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罗刹女(20)

这话令人匪夷所思,沈寰问道,“你难道不是江湖中人,和夏升并无恩怨?杀他,仅仅只是为维护,所谓天道?”

那人轻轻颔首,忽然沉声道,“你听过灵动子么?”

闻所未闻,沈寰摇头,“那是什么?”

“是战国时一位隐士所著之书。”那人娓娓道,“其人身怀绝技,习暗杀隐遁之术。成书分上中下三篇,上曰弟子谱系,中曰杀君,下曰暗杀录。其后世有弟子出,或隐于朝野,或隐于闹市,只为遵循书中阐述:杀独夫而利天下,使民脱苦海而乐,以维天道。”

恍如清光乍现,醍醐灌顶,沈寰双眸愈发澄亮,“杀君?行公义之举,是侠之所为。难道你是?”

那人轻声一笑,“我是刺客,刺客就是这个世间,自觉维护公理天道的一环。”

“原来真有这样的人存在。”沈寰禁不住朗声发笑,“那么,如你所说,你更该收我为弟子,我自当以书中所述为己任,精诚守制,以成大道。”

那人默然,许久才道,“我说过,天道并非私人仇怨,而你的戾气太重。”

“我的仇,关乎你要守护的道,”沈寰语气斩钉截铁,“你见过我所习武艺根底,放眼天下,在我这个年纪能有如此修为的人,只怕不多。我从前的师傅对我说,我是个不可再得的习武之材。错过了我,你将来也许会后悔。”

垂目一笑,目露精光,“你肯和我说这么多,其实,早已存了收我为徒的心思,是不是?”

那人终于笑了出来,点了点头,“你的心性还需要磨砺修正,我并不着急,这件事容后再议。”

“容后,那会是多久?”沈寰目光如电,“能否许我一个时间?”

那人沉吟须臾,回答,“一个月之后,我会再找你,到时候再说。”他缓缓移步,脚下是一派克制的从容。

沈寰思忖片刻,急问,“你知道去哪儿能寻到我?”

说话间,那人业已越过她,渐行渐远,流水般的声音随风飘至,“宣义坊成顺街,巷口第三间。顾氏旧宅,一个月后见。”

沈寰怔忡片刻,良久,无声欢笑出来,再望眼前荒寂院落,却原来并不是那人栖身之所。

一个月而已,沈寰自问有足够耐心等待,然而还不到半月光景,顾宅已先生变故——徐氏的病势,在暮秋时节突然加重。

起初只是感染些许风寒,不想迁延几日,渐成高热,久久不退。加之她向来身子弱,咳喘不止,这一场风寒倒把从前的病症都招了出来。不过十日功夫,人已虚得离不了床,瘦得几乎脱了相。

顾承告假,每日专心在床榻前侍奉母亲,饶是他身体好,几天下来也熬出几分憔悴。沈寰看着心焦,便自告奋勇要替他照顾。

“不必了,我守着就是。”他抚着额角,只盯着沉睡的徐氏,“你回去歇着罢。”

见他满身倦怠,还一脸疏离,沈寰来了脾气,“她是我干娘,我来照顾怎么了?怕我不精心?你犯不着这么想,我再粗,到底也是女孩子。”

顾承声音不高,却透着些微凉,“没那个意思,她是我娘,自然该由我来伺候。”

“这是不想假手旁人?还是不想假手于我?”沈寰不改咄咄气象,“你这人怎么就那么倔!”

恨恨说罢,又不觉看向他,薄薄的肩头,好像隐约已能透出骨骼轮廓,心中到底不忍,试图再劝,“家里一个病人,已经人仰马翻,回头你再病了,连个主事儿的人都没有。听话,该去歇着就好好歇,这里有我,出不了乱子。”

顾承一动不动,置若罔闻,半晌才看了看她,又迅速垂下眼,低低道,“我没那么容易病,就算真病,不是还有你,能照看我么。”

这话抽冷子说出来,又是在这么个场合,竟让她有些错愕。旋即不由暗生窃喜,若非此刻不应景,原本这也该是句极俏皮的言语。

俩人说着话,不防徐氏缓缓睁眼,眸光不甚清明,有着病痛交加下的浑浊,望了望二人,喘息道,“都回去,我这里没大碍。叫祝妈进来罢,我正有话想跟她说。”

一时祝妈妈入内,连哄带劝的将俩人送走,这才好生坐下,预备安抚徐氏。

刚一落座,便听床上之人发出一声嗟叹,声音含悲带怨,“冤孽啊……”

第19章 夙愿

徐氏的话没头没尾,祝妈妈听见,吓了一跳,“太太,您说什么?”

