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保护学渣(19)

沈明洲习惯了记者和媒体人的好奇心,他点开面板,将整套太阳能技术转换雏形投放在屏幕上。

他说:“这是我们研究的太阳能转换技术,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提供新能源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根据现有材料和实验测试,初步估计这项技术能够稳定达到55%以上的转换效率。”

记者举着话筒哦哦哦了半天,其实并听不懂什么新能源,什么太阳能。

他试图往后退几步,引导沈明洲追随话筒离开,却徒劳的发现,这台设备牢牢抓住了沈明洲的注意力,对方连头都懒得抬一下。

他不甘心,继续追问,妄想引起沈明洲注意力,“那现在世面普及的太阳能转换率是多少呢?”

沈明洲专注的凝视着屏幕数据,随口答道:“普及?普及的商用技术大约是20.56%,实验环境技术约为60%。”

专业要素过多,采访的记者眼神满是怀疑。

高中生要做55%的太阳能技术,又说60%是国际水平,四舍五入就是吹嘘自己能够达到国际水平了吧?

虽然他们是地方生活报,作为媒体他们也是经历过各种造假风波,深知广大人民多爱撒谎给自己镀金。

年龄越小越虚荣。

于是,记者端着一副成年人的善解人意,客套敷衍道:“这么厉害啊,加油哦。”

沈明洲看出他不懂,毫无兴趣的点点头,继续专注于实验。

从头到尾,沈明洲都没离开过这台一看就很贵的设备。

摄影师惋惜于拍不到仪器全貌,低头看了镜头,却又舍不得删他的照片。

青涩的侧脸,高挑的身材,如果今天是人物专访,倒是可以用这张照片做配图。

可惜,仪器才是主角,学生长得再俊俏有什么用。

哪怕回到报社,生活报的人都在讨论实验室里几千万设备到底真的假的。

“谁知道啊,这些仪器设备看起来那么大个,说不定成本才几千。”

“我也觉得不可能六千万,高科什么企业根本没听过,这么多钱也不怕送破产。”

主编端着水杯,突然在他们身边停下来,“今天你们去哪儿取材了?”

大家热烈欢迎主编加入闲聊,说:“沈氏科技的蒋总邀请我们去澄明中学,报道他们捐了三百万的仪器。但是我们去了,发现有家公司说是捐了六千万,给高中生做实验。”

旁边有人笑着补充,“而且啊,里面还有个学生说自己的研究成果,跟国际水平一样,野心不小呢。”

本来是想讲笑话给主编听,谁知主编视线落在屏幕上一顿,诧异问道:“你们说的是他?”

屏幕上正放着一张少年侧颜。

他穿着白色的宽大实验服,专注凝视一台冰冷的实验仪器。

“对,怎么了?”摄影师疑惑问。

主编顺手把杯子往桌上一放,指着图片催促,“赶紧写新闻,就配这张图。”

报社的人愣了,“写、写什么啊?”

“你们有没有新闻敏感度,知不知道什么叫话题性?!三百万有什么好报道的,直接报道六千万,高中生,国际水平比肩大牛!天才、厉害、还有钱!”

报社的人被主编这一通说,确实很心动。

自己平时逛网页,都会顺着这种内容,点进去瞧两眼看热闹。

“万一六千万是假的呢?”有人犹豫的说道。

“假的?那更好!有质疑、有声讨就有热度。你提醒我了,写,赶紧写,内容越震撼越好!”

不过半天,生活报的网络号发布了重磅消息——

《十六岁天才少年获利千万,新研究成果超过国际水平》

第 14 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活报突然发布的短新闻,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作为一个热衷于家长里短、婆媳撕逼、小道八卦的媒体,平时就收获了不少战斗粉。

经常有人闲来无聊,在生活报上看看社会能有多奇葩。

现在,生活报不发家庭大战了,一改常态,居然报道起了什么天才少年?

大家满怀疑惑的点开新闻,准备感受一下天才魅力。

没想到刚打开,就被编者羡慕嫉妒恨的语气闪瞎了眼。

——才十六岁就超过国际专家!

