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九里(194)

作者:奉小满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因为是英文系成立以来的首次毕业答辩,所以系里非常重视,即使只有一个毕业生,也还是在黑板上方悬挂了一条横幅,上书“奉天大学文学院英文系毕业答辩会”的字样。

两点半,答辩正式开始……

直到过了几十年,奉大英文专业的老毕业生们聚会,忆往昔峥嵘青春岁月,也还是会不厌其烦地追想起女神云鹿微的摄人光彩,而频频被提起的两件事,一是排球赛,另一就是她的本科毕业答辩。

这的确是奉九在天底下最喜欢做的事儿:与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志同道合的教授们一起讨论自己最感兴趣的论题,她得强抑住自己的眉花眼笑而是摆出一副心平气和之象,但整个人还是止不住的神采飞扬。

待说到得意处,她还止不住地单手背在身后,在阶梯教室讲台上短距离地来回走动,用粉笔在黑板上,以各种语言,书写出优美的台词和佐证的诗句,板书工整、笔法甜润婉畅、布局合理,结果本来平均每人最多四十分钟的本科答辩,被奉九和底下一班兴味盎然的教授们足足抻长到了三个小时。

到得后来,奉九的答辩已经彻底质变成为一场有关比较文学的研讨会,主讲是奉九,听众则集齐了外语学院所有顶级教授和感兴趣的本系及外系的奉大同学,几位教授中有人对奉九并不熟悉,但在答辩过半时,即使与她毫不熟稔的教授眼里,也闪着兴奋和激赏的光芒:这样的语言及文学分析奇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做人导师的,谁不希望一辈子能遇上一个这么杰出的弟子以光大门楣,继承衣钵呢?

没想到此等好事让这个步多马教授给赶上了。

没想到此等好事让这个步多马教授给赶上了。

…………

宁铮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了喂鹰胡同,发现早该答完辩回到家的太太居然逾期不归,心里想这一帮子老学究加上小学究,不会研究姓汤的和姓莎的上了瘾刹不住闸了吧?

他给奉九用毛笔誊写了那么多页的论文,对于奉九提出的观点也倍感新奇,他一纯理工男加职业军人都能感兴趣得很,想必那些专业人文学科的教授们应该个个会眼前一亮吧。

不过,这都几点了,她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别再累个好歹的,本来准备论文的这个过程中她就拼得够呛。

越想越坐不住,宁铮急匆匆开车到奉大外语学院大阶梯教室找人,远远地就听到了奉九扬着已经有些嘶哑的清甜嗓音,一会儿英语一会儿法语一会儿意大利语地从容应对国籍不同的答辩导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也是想趁机考察一下奉九的多国语言能力,看看是否与传闻相符。

而且到了后来,因为奉九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深入研究与投入,教授们已经不是“考校”,而是“请教”了。毕竟,这些以外籍和留学欧美人士为主组成的答辩组成员,对华丽丰满、宏大有风骨的中国戏剧知之甚少,而奉九的侃侃而谈,果然如宁铮所料,已经激起了他们这些专业人士的极大兴趣。

答辩进行到这个阶段,这里已经成了奉九一个人的舞台,宁铮缓步走上阶梯教室后门的台阶,远远地凝视着他心上的姑娘:结得松松的鱼骨辫儿盘起一个西洋花苞头,上面散落着十几粒圆润的珍珠,不用刻意就是满身的少女气;一身柠黄折枝花的嫩绿地儿杭绸旗袍,盈盈流淌着初夏的气息,要不是侧面看小腹已稍有些微凸起,谁能想得到她已经怀孕四个月了呢。

宁铮心里涌起满满的自豪,这个气质出尘、才华满腹的无双女子,是他心爱的妻。

宁铮看了一小会儿,感觉奉九也有点累了,于是忍住继续听下去的欲望,又拐出去,低声麻烦也是闻声赶来观摩的汪克宪去提示一下。

汪克宪作为教学校长走到前面去,很是名正言顺地提议答辩委员会主席,云鹿微同学的答辩要不就到这儿吧。

几位教授也看出奉九有点劳累,毕竟他们是坐着,而奉九全程站着,只喝了几口水而已。

当然在座的没人知道奉九怀孕一事。

有教授给奉九带头鼓起了掌,随后其他教授和坚持留下来的外语系学生也热烈地响应,这是他们有生之年都难以忘怀的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研讨而不是答辩,云鹿微表现出的强大的专业素养让所有人心折不已,而原本的些微怀疑和讥讽,也早已随着她出色的表现而烟消云散。

