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房门,夏栀还跟借住的村民家里打了招呼,两人便也没有再犹豫,径直出了门。
眼看着雨越下越大,天色黑得有点可怕,很多村民也坐不住了,顾不得李喜春说的,拖家带口的,就开始往村子北边走。
夏栀她们还没走多远,便遇到两个村民,他们年纪都有些大了,推着一个木车,上面放了一些日常家当,还有几块厚重的木板。
雨下的大,地面上全是泥,木头车轮陷在泥巴里,根本就推不动。
“两位知青,快来帮帮忙。”那个推着车的大伯连忙拦住两人。
没有办法,夏栀和汤桂美一起走到车后边,一起帮忙推车,四个人使足了吃奶的劲,车身仍然纹丝不动。
“大伯大婶,先不说这种天气,就算是晴天,这车子要推上山里面也很难,何况你这还有几块这么大的木头,我们把木头卸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夏栀停下来,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开始出主意。
话还没有说完,那个大伯立马就回绝了,“这可是我们以后要处理后事的东西,没了它们,你让我们死了直接睡土里哦。”
在农村,许多老人还在生前就给自己备好了棺木,想必这些大木头,就是以后两个老人用来做棺木所用。
夏栀还想做一做思想工作:“老人家,话不是这么说的,如果今天因为这几块木头错离了最佳的撤离时间,那么就连命都没有了,如果不出事,这几款木头在这里,大家都是熟人,没有谁会去拿的。”
“不行不行,你要怕事你就先走,我们肯定是要把它们推上山的。”那个婶子也一脸不悦。
就在这个时候,李向军从外面的小路跑了过来,正好遇到他们几个人,只见他神色慌张,“赶紧走赶紧走,水已经漫过村口的河堤,估计那河堤也撑不了多久了,再不走来不及了!”
李向军一边说话一边走,一下就没了身影,不一会儿,李喜春的声音也从喇叭里传了过来,
“太阳冲的社员们,大家赶紧撤离,水已经漫过大坝,大家不要犹豫,赶紧撤!”
李喜春在喊了三遍以后,也没有了声音,接着便看见各家各户的村民出了门,一股脑的都在往北边折伦山走。
夏栀也急了,村里的位置低,如果不爬到折伦山上去,估计都会被淹死在洪水里,而从她现在所处的位置,要走到山上,至少还需要半个钟,
“你们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她对两位固执的大伯大婶也没了耐心。
那个婶子看了她一眼,“就知道你们知青是无情无义的人,吃了队里的粮食,赚了队里的工分,生死关头,也肯定只顾自己逃命。”说完又抹了一把眼泪,试图用道德感来约束她们。
汤桂美最看不得这种场面,刚想要动手去再次帮忙推车,却被夏栀拉住,“有情有义,也不能拿生命开玩笑,你们要不走,就留着自己的命给洪水吧!”说完这句话,她也过不得那么多,扯住汤桂美,就赶紧往前边走。
像这样的情况,哪怕她们帮忙推出了这个泥坑,接下来还会有下一个泥坑,一旦洪水彻底冲垮村口的长堤,人跑不赢水,就只有死路一条。
大概是见留不住她们帮忙,又听到广播里的消息,那个大伯也慌了神,赶紧把车上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拿下来,那个婶子也背好了家里的半袋粮食,抛弃了木车跟在了两人后面。
因为有沈云和的提醒,大家早有准备,像粮食家禽这样的重要东西早就捆好装好,就连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在听到李喜春的广播以后,也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出了家门。
不到半个小时,太阳冲绝大部分的村民都已经撤离到了折伦山上,大家站在半山腰,看着漫天的洪水一瞬间从村口涌进来,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大水就淹没了房屋,如果人还在村子里,基本上没有逃离的可能。
大家心里害怕,又一股脑的往山上赶,跑到茶亭才放心下来。
沈云和早就到了,在守粮食的人的帮助下,早就把八头猪赶进了屋内。
见到他,有的村民已经热泪盈眶,“谢谢你,沈知青,你太有先见之明了,不仅提前保住了村里的粮食,现在又救了大家的命,你连猪都想办法赶上来了,真是大家的英雄!”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得益于提前知道剧情和系统的帮助,这些什么英雄的名头,沈云和觉得受之有愧,他尴尬的笑了笑:
“不说这些,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就是大家的福气!”
