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大人既然早就料想到洪州的情况,也应该想了一些应对的方法,能否告知?”
宁砚试探性的问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
温梅芷点了点头,也不隐瞒,直言道:“是我的意思。陛下虽然对你刮目相看,但依旧觉得你年纪尚轻,可能难当大任。但梅芷觉得你应该会有出人意料的答案。”
“不过……”温梅芷顿了一下,语义深长道:“陛下也说,如果你提出的方法有用,他会提拔你。”
没人会不喜欢被别人信任,宁砚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当然也喜欢。
“温侍诏既然这样说,在下岂有藏拙的道理。你且听我慢慢说来。”
“洪州交农,首先是官吏借机强征,从中谋取私利的问题。想必章公已经向陛下提议设立监察司的事情了。这方面可以暂时放下,章公肯定比我想的好,想的全面。”
“其次是商人大肆兼并土地,盘剥佃农的事情。章公在内阁时已经给出了建议,就是杀鸡儆猴。”
“在各地找出几名为富不仁的商人,查抄家产,没收田地还于佃农,以对其他商人造成震慑。从而缓解土地兼并的情况。”
“如今皇城司的消息传回,事情已然清楚,若陛下首肯,不日章公就会下达命令。”
“但我觉得,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商人趋利,当有足够利润的时候,他们会顶着风险继续这样做,甚至会变本加厉。”
温梅芷安静的听着,她知道接下来宁砚要说的就是重中之重。
“如果换做是我,我会用两种办法,双管齐下来缓解土地兼并。一,将商税降低一筹。在利润提高的情况下。部分商人会将本来用来买地的钱去用于经商,相应的,兼并就会减少。”
“二,重新丈量全国土地,而后采用累进的方法征收地税。”
温梅芷瞬间就抓住了宁砚这句话话中的重点,追问道:“累进?何为累进?”
“累进即随着田地数量的积累,要缴纳的赋税要跟着增长。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个人叫张三,他有五亩地。张三有个邻居叫李四,他有五十亩地。”
“针对这两人就可以这样征收。对张三的五亩地三十而取其一。而对李四,他其中的五亩地同样三十而取其一,而对他剩下的四十五亩地可以三十而取其三。”
温梅芷眼中光芒闪烁,略显急促的说到:“宁大人,你再给我细说一下这个累进征收。”
宁砚闻此,就耐心的给温梅芷细细的将累进赋税讲了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温梅芷总能抓住重点,然后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
有两次宁砚都答不上来,毕竟他的这套理论是从后世搬过来然后加以改造的东西,肯定还存在着很多漏洞。
甚至还有一些根本不符合这个朝代的实际,可以说是空想的。这个时候两人就会一起探讨,然后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果。
等将累进赋税谈完,温梅芷突然站了起来,朝宁砚行了一个大大的揖礼。“宁大人,梅芷想拜您为师。”
这把宁砚吓了一大跳。两次接触,他可以肯定温梅芷就是属于天才那种类型的,智商高的吓人。一些她从来没听过的东西,宁砚一点就通,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宁砚自觉自己不如温梅芷,结果温梅芷居然反过来想拜他为师。他都怕他答应了下来,以后变成学生教老师了。
想伸手去将温梅芷扶起来,但手刚伸出去又想到在这里男女之防大如天,又连忙将手缩了回来。
“温侍诏,你快请起。说实话,我觉得我来做不了你的老师。反倒是觉得我能跟着你学好多东西,要说拜师那也应该是我来拜。”
宁砚没想到这句话却惹恼了温梅芷,起身面色清冷的看向宁砚,蹙眉道:“宁大人,若是你不想收梅芷为弟子,就请直言,不要用这样的言辞来搪塞梅芷。”
她有自己的骄傲,在她看来,宁砚明明满腹才华却用拜她为师这样的话来拒绝她,对她来说不异于嘲讽与侮辱。
宁砚:“……”他有点懵,怎么突然就生气了?搪塞?他发誓他没有,欣赏与敬佩倒是有。
“梅芷告辞。”
“欸~温侍诏……”
没等宁砚为自己辩驳上两句,温梅芷就转身就走了。宁砚忙走到门口朝着温梅芷的背影喊了一句:
“温侍诏,我发誓,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我很多地方不如你。”
这一喊,温梅芷的脚步又快了几分。
对此,宁砚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耸了一下肩,关上门回了院子。
刚才的动静让屋里的两人走了出来,陆秋歌问道:“砚哥儿,温侍诏怎么走了?”
