全是其他的情绪。
她清楚,她现在满心满眼只余下心疼了。
……
“陪我吃饭……我晚餐没有吃好……”
牵人的时候是克制而果断的,是悸动而心酸的。
撒谎的时候,简沐姿难得的磕巴,有些力不从心。
温杨先是意外被简沐姿牵着了手,先是因为这样的亲昵而意外,而后又是意外对方突然而至的邀约。
简沐姿是从来不曾约过她做些什么的……
比之自己仍然带有红色的眼睛,反常的简沐姿瞬间引起了温杨的重视。
简沐姿在不开心?
……
“好啊~我陪你吃饭~去哪里?”
回答得很果断的温警官,比起自己更在乎自己在意的人。
她的伤心可以独自舔伤,但在简沐姿需要她的时候,她全都愿意给。
愿意付出,愿意陪伴,愿意放下自己。
……
第83章 16时13分
*我不要安慰*
……
温杨带着简沐姿去了家附近最喜欢的馆子。
小炒店的老板娘,20年前就在这条街上开了店。
20年都没有换过店址,自然认得熟客。
“今天吃点儿什么啊小温?”
老温和小温就是这家小餐馆20年的熟客。
从开店的第一年起,老板娘口中的小温几乎每个礼拜都会来店里点一次菜,不变的打包带回家。
而约莫隔一两个月会有那么一次,老温会带着小温过来店里,在店里就餐。
“阿姨,还是跟我爸吃的那老几样。再加个炒青菜,少油少盐。我今天带了朋友过来,她不太喜欢吃油盐多的菜。”
“好嘞,等着哈,自己招呼自己啊,阿姨去那边忙了。”
夜已深。
30平米的小餐馆,店门口摆满了折叠桌椅。
这是夫妻俩20年来的夜间战场,更年不变的菜品味道与分量。
温杨拿过简沐姿身前的餐具,戳破餐具表面附着的薄膜,一面用开水涮洗着碗筷,一面对简沐姿夸赞着餐馆生意的火爆程度。
人声鼎沸之中,放大了讲话的音量,
“还不错吧?老饕才知道的小餐馆被我给赶上了。我在这吃了差不多20年,前两天这家店又被网上的一个美食博主推荐了,来这里的客人就更多了。”
简沐姿淡淡笑了笑,
“你是想间接说明自己比老饕还厉害?”
简沐姿都已经给了“梯子”,温杨当然得顺着杆往上爬。
“那是~我可是老饕中的老饕!简沐沐,跟着我,肯定有你的好饭吃。”
菜上齐了以后,温杨就专心在给鲫鱼挑刺的事情上。
小炒店里除了炒菜一绝,最赞的还属葱烤鲫鱼。
外酥里嫩,又鲜又入味,温杨从小就很喜欢吃。
“多吃点菜,少吃点儿饭。不过鱼肉拌饭也挺好吃的,可以尝一点儿。”
鲫鱼肚上无刺的嫩肉全挑进了碗里,碗里盛着小半碗米饭。
米粒和鱼肉混合之后,温杨又往碗里舀了一勺烤鱼的鲜味汤汁,紧接着将碗递回简沐姿跟前。
“尝尝,味道应该还不错。”
这么小孩子的拌饭方式……
拌起饭来的31岁的温警官,却一副正经模样。
简沐姿接了递到手边的勺子,
“好吃~”
温杨当即展现出了笑容。
“要是这小半碗还吃不下,那就多吃点儿菜。我请客,别客气。”
单是食堂饭,温杨和简沐姿就一起吃过不少回,自是注意过简沐姿的食量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