毕业答辩成绩会在第二天张榜公布,奉九给几位老师鞠躬致谢,一抬头就看到了倚在后面墙上的宁铮,毕竟是大学,前面有这么多老师学生,宁铮还是不得不摘下了帽子;不过幸好太太争气,牢牢吸引了室内其他人的目光,没人注意到他。

奉九赶紧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从前门出去,宁铮则已经下了楼梯出了教室门迎了上来。

今天的答辩,太痛快淋漓,而奉九的所有课程都已经结束,宁铮干脆带着她回了帅府,先期回来的吴妈也跟着舒了一口气,用过了她精心准备的清淡又养人的晚餐,奉九的神经还是很兴奋,宁铮陪她去小花园转了一会儿消消食。忽然奉九想起来,今天是他们的生日,可还没做戚风蛋糕,去年就没做上,今年怎么也不能再少了。

今天的答辩,太痛快淋漓,而奉九的所有课程都已经结束,宁铮干脆带着她回了帅府,先期回来的吴妈也跟着舒了一口气,用过了她精心准备的清淡又养人的晚餐,奉九的神经还是很兴奋,宁铮陪她去小花园转了一会儿消消食。忽然奉九想起来,今天是他们的生日,可还没做戚风蛋糕,去年就没做上,今年怎么也不能再少了。

宁铮一听,只能舍命陪太太,去了第四厨房。

其实,自老帅去年过世,府里已经慢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就是伺候的人变少了,包括原本的四大厨房,现在只剩下了俩。

宁铮是留学回来的,属于西洋派,人际交往的风格自然与干胡匪起家的老帅不同。

原本帅府一天天跟唱戏一样的热闹,迎来送往的除了高官豪士,就是宁军兵将。

宁铮当家以来,借着去年夏天开始的裁军行动,一样样地改变了原本的规矩:送军情的直接去军部,除了极特殊需要在府里宴请以示拉拢亲近之意的官员或军队将领,绝大多数到奉天办事的外地官员或其他派系的高官都是直接去了奉天四大馆,所以原来那些轮流到帅府主灶的四大馆头把主厨们也都回了各自的地盘,有的甚至亲赴平津开了分店。

西厨厨房的温主厨更是如此,他拿了丰厚的遣散费,乐滋滋地在四平街开了自己的西点店,可以说是各得其所。

他们进了四厨房,奉九掏出记着自己搜罗的二十几种西点方子的小本本看了看,指挥着宁铮去贮藏室拿六个新鲜的鸡蛋,自己则按着密斯特温临走前留下的记录得非常认真的烘焙用具存放清单,找出做蛋糕需要的各种工具,然后自己动手将鸡蛋的蛋清蛋黄分离,接着指导宁铮用打蛋器对蛋白进行打发,时不时地让他停下来,观察蛋打出来的泡沫的形态,再加入适量的白糖。

这可真是个力气活,奉九每每刚搅打到粗粗的鱼眼泡一节就胳膊酸痛得不行,宁铮却是轻松自若,一直到最后蛋白在打蛋器上刚刚好能提起一个倒立的小三角。

“行了!”奉九赶紧让他住手,接着又忙忙活活地晒面粉,搅和蛋黄,加植物油……

一小时后,两人颇有成就感地吃上了裸蛋糕,虽然奉九没有再抹搅打后的奶油,但光是这戚风蛋糕体已经很绵软丝滑了。

奉九看看宁铮,暗暗下决心,以后如果再想做什么需要打发蛋白的蛋糕,一定也要觑着宁铮在家才可以,这个人形打蛋器太好用。

宁铮看着太太笑靥如花,心满意足,原本因今天答辩时间过长而产生的担心,也烟消云散了。

回来后,夫妻俩又品评了几幅蔺如蓝新搜罗到的石涛和恽寿平的画作,就洗洗打算睡了。

宁铮看着太太明显比往日还要明亮的双眸,听着她连珠炮一样的话,知道她还是处于亢奋状态,担心她睡不着,于是试探地提议:“给你唱歌哄你觉觉吧,好不?”

自从奉九怀孕,宁铮说话中的叠字越来越多,他自己不觉得,奉九可是动不动一身鸡皮疙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