“她要拜我为师,我说我教不了她,要拜也是我拜她,她就生气了,说我在搪塞她,也不听我解释就走了。”宁砚老实说到。
白淑兰听了,道:“砚哥儿,你说话有些欠考虑了。人家专程来家里请教你,肯定是觉得你有能力,结果你反过来说要拜她为师,你说这像什么样。”
“可我真的觉得她比我厉害。”宁砚嘀咕了一句。
“算了,找机会我再向她解释吧。”
希望她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不然凭她和皇帝的关系,在御前告自己一状,自己的前途说不定就坎坷了。
第39章
嘉寿宫。
“温侍诏。”宫女太监纷纷向温梅芷请安。温梅芷点了点头, 径自走进了嘉寿宫。
嘉寿宫内, 皇帝萧旻正在与孔太后说话,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太后一直笑盈盈的。
“梅芷见过太后, 陛下。”温梅芷走上前去行礼。
孔太后一见温梅芷,亲切的说到:“梅芷回来了,快坐快坐。春绦, 去给梅芷煮一杯她最爱的小凤团茶。”
“是,太后。”
萧旻等温梅芷坐下后,饶有兴趣的问道:“你去见那个宁砚了?”
温梅芷点了点头。“见了。”
孔太后一听, 连忙问道:“宁砚?谁是宁砚?”
“朕的一位内阁侍读学士, 梅芷今天是去三顾人家的茅庐了。”
孔太后眼睛一亮。“年龄几何?”
知道孔太后是什么意思的温梅芷在萧旻回答之前,起身说到:“太后, 他已经成家, 如今妻子尚在孕中。”
孔太后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哀家知道了。”
萧旻出声安慰道:“母后,您也别失落。朕向您保证,只要有合适梅芷的人, 朕立刻就赐婚。”
孔太后叹了一口气,对萧旻道:“当初你就不应该答应梅芷,用郡主的封号换什么侍诏的位子。”
“不然哀家早就给她设宴招亲了,哪能一直耽误到现在, 都二十有二了。哀家如她这般大时, 你都能走路了。”
萧旻苦笑一声。“母后, 当初朕没答应, 还是您来当得说客,如今怎么怨到儿子头上了。”
“太后,陛下。”温梅芷开口了。
“是梅芷自己不愿意在后院之中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我虽然不能像我娘那样陪我爹征战沙场,也不愿像个闺中少妇一般,在后院整日怨天尤人,勾心斗角,蹉跎岁月。梅芷,志不在此。”
孔太后语重心长的说到:“梅芷,你到底是女儿家,这相夫教子才是你应该有的生活。”
温梅芷静立不语。
萧旻见此,替温梅芷说话道:“母后,梅芷到底是将门之后,这心思异于常人也不奇怪。这几年来,朕觉得没有人比梅芷适合做侍诏,你不还说她是朕的女军师吗?”
“话是这么说,可是……”孔太后话说了一半也不愿意再说下去了,摆了摆手。“哀家累了,你们都走吧。”
“儿臣告退。”
“梅芷告退。”
两人离开嘉寿宫后,一前一后的朝御花园走去。
“梅芷啊,你真该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母后都在朕这里提过多少次了,下次朕可不帮你说话了。”
“刚才多谢圣上。”温梅芷垂首道谢。
“你要是谢朕就赶快找个意中人,让朕给你们把婚一赐,母后那里也不用成天操心了。”
温梅芷又不说话了。萧旻也知道她的性子,不愿意的事情谁也勉强不了,想做的事情想尽办法也要做成。于是就转了话题。
“对了,你去宁砚那里收获如何?”
“受益匪浅。”
“哦?受什么益,说来听听。”说着,萧旻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凉亭。“走,去那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