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九里(60)

作者:奉小满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内线也很纳闷,原来此等大事,唐家居然敢不跟宁家通报就擅自决定?马上要结亲了啊,这可真是……少见。

支长胜偷眼看着面沉似水的宁军团长:未来三少奶奶要出游,虽说未婚妻没有义务非得向未婚夫报备自己的出游情况,但在支长胜看来,还是觉得唐家这事做得不是很地道。

不过,即使提前知道了,却也不能做什么,毕竟,这是还未过门的妻子,作为一个未婚夫婿,既没有权力不让她去,又没有时间陪同不是。

不过听说唐六小姐这次要去两个月,两个月啊!

支长胜深深地叹了口气,看了看正阴沉着脸死死盯着墙上那张面生薄怒的唐六小姐照片的宁铮,不禁同情起他来了,看来少爷这小半年来费力讨未来大舅哥欢心的举动,没多大用处啊。

宁铮沉思了一小会儿,忽然吩咐支长胜,“查一下,看看唐奉琳是不是又和唐家联系上了?呣——有可能不是她自己出面,而是托人了。”

“是。”支长胜领命出去了。

宁铮想来想去,唐家这次很明显是有意让奉九不告而别,原因呢,只怕就是唐奉琳逃婚事件的真相终于被他们发现了。

唐奉琳不守信用啊……宁铮板着脸,他当初直接派人找到正在北平读燕京大学的唐奉琳,要求她务必回奉天与自己面谈退婚一事时,已明确说过,要以两年为期,她才能跟家里恢复联系,到时候,说不说出真相随她。

毕竟,她参加革命党并急于救出被全国通缉的同志也不是假的,他宁铮不过就是顺水推舟替她做了一个决定而已。

现在,这连一年都还没到呢。

………………………………………………

奉九他们一路上坐的都是头等车厢,到了就餐时间就去临近的餐车用餐,餐点中西餐一应俱全,做得非常美味。

民国时期的火车车速并不慢,也达到了一小时六十公里的速度。读书、下棋、跟奉灵做游戏,和包不屈谈天说地,累了就静静地看着窗外飞掠而过的风景。

现在正是初春,一路走过去,从没有多少绿意的北方一路向南,风景变得越来越花团锦簇,生机盎然,所以大家的心情都是越来越飞扬,很是快活。

离开了奉天,暂时离开了这是非之地,奉九就像出了笼的小鸟一般,自在逍遥,她的脸色越发明媚,眼波里都是笑意,让人看了,没有不心情舒畅的。

自从上次得知奉九定亲而跟奉九推心置腹交谈一番后,奉九倒是对包不屈的印象好了许多——

这个人很感性,也很热情,见多识广,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火车整整跑了四天,才到了广州大沙头火车站:不是速度问题,而是因为在民国时期,铁路被划分得零零碎碎,无法直达,所以旅客不得不一段一段地下车、买票、换乘,所以非常耽误时间。

广州自古以来都是开风气之先之地,各种新思潮、新产业从此兴起,民众运动也往往从此风起云涌,胸怀博大、包容、自信,从不畏惧与番邦交往,这座城市一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两千年以来长盛不衰的明珠一般的存在。

包不屈是个感情丰沛而又外露的人,今年的农历年因为年前一些生意上的波折,他并没有机会回家过年,这么算下来也有大半年没回了。

一下了火车,忽然就听到了火车站后巷飘来的咿咿呀呀的南音、清脆的木屐声,感受到皮肤上沾染的那一层湿热,飘到鼻端的,是白玉兰花和着肠粉、艇仔粥和竹升面混在一起的复杂的广州特有的味道,包不屈的眼眶有点湿润了。

奉灵好奇地看了他一眼,奉九轻轻地捅了捅妹妹。

包不屈瞥见奉九和妹妹的小官司,不禁感叹道:“等你在广东盘桓数月回到东北时,你也会象我一样,没到奉天就想哭。”奉九设想了一下,自己还真将是头一次有这样的经历,在外那么多天不回家,于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奉九一行毫无意外地受到了住在广州西山区那个占地极大、又美不胜收的院落里的包家人的热情欢迎:包家当家人,包不屈的父亲包亭发已经是小巷包家的第六代传人,对东北重要的生意伙伴唐度极为熟悉,但他的家人还是头一次见;当包家上下好奇地打量北方来客时,发现这位唐家六小姐不但容貌清丽,体态婀娜,而且举止娴雅,就是美得有点过分;而九小姐则是活泼可爱,天真无邪,两位下人也是端庄有礼,显见唐家治家严谨,门风极好。

