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渣过的病娇称帝了(93)

语罢便立刻向殿中侍卫发话,“请太皇太后回宫,将东陵王与这假冒束王的骗子一并拿下。”

他直视萧元曌的眼眸,加重语气道,“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你敢!”

这回大喝的却是东陵王,东陵王出完声,又迅速将萧元曌及太皇太后挡在身后,怒斥萧元晟道,“格杀勿论?亏你说得出口!也罢,今日不如就将帐全部算清!你欠阿曌的,要一一还回来!”

皇帝红着眼珠子冷笑,又示意太监们上前将太皇太后拉走。

然还没等太监们上前,却听见怒极的太皇太后直呼他的姓名,“萧元晟,哀家活了这么大岁数,是叫你今日如此不尊的吗?”

萧元晟不忘惺惺作态,道,“不是我不顾您,是您现如今已经被他们蛊惑,只肯信他们的话!皇祖母,朕再说一遍,请您立刻回宫,朕要剿杀乱臣!”

太监们便又要上前去拉老太太,老太太也放下狠话,“谁敢动哀家,今日格杀勿论!”

萧元晟叹道,“那就别怪朕了。”

语毕立刻发话,“御前侍卫,□□手进殿!”

殿中情势冷凝到了极点,有胆小的大臣已经吓得双腿直抖,开始寻觅何处可以藏身,生怕等会会被打斗伤及,哪知还没等看见皇帝的御前侍卫□□手进殿,殿外却先传来了打斗之声,呼喊声兵器声相搏,犹如战场,直叫人胆寒。

乾元殿内外,霎时陷入一片混乱……

……

变故初初发生时还是上午,等萧元晟在众人保护下终于回到御书房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黑了透底。

御书房与乾元殿还隔着几重宫门,东陵王的护卫们暂时进不来,因此姑且是安全的。

虽则宫中有禁卫三千,却没料到东陵王的人身手都是那般厉害,最惊险的时候,萧元晟曾被刀锋直指,此时好不容易回来,难免气喘吁吁。

陪在他身边的皆是他的心腹,今日跟着糟了一回惊险,依然心有余悸,此时纷纷跪地奏禀道,“陛下,东陵王造反,必须诛之,恳请陛下即刻发兵诛杀乱臣!”

皇帝当然是要发兵的,然而才要开口降旨,却见侍卫统领曾成急匆匆的来报,“陛下,东陵王府有五万兵马从海上而来,于沽州上岸,如今已经渡过津河,直逼京城了!”

“什么?”

皇帝彻底惊住。

~~

入夜,鹿州。

青桐进了营帐,向萧元翊报告道,“爷,对面还在休整,这都歇了大半天了,他们也太不经打了。”

萧元翊比较淡定,一边灯下看着舆图,一边道,“他们才来就开战,连着打了一日一夜,又不是铁打的人,累一些在所难免。”

青桐嗤笑道,“听闻这个钱成义出了名的油滑,今次没占着便宜,眼下没准已经在想退路了。”

萧元翊却道,“不用他想,撤兵的军令应该马上就到了。”

算一算时间,东陵王的兵马已经兵临京城,萧元晟不可能等死,一定会将钱成义召回去。

而果不其然,他话音才落,门口就响起了通报声,“主帅,钱成义撤兵了!”

青桐两眼一亮,无比敬佩的看了眼主子,得了准许后,立刻把来人叫进帐中,问道,“怎么回事?”

来人名叫谢长,是萧元翊手下的副将,从前在京中大营任校尉,他同这里头的而大多数兵士一样,原本并不是萧元翊的人,但经过近半年的相处,却已经对萧元翊心悦诚服,可谓忠心耿耿。

原因无他,只因他们原本都是些老弱病残,不受重视的兵,皇帝将他们派给萧元翊,原本就是打算叫他们同萧元翊一起死在北境的战场上的,哪知萧元翊不仅不嫌弃他们,一路与他们同吃同住,到了北境后,还亲自花时间训练他们,一点一点把他们变得强壮起来,比起镇北王的兵也丝毫不差。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历经犹如重生般的脱胎换骨后,这些人很清楚的明白谁才值得拼死拼活的效忠,是以如今对萧元翊死心塌地的。

谢长的右腿有些轻微的瘸,