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亦甚想你+番外(159)

元景的小脑袋,轻轻点了点。

皇帝又问:“元景是不是害怕, 有了小弟弟, 父皇和母后就会偏心他, 不疼我们元景了?”

元景抬头看了看父皇, 再度点点头。

皇帝微微笑了:“元景不喜欢父皇跟你抢母后, 是不是?”

元景小眉头皱起, 很认真的应道:“嗯!”

“可是, ”皇帝摸摸他的小脸,温声道:“你出生之前,你母后是属于父皇一个人的啊。”

元景毕竟还小, 被皇帝说的头脑中有些乱,怔怔的看着父皇,没有做声。

皇帝轻轻的搂住儿子,道:“那时候,朕见到你躺在你母后怀里,可不像是你今天这样,扑过去将把你往下拉。”

元景纠结起来,蹙着眉头,轻轻的“啊”了一声。

“在你母后的心里,父皇跟你是不一样的,既然如此,你怎么会觉得,在你母后心里,你跟小弟弟就是一样的?”

皇帝轻轻的拍他肩膀,语气温缓:“在她心里,父皇是不一样的,元景是不一样的,新出生的小弟弟,也是不一样的。

父皇受了伤,你母后会心疼,元景受了伤,你母后也会心疼,换成小弟弟,你母后难道就会不心疼吗?”

他这番话说的很缓,也很浅显,元景愣愣的听了一会儿,好一阵子,终于有点转过弯儿来了。

“父皇有时候也会欺负元景,可你仔细想想,除去嘴上说说,轻轻打两下,父皇拿一回动过真格?”

皇帝握住儿子的一只小手,轻轻捏了捏,道:“你多大了,朕多大了,欺负比自己弱得多的人,像话吗?”

元景嘴巴顿了顿,没出声。

躺在母后身边的小弟弟,笨笨的,小小的,都不能自己转脖子,而自己过去,直接把他往下拽,好像……是有点欺负人。

皇帝低声问他:“不像话,是不是?”

元景眼睛眨眨,低下了头。

“这才是第一个比你小的,之后,或许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呢,难道你要挨着,一个个的拽下去吗?”

皇帝温柔的摸着儿子头发,而这一回,元景居然也没有表示不喜,只是听父皇缓缓道:“可是元景,你跟他们是不一样的。”

“父皇跟母后都是头一次为人父母,生怕哪里做的不好,委屈了你,所以凡事都格外仔细。

而你呢,也得到了我们完完整整的关爱。

你弟弟虽然也是我们的孩子,但他前边已经有兄长,得到的,自然要比你少一倍。”

皇帝也不强迫他接受,只是慢慢的说:“此前,咱们一家三口里头,就数你最小,无论是父皇还是母后,都会让着你,爱护你,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因为你还太小,太娇嫩了。

对待小弟弟,也是一个道理。”

元景低着头,对了对手指,又抬头去看皇帝,目光中是满满的歉意,既真挚,又有些后悔。

“臭小子。”

皇帝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将他搂紧了,也不管他能不能听得懂,便感叹着道:“你是长子,是晋王,将来还会是储君,是天子,要拿出自己的气度来,外能制衡宇内,内能照拂弟妹,不能耍小性子。”

元景显然是没听懂这句,奇怪的“啊”了一声。

“听不懂啊,那也没关系,父皇说点你能听得懂的。”

皇帝轻轻将他小身子掰到自己那边,问道:“刚刚你去胡闹,仗着自己大,欺负小弟弟,是不是做的不对?”

元景眼睫颤颤,很认真的“嗯”了一声。

“知道不对就好,”皇帝又问他:“你只顾着叫母后抱你,她抱不得,你就委屈的哭了,是不是?”

元景点点头,再度“嗯”了一声。

皇帝微微颔首,叹口气,继续问道:“那你有没有看到,母后疼的脸都白了,说话都是有气无力?”

元景小脸一怔,很忧心的摇了摇头。

皇帝拍拍他小屁股,道:“既然这样,父皇要是打你,算不算是冤枉你?”

