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白日不做美梦,眼见得能够着城墙,只听得城楼上传来震天的巨响,紧接着大地震颤,仿佛地裂。马延亮□□的马嘶鸣起来,昂立而起。他努力控马,眼角余光里却见火光和尘土冲天而起,无数的人翻到,连带着背上背的黑色大炮仗也跟着爆裂起来。血点如同密雨,一蓬蓬飞落,劈头盖脸。
马延亮伸手摸一把脸,灼热腥臭,触手绵软,全是烂肉。
他张了张口,扭头去看,一片血海。
中原攻城之战,青州王,大败。
“那是甚?”朱志杰面色苍白,声音颤抖。
青州王紧握住战车的边缘栏杆,牙关咬碎。他沉默半晌,“撤。去信河西,问清楚炮仗之事——”
中原炮响,传不到千里之外的河西。
顾皎手头的几样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红薯丰收,砖窑正常运转,工坊也建了起来。
北方三郡和马家为青州王搜罗的战马、皮子和奶制品已经运到河西,连带着红薯一起,往龙口而去。
她一封信去李家,引来了李昊大少爷和李端小姐。两人车马煊赫,搬到城中的别宅,说是要看顾皎的新式大宅子如何修成。
顾皎早将唐百工弄郡城里来,帮着搞新房子。他将烧砖窑研究得透彻,出了一个操作手册,让下面两个最老成可靠的照着册子操作,一步也不能错。每五日出一窑砖石,用马车运到郡城。顾皎便借着这玩意,将李昊和李端请着去看了已经拆掉的那一大片地,实地考察,又给看了砖石和陶管的样品,甚至搬出了木头做的一个实体模型。
建筑分了三部分,最边上的一栋是给商会的办公楼兼各样货品展示;中间是为如脂修的青楼,将她捧成风流才女,做个活广告招牌也是不错;至于最末的一栋四层高楼,便是后世那般的高档公寓建筑,修成套房的模式,招待贵客或者少爷们,简直完美。
郡守夫人亲自出面推销,李昊又有心结交,大手一挥出了一大笔钱,定了一个所谓的套房。
现地基挖下去四五米,用青砖起了柱基,又用石灰和三合土糊了一个化粪池来。另有各样的陶管安埋在泥土中,管线走得横平竖直,很是惹眼。大约是为了宣传自家建造法的高明,每隔六日,那工地开放一日,请附近的街坊邻里来瞧,搞得全城沸沸扬扬。
“地基完成,地面上的便快了。”顾皎端坐在工地对面的一间茶舍里,身边是李家兄妹,身前是回事的唐百工。她捧着水杯,“红薯已是收了,第二季要种下去。最好能赶在九月前将这一部分完事,才可招待北边来的皮货商人。”
唐百工将各样要点记下来,便要谈红薯运去南边换银钱的事。
钱的事,实在是俗气了。
李昊不耐烦地挥手,“些许小事,何必扰你家夫人?自己看着办就成了,否则养你何用?”
唐百工不喜李昊,告了个罪,随意找个借口,便走了。
顾皎见状,有些好笑,“李少爷家财万贯,自是不用管的。”
“有甚不同?你掌了他的身契,他若不好,打一顿卖了便可。如此这般,可有做事不尽心的?”李昊冲旁边看书卷的李端道,“端妹,你说呢?”
“腌臜之事,不要入我的耳。”
顾皎当真觉得有趣,一个狂浪少爷,一个高傲的小姐,居高临下来结交她。就近观察,这些士人当真没了物质的困扰,全都只追求精神,在后世这是理想的状态。可这般理想状态,滋生出来的并非全然是对个人成就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反而更多的是享乐和迷失。
她便问,“万事不管自然是好的,然野地里随意长的花草,总比不上院子里精心养育的。做人家主人,既要采花,也要施肥育种,否则一片荒野,有甚趣味。”
李昊却道,“夫人自比园丁?自甘劳累?”
“非是园丁,乃是台基筑得越厚,房舍才修得越高。若要九州更富裕繁盛,有趣之事更多,便得天下万民也富庶起来。否则,日日玩耍同样的事情,也容易腻烦。我观李少爷便十分有情趣,然你可知河西之外,有多少有趣之事?”