回应她的,是一串搜肠抖肺的咳嗽声,好容易平复下来,徐氏挣扎道,“扶我起来,我想坐一会儿。”

她是病透了的人,虚得没一点气力,祝妈妈连抱带拽的把人弄起来,喂了几口水,叹道,“想吃点什么,我给您弄去。”

徐氏摸着心口,又是好一阵喘息,“哪儿有胃口,才刚那俩人……”

“太太是说三爷和寰姑娘?”祝妈妈随口接道,“他们怎么了?”

一口气顶上来,徐氏半晌没说话。

祝妈妈看着她怨望的神情,忽然间明白过来,“太太说冤孽,莫非是指,他们俩?”

徐氏止住咳,一脸凄然,“你是不是,也早就瞧出来了?”

祝妈妈咳了一声,替她把被子掖了掖,“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这俩人,有情。”

“那你之前不言声,就任他们孤男寡女的……”徐氏一叠声的埋怨,只是不忍苛责儿子,“也怨不得承哥儿,他一向是个实心肠的孩子,答应了人家照看,自然是要尽心。偏那丫头又生成那样,哪个男人见了能不动心?”

祝妈妈讪讪一笑,“您也甭急,三爷是什么样儿人,您心里明镜儿。他管得住自己,要是有意,只怕早就……”

话好像正说到徐氏心坎里,她拍着被子,越加愤懑,“可我这心里堵得慌,到底不甘心呐。”

祝妈妈听得糊里糊涂,也不知道她究竟不甘心什么,只好囫囵劝道,“儿女的事,由他们去罢,您操碎了心也没用。倒是养好身子要紧,回头好了,瞧着新媳妇进门,那才真叫热闹喜兴。”

“不中用的。”徐氏连连摇头,幽幽长叹,“我怕是熬不过去了。”

祝妈妈连忙摆手,“瞎说!可不兴这样咒自己,您这是病糊涂了,也没个讲究。”兀自不放心,忙掉转头,呸了一声,以示方才的话不算数。

“我的事儿,我自个儿最清楚。别说人了,连猫儿临了,还知道要寻个干净地方给自己……”徐氏哀哀道,“我就是不甘心,见不着他成亲,见不着他有后……”

她说得险些落泪,听的祝妈妈也差点哭出来。

半晌徐氏打叠精神,忽地拽起祝妈妈的手,“我一走,他的事又要耽搁好些年,这不成的。老姐姐,你得帮我,帮我了却这桩心愿。”

祝妈妈真被唬了一跳,没成想她是认真在思虑这档子事。

“我想在走之前,看见他身边有人。”徐氏接着道,“最好还能让我见到,他留了后。”

祝妈妈顺着她的话想,接口道,“您的意思是,赶早儿把媳妇娶进门?那,那人家方家能干么?不是我说,这……”

谁家姑娘愿意赶这个节骨眼仓促成婚,一进门就伺候病歪歪的婆婆?说不准个把月后便是披麻戴孝,一守还就是三年。

只是这话老妈妈没好意思说,硬生生又咽回了肚子里。

“不是那意思,不求方家人。”徐氏断然摇头,“咱们有现成的人选。这俩人就应该在一处。将来方氏进门,就说我的话,寰丫头是我塞给承哥儿的,是良妾。”

祝妈妈愣了愣,直觉不妥,“寰姑娘能答应么?她那个人,别看平日里不言不语的,可随随便便瞅你一眼,那眼神能看得你心里直发毛,她可是个有主意的。”

徐氏倒是颇有自信,眸光一阵阵发亮,“只要她喜欢承哥儿,这事就有门!”

大约说到激动处,又引发了剧烈咳喘,祝妈妈捧着口盂,等她咳完连忙端开。定睛往里一瞧,痰中飘着红丝,一缕缕触目惊心。

回身坐定,老妈妈愈发难过,缓缓说着心中顾虑,“那三爷呢?我可有些吃不准。三爷性子好是好,可也有些孤拐脾气,认死理不认人。我觉着这事,他未必能应准,更别提又赶上您病着的时候。”

徐氏喝了一口清水,拭着嘴角,“所以说要想辙啊,孤男寡女,有情有意,咱们就得给他们提供恰当机缘。”

上一篇:江湖两相忘下一篇:半世繁华录

篆文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