——研究成果赚了六千万有没有!

——太阳能技术真的好赚钱!

新闻稿里天花乱坠吹什么太阳能技术赶英超美,围绕着图片上那位侧颜清秀的天才,来了一次身家千万的感叹词。

战斗粉们安心了,果然还是那个娱乐化的生活报。

他们习惯了这家报纸在网络提前预告新闻的方式,顺便用他们超强理解能力,完整拼凑出明天生活报将要报道的内容。

评论里热衷撕逼的粉丝,难道平静的表示: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厉害了,我二十六也没赚到一百万。”

“不得了不得了,好久没看生活报了,明天买份报纸看看天才。”

气氛融洽,虽然评论不多,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了对天才的好奇。

第二天,《生活报》头版头条,用正经严肃的语气,报道了昨天预告的十六岁天才。

蒋兰急切等了许久的报纸,拿到手上差点以为自己叫人买错了。

头版图片不是沈氏科技,也不是她和袁副校长亲切握手,而是沈明洲站在一台设备前,盯着屏幕的沉默侧颜。

内容也是围绕着沈明洲,大写特写了一通澄明中学惊现天才,科技企业耗资六千万打造实验室,为天才的太阳能技术买单。

她捏着报纸的指甲都快把图片上的沈明洲捏碎。

特地花钱准备的三百万设备,到了报纸上竟然只有一句“另有沈氏科技公司捐赠三百万,支持母校澄明中学建设。”

连张配图都都没有!

区区小报都敢忽略她,蒋兰恨得牙痒痒,念头里闪过不少兴师问罪的方式。

突然,她盯着报纸上那道的身影,勾起一个笑。

既然沈明洲出了风头,那不如让他出个够。

当晚,网络大V流水书生,突然发了一则长微博。

“现在社会怎么了?怎么都爱炒作天才?[图]”

内容简洁有力,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这条内容两连问,长微博一出,围观者众多。

点进去,就发现是一则名为《十六岁天才少年获利千万,新研究成果超过国际水平》的新闻报道,引发了他的感叹。

新闻不长,内容却贵。

六千万的商业吹捧,说什么国内已经有了超过国际水平的太阳能技术,还是一位十六岁天才做出来的!

于是,流水书生进行了一系列考据和查证,竟然发现了重大问题。

网上除了生活报网络号发布的消息,竟然一点儿天才的动静都没有。

流水书生震惊了,决定立刻了解。

论文搜索,没有。

专利搜索,查无。

权威可再生能源机构的认证,为空。

三无技术,竟然让一家报纸头版头条吹嘘起天才!

点开长微博的人围观群众,被他风趣幽默的调查过程逗乐,突然,流水书生话锋一转,在长微博末尾意味深长的说道——

经过本书生多方走访了解,该澄明中学天才月考数学成绩27分。

卧槽。

本来看热闹的网民,立刻让微博热闹非凡。

“27分?27?什么时候数学满分变成27分制了?

“这算不算自寻死路?吹什么不好,吹天才?”

“9102年了,居然还有人敢艹学霸人设?上一个艹学霸人设的坟头长草三尺高了!”

不需要流水书生带节奏,这篇长微博外带生活报的新闻,足够让评论蹭蹭蹭暴涨,奔着千位数直彪。

习惯晚上看八卦的围观群众,都能在首页刷出这条“炒作天才”的消息。

甚至有不少人跑出来表示:“我妹妹就是澄明中学的……”“我远房亲戚家小孩儿就读的澄明中学”。

求真相的路人到处都是。

一条大V带动的扒皮长微博,炸出来无数弟弟妹妹侄子侄女在澄明中学的网民。

毕竟是重点中学,校友遍地。

经过网友的三姑六婆二大爷三大叔的帮助,不过两小时,流水书生直接给围观群众一个清清楚楚的背景交代。

——新闻里的“天才”叫沈明洲,年级垫底,不学无术。初中开始旷课逃学混社会,高中靠走后门进了澄明中学,月考就给澄明中学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言朝暮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