李端舍了书,略有些较劲地看着她。
顾皎那一本正经教训人的模样,逗得李昊耻笑,生了轻慢之心。他便道,“我竟不知,这天下还有甚有趣之事堪比美|色和权势。譬如那如脂,夫人可是心生惧意?”
着实轻佻了。
然顾皎向来是不惧的,她道,“贪欲如潮,不加管束便要漫了四野,一片黄汤。若要说恐惧,人心比美|色更可怖,要惧也是惧郡守,而非如脂。然对郡守而言,有一事比美色更难些。”
李昊手轻轻一拍桌面,“夺九鼎?”
说完,他用力看着顾皎,唯恐漏了她的惊恐。
李端皱眉,说得太过明白。
然顾皎只开玩笑一般道,“本以为李少爷桀骜,未将人间固有的规矩放在眼中。不料说来说去,都是成王败寇的旧事,实胆小得令人失望。”
李昊被鄙夷,有几分不服。
顾皎又道,“郡守与我,欲令天下人人为士,再无穷人,再无奴婢。”
说完,她朗声一笑,起身走人。
李端手按在木桌上,道,“她疯了吧?”
半晌,李昊没接口。
她转头,却见自家脑子被女|色糊烂了的大哥眼中燃起了大火,那火遮天盖地,似能焚尽一切。
自三皇五帝起,诸侯林立。秦皇统一天下,换了旧制,乃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之后皇朝轮替,乃是经常事;然无论皇帝怎么换,却无人敢质疑这天下皇权,这士人分权;不想小小的庶族女,落魄的前朝皇子,居然敢直接无视黄泉,要换了礼制。当真是,胆大,狂妄得——
想将之□□。
第137章 见高复
顾皎当然知道以一个人或者几十年的努力, 无法实现人类到目前为止都解决不了的贫富差距和阶层问题。可她非常不喜欢李昊身上那种因为钱和权养出来的毫无顾忌, 眼中无物又生无可恋的气质,明明是得到最多的人,反而嫌弃这个世界,简直没天理了。
因此,便忍耐不住地讽刺和怼了几句。
怼完人后,稍微有点后悔。
毕竟,人家真金白银掏出来支援建设了, 后续还有好多要花钱的计划需要冤大头呢。
她劝说自己一定要好脾气, 出了茶舍深吸一口气。
辜大见她脸上还带了薄怒, 转头看一眼李昊, 皱眉道,“夫人, 他可是无礼了?”
顾皎挥手, 道,“无事, 咱们且先回家。”
便爬上车, 自有杨丫儿在上面接应了,辜大则去驾车。
然车走得没多远,唐百工却骑马追了上来。
“夫人。”唐百工面色有些急惶。
“甚事?”顾皎撩开车帘,“刚李少爷说的屁话你都别听,按咱们之前商量的办便好。”
“不是。”他否认, “刚才校场来人, 说有急事, 要请夫人立刻过去。”
“校场?”
“对!”唐百工道,“我和夫人一起,马上过去。将军的口信,要快。”
顾皎头次被李恒这般催促,心头有些预感。去校场,又请了她去,一直来她和军营的联系大约便只在打京州的时候出了个大炮仗的主意。难道他们攻克了关键技术,搞出更厉害的东西了?还是青州王带着那玩意去打高复,出现什么问题?
辜大鞭子甩得响亮,唐百工在前面开路,一路冲着出城。
出得城,便见许多大马车和马群,无数的红薯堆在竹筐里,又有许多木箱装起来的薯类果脯,山里采的菜干,各样野物烤出来的肉干。那些上下货物的多是庄人,见了顾皎的车纷纷行礼;偶有打着马家旗帜的马队,遥遥的行着瞩目礼。他们在此聚集拢货,等着一起往南边去。
可见这时候一场战事,动员程度之广之深,并不比后世少。
马车冲入校场,顾琼立刻来迎,领着去了里面的议事堂。
堂中有好些偏将和幕僚,个个面色沉重,对着堪舆图不知在说些甚。
顾皎进的却是后堂,只魏先生和李恒在。
“先生,延之,甚事?”她进屋。
李恒抬头,对她勉强一笑,对顾琼道,“顾琼,百工,关门,你们出去守着。我和先生跟夫人且商量,定下主意,再召你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