青漓毕竟刚刚生完,屋子里光线也暗,元景跑过去的时候,又是只顾着小弟弟,当然看不清楚她的脸色,被皇帝这样一说,顿时后悔的厉害,听皇帝这样问,毫不犹豫的摇摇头。

“那就好,”皇帝也不客气,用了会叫他觉得疼,都是不会伤到的力气,“啪”的一声闷响,拍到元景屁股上了:“你母后受苦,说不定将来会落下病根,父皇看的心疼,必须叫你受点罚!”

元景抿着唇,没有叫疼,也没有哭。

他骨子里倒是倔强。

皇帝看的满意,又伸手为他揉了揉。

抱着元景站起身,还不忘问一句:“父皇打你,你不会去跟母后告状吧?”

元景不以为然的看了皇帝一眼,轻轻的摇摇头。

“好啦,”皇帝也不介意他那眼神,道:“既然说开了,那咱们就回去。”

元景靠在父皇的怀里,低声叫了一句:“母后。”

“先回去看看再说,”皇帝明白他的心意:“你母后若是醒着,你就过去说说话,若是睡着,就等到明天吧。”

元景听得很认真,看着皇帝,同样认真的点点头:“嗯。”

“朕也一样疼你,”皇帝听他答应的这么痛快,倒是有些不平:“怎么不见你对朕,像对你母后那样亲热?”

元景咬着手指,静静的看了皇帝一会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了,将头埋到他怀里去,低声道:“父皇。”

“嗳,”皇帝下意识的应了一声,随即才反应过来不对:“——你这臭小子,既然会叫父皇了,为什么还天天管朕叫呼呼?!”

第109章 公主

四年后, 夏天。

这日,青漓自倚春园看花回来, 路过宣室殿的长廊时, 就见元景正独自坐在那里,两腿自在的晃着, 似乎是在想些什么。

她摇着宫锦团扇, 缓缓的走过去,道:“做什么呢,一个人在这儿发呆。”

元景站起身来, 朝她问安:“在等母后回来。”

“外头热, 别在这儿说话,”青漓拿帕子替他擦了汗, 又拉着他往内殿走:“到里头说。”

元景轻轻应了一声,亦步亦趋的跟在母亲身边,往里头去了。

他生的像皇帝, 年岁越大, 便愈发的明显, 从那双锐利的眼睛, 到高挺的鼻梁, 再到习惯性抿着的唇, 委实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脸上带着笑的时候倒是还好, 板起脸时的那种威仪,活脱儿是父子俩。

元景是嫡长子,肩上的担子也最重, 四岁的时候,身边就有了教导的师傅,先是从最基础的仪礼开始教,然后才是课业。

皇帝是偏向军武的,魏国公府也是武家传世。

因此,夫妻俩都有意叫元景多接触些文臣,随着年岁的变化,皇帝也会给他再添几个文臣师傅。

元景很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极为出色的天赋,青漓闲暇时,也教着他念书习字,底子打的不错,到了先生们面前,也是一致的称赞。

皇帝虽也会教他,可毕竟事繁,总不像青漓那样,空闲的时间大把,可以随意挥霍。

青漓有心教他,却也不会填鸭一般,不停地往他头脑中塞,经历过现代的疯狂补习,她深知每日埋在课业里,究竟有多痛苦。

今日是初七,单日,她照旧念书给他听,随意取了史记中的一段,细细讲与他听。

刚刚说到“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时,却被元景打断了。

“母后,”他看着她,很认真的说:“我想学剑。”

“怎么忽然就想学了?”青漓摇摇手里的史记,轻声问他:“听这里的话,心血来潮?”

“是,”他眼睛清亮,回答道:“也不是。”

青漓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只是笑了笑,问他:“为什么呢?”

元景注视着母亲,声音同目光一样坚定:“因为,我想变强!”

“元景,”青漓靠近他,轻声道:“尽管你还很小,但实际上,你已经是这个国家最强的人之一了。”

帝后的嫡长子,这个浩瀚国度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在政治层面上,也只有皇帝要比他高,除此再无其他。

“那不一样,”元景明白母亲的意思,所以,也希望母亲能明白他的意思:“那是属于嫡长子这个身份的,而不是属于我的。”

初云之初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