奉九带着妹妹和吴妈、秋声,住进了包家园西面的院落,这是专门招待前来做客的女眷的“月波院”,窗外临湖,隔着湖面望过去,对面就是千步长廊,到了晚上,皎皎月色下,卧波叠影,莲叶听声,景色清幽,真不负了这个好名字。

包不屈则回了隔着一重院落的自己的“饮绿斋”,方便他们联系。

第二天,包不屈就带着说已经休息好了的奉九在广州城里转了起来,奉灵听着她嘴里的包大哥总是在和姐姐讲着什么明朝的海市啊,出口英吉利的壁纸,美利坚的瓷器,清朝的虎门销烟啊什么的,实在不耐烦听,就跑去跟秋声和吴妈一道了,看花看树看人,可比他们俩说的东西有意思多了。

包不屈不以为意,他告诉奉九,“现在,广州城有钱人都跑到东山去建房子了,因为西山这里已经盖不下了。”

的确如此,奉九眼睛所看到的,就是包家占据了最大的一片地界,而其他或气势恢宏、或幽雅精巧的私人园林,把傍着西山的这一片地已经占得满满当当。

包不屈说,“看到东边那边那块空地了么?”奉九向东望去,果然还有一块面积不算小的空地,“原本是一个姓黄的人拿下的,他是南方系第一集团军军需处少将处长,官职可谓不小,但是因为一点事儿,最后还是没成……”说到这,很懂得卖关子的包不屈不说话了,拿眼睛看着奉九。

奉九立刻很上道地一拱手:“请问这是为什么啊,包大师?”

包不屈“扑哧”一笑:“因为西山这地界,由几个村子组成,而黄姓少将拿下的这块地挨着的村子叫大岭村,村民们主要的姓氏,姓‘蔡’……”他又停下来了,意味深长地看着奉九。

奉九有点懂了,她微蹙着秀气的眉头想着,“据我所知广东人特别讲好彩头,尤其喜欢讨好口彩,难道是因为,蔡姓和黄姓连起来就成了,‘菜黄了’?!”

不至于吧?奉九看着包不屈,包不屈一愣,不禁感叹于奉九的敏锐,“说对了!蔡黄蔡黄,菜黄了,所以,村民们不干了,姓黄的也只好把这块地倒手卖给了别人。”两手一摊,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奉九不禁笑了起来,这可真是民风大不同了,但她又转念一想:“卖给了谁?这位姓黄的少将,不会是贱价卖的吧?”

包不屈的眼里露出惊异,他可真的是佩服起奉九这个小姑娘了,“被你说中了,卖给了一位‘庆夫人’。”

奉九慢慢地说:“我猜,这个黄姓将军就是惺惺作态,本就想把这块地送给这个庆夫人,他也知道村民们的忌讳,所以故意以高价买下,再装出一副不得不出卖的样子,白菜价给了庆夫人。”

包不屈点点头:“没错,这个庆夫人可不是普通人,她自己有不得已的原因不能出面直接拿地,这才让黄少将如此打点了一番。”

“动机么,不是为权就是为色呗,庆夫人听起来年岁也不想小了,总不能是为了美色。”

包不屈笑了:“这回你可猜错了,就是为了美色。”

“这个庆夫人三十三岁,是前朝遗老庆万山的遗孀,而黄少将是她的高中同学,两人曾有过感情,但被拆散了。再次重逢,黄少将又想追求她,所以才这么大费周章地买地卖地。”

“原来如此。倒也算得上是痴情了。”

两人说说笑笑,一扭头才发现,奉灵和秋声吴妈连着包不屈的随从都不见了,大概是实在不耐烦听他们越扯越远了。

包不屈认真地看着奉九:“你要是入了官场,绝对是个不会被下属糊弄的英明上司。”

奉九抿嘴一笑,“我可做不了官,天生就不爱操心。”没想到一块地的背后居然真有这种传奇小说里才有的事情,所以她喜欢旅行,可以见识到各种奇闻异事和民风民俗,每每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