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校草亲妹妹[穿书](102)

“所以,我只是在发尾处给方小姐调整了一下,等以后刘海长长,扎个马尾,效果会非常好。”

在云烟听来像是天方夜谭的话。

方妈妈却频频点头,“你说的对。”

云烟:“……”

云烟不信邪的转过头,她才发现自己发梢什么的都被剪短了。

云烟以前是编绳子的。

对曲线、角度、错落层次还算有点审美。

她把头发用手拢起来,果然,马尾下垂的层次感更加鲜明。

云烟想,是挺好看的。

但这还是改变不了跟剪短之前没有多大变化的情况啊。

没想到,等到周一开学去了班里。

童秋居然对她的马尾居然赞不绝口。

云烟恍惚的问:“你真的能看出来差距?”

“这不是很明显嘛,长度好像也有点变化。”童秋说得一本正经。

云烟:“……”长度变化那几厘米都能看得出来?

而她们俩的后桌方铮和程里也一脸懵逼。

云烟甚至听到程里小声问,“铮哥,云烟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

方铮语气中也满满的不确定,“没有吧,跟以前一样。”

“我也觉得。”程里道。

童秋胆子大,回过头评价。

“直男审美。”

云烟感觉这句话把自己也包了进去。

果然,她距离真正的软妹子,还差了那(…………)么大一截儿。

中午吃饭时候,云烟小声跟方铮说这件事。

方铮没忍住,唇角勾起,他说:“谁说你是软妹子了?你这个小倔脾气,还能当软妹子?”

他现在还记得最开始自己软磨硬泡、威逼利诱,云烟都不肯叫哥的事情。

云烟:“……”我生气了。

哄不好得那种。

=

三月二号,《符号逻辑杂志》(journal of sybolic logic)发布了一篇中国学生为一作,并单独完成推导过程的文献。

不出两天,就在国内引起轰动。

当然,主要还是数学界。

葛宋作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在学问方面极为敏感。

不止是他,很多顶尖高校的老师们都会时刻关注着自己研究领域方面的杂志。

有什么新的科学动向,他们都会拿到第一手资料。

“西塔藩猜想?真的有人做出来了?”

“这年头怎么还有人研究它,都接近哲学方面了,对应用数学也没有什么帮助。”

“你这句话我可不敢苟同,每个学科再冷门,也有它的优势。你这么说,自己研究一个我看看?”

“老葛,你针对我干嘛?我要是有时间,我也去研究啊。”

“我没针对你,我就是说你这个态度。二十年都没人推导出来的逻辑,怎么到了你嘴里就不值一提?”

再说了,就算再怎么没有帮助。

这种对科学严谨的态度,也比自视甚高、把什么不放在眼里的人强。

清华大学数学系的老师们花了两天的时间,讨论这份推导过程的严密性。

真正讨论完后,再也没有人说‘这都哲学的东西了,对应用数学有什么用’的话。

因为——

“这逻辑,真的让人佩服。”

“有这份逻辑思维,以后在研究路上绝对能省不少力气。”

“来来来,看看一作到底是谁,估计是哪个退休的老教授,不然没空推到验证这么多。”

葛宋老师说:“好像是个学生。”

他当时收到远墨发来的邮件,只看了研究的主要标题,就把人转给了钱贤。

虽然没仔细看,但还是有稍微那么一点点印象。

作者好像是个学生,而且年纪不大的那种。

他这么一说,大家查看一作的速度瞬间加快了不少。

“学生!?”

“哪个大学的?咱们申请把学生吸纳进来,专心搞研究?”

“这可真的很有潜力了啊!一个学生,就能推导出这么严密的逻辑。”

查了查,整个研究室突然安静下来。

葛宋教授还在看那个推导过程,就算他是数学逻辑这边的门外汉。

但也能看懂里面一环扣一环那清晰的演算步骤。

真的太清晰明了了。

葛宋疑惑道:“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

“……说?”

“……话?”

葛宋教授:“……?”

一个年轻的老师见气氛越来越凝滞,赶紧开了口。

“这居然是高中生推导出来的!啊,说完了。”

这下轮到葛宋教授赶紧去查看这个高中生的情况。

缓了好一会儿,他才念出作者介绍那一行字。

“方云烟,来自海省一中高二年级。”

短短十三个字。

大家翻来覆去看了不止十三分钟。

半小时后,办公室的画风陡然一变。

“给咱们学校招生办打电话,对,快点。”

“保送、必须报送,奖金、奖学金都得有。”

“这才高二啊!高二就能研究出这些,以后何愁做不出大成果?”

“必须的,有咱们学校的培养,一二十年后肯定是数学家!”

说完后,大家看向打电话的人。

“招生办接电话了吗?你也别愣着,给联系海省一中啊。”

偏偏那边打电话的数学系老师们发音不清。

招生办老师重复道,“房允研?”

感觉这名字奇怪中透着耳熟。

这会儿o的余威还没过呢,作为唯一一个没有签约清北保送的学生。

招生办老师对‘方云烟’这三个字可真是记得清清楚楚。

“对对对。”数学系这边老师说,“就是这个名字。”

旁边有人催问,“你到底发音对不对啊?上面只有拼音,到底是不是这三个字?”

“我感觉是,相信女人的第六感。”

事实证明,一般这么说的,都不能信。

招生办老师被她的‘对对对’给砸懵了,然后去打电话给海省一中。

教导处主任也一脸懵逼。

他说:“您好,我们尽快、一定、非常快的找到这位学生,然后跟她说保送的事情。”

“好,清华欢迎她,等她的好消息。”

教导主任连忙应下。

还不等他去筛选名单,又一个电话打过来的。

北大。

“房韵颜?好好好,我知道了。”

过了会儿,中科大。

“方筠演?”

“对对对。”

缓了缓,教导主任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

第83章

教导主任看着自己纸上抄着的三个名字。

房允研、房韵颜、方筠演。

他想,能被清北中科大的老师打电话过来,直接开口要人。

这些学生一定有哪一方面特别特别突出。

而且,应该是学术方面。

可问题来了,他对这些名字一个都不熟悉。

甚至他打开教务系统,检索了一下,都找不到同名同姓的人。

“难道打错了?”

他这么想着,随即又觉得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个学校打错了也就算了,三个名牌大学的招生办老师如果都打错了……

那就是他们学校给电信充钱了。

教导主任死死的盯着这九个字,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fang……yun……yan?

念了几遍后,他觉得这三个陌生的名字里透着一股子熟悉的感觉。

真的,特别熟悉。

好像,在哪儿听到过这个名字,还不止一次。

教导主任灵机一动。

方!云!烟!

这三个名字的共同点,完全可以组合成一个他熟悉的学霸,方云烟。

而且也是高二年级、海省一中的,一点都没错。

教导主任原本要直接叫云烟过来。

但想了想,还是先给这几所大学的招生办老师们打个电话。

再确认一番,以免搞出什么乌龙事件。

最后,三方确认之下。

发论文小姑娘名字真真切切就叫方云烟。

“虽然已经错过了保送时间,方云烟同学好像也没有其它特长,有点不太符合我们学校的保送规定。”

招生办老师说道,“但这篇论文真的非常出彩,我们学校的数学系教授都很看好方云烟同学的潜力,所以才让我先打个电话过来通知。”

教导主任略微有些迷茫。

——没有其他特长。不符合保送规定?

不是说参加数学竞赛集训队,就可以直接保送了吗?

上一篇:病弱反派饲养指南下一篇:深宫娇宠

之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