“沈知青,你太谦虚了,我们大家伙都感谢你!”
一时间又有许多村民过来,客套赞扬的话不绝于耳。
特别是嘛几个昨天还在想着把粮食运下来的村民,此刻也讪讪的站在旁边,对沈云和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外面雨下的大,张天河便组织大家进了屋子,三间土砖房,有一间已经放了粮食,又关了猪,生活用品就只能堆在屋檐下,剩下的两间大家挤一挤,勉强坐了下来。
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管环境的优劣了,劫后余生,大家一边感叹,一边庆幸,这个时候,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好像李曼知青,还没有跟上来!”
第0032章 男配不做老实人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确实没有发现李曼的身影。
李曼所借住的那户人家, 是村里的马寡妇, 马寡妇在听到沈云和的通知时,便忙不宜迟的收东西,她和大儿子还带着一个抱在手里的嫩娃娃,根本没有去留意其他人。
“要去找找她吗?”马寡妇神色略微有些尴尬, 平日里她算得上是个热心肠的, 生怕大家在这个时候说她不关心知青。
一时间屋子里变得十分沉默, 屋外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这个李知青怕也是凶多吉少,非亲非故的, 谁也不想去冒这个险。
这时, 李喜春发话了, “李知青好歹是上头派下来支援我们乡村建设的有志青年, 大家理应关心她。”
接着话风一转,“她跟你们知青更是关系密切, 要不就郭知青和沈知青一起去找找吧,女知青们就留在屋子里。”
说到底, 知青和村民们之间还是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救援的知青任务,肯定还是得知青们自己上。
“队长,刚刚外面的水势你也看到了, 我们就算去了,也不过是徒增危险。”郭有富首先站出来反驳,他在说话的同时,眼角不停的瞄向李向阳。
李向阳当然会意,“爹,外面风大雨大,我们站在半山腰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房子被压淹了大半,这个时候你让他们去救人,怕人救不到还搭上两条性命。”
李喜春走到窗口,看了看外面的情形,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唉,看来李知青只能自求多福了。”
“像李知青那样的女孩子,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死了倒是一了百了。”有一个妇人撇了撇嘴,显然她对李曼的生活作风不是很满意。
立马就有人附和,“是的,像那样的女孩子,再搭上两个知青,太划不来了。”
“……”很快话题便从救援,聊到了李曼的风流韵事。
李曼确实被困在了村里,不是她不想逃,而是她在慌乱之中找不到那笔安家费了,那是一笔巨款,没了这笔巨款傍身,她觉得活着都没有意思。
好不容易在床下面找到了用布包着的安家费,没想到刚跑出门,便看到洪水从院门口冲了进来,她急中生智,连忙坐进了洗衣服的木脚盆里,没想到一个浪打来,竟然直接把她掀到了屋顶上。
李曼呛了几口冷水,手脚也被刮破了皮,但好歹是没有大伤,她从屋顶上顺势爬到了墙根边的樟树上,找了个树杈子勉强坐了下来,生命危险暂时是没有了,但是脚下洪水滔天,她在树上风雨飘摇的,也吓破了胆。
这个天气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才勉强收住雨势,这个时候,如果再不出门救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在李喜春的带领,郭有富跟沈云和一起出了门。
郭有富心里是十分不愿意出去的,但是面对未来的老丈人,他也不敢造次。
折伦山爬上来不太容易,但是往下走却简单的很,三人刚下到山脚却犯了难,要想光靠脚徒步趟水回到村里,基本是不可能的。
“沈知青,你个子高腿也长,要不你去试一试,看看这水深不深?”郭有富看着沈云和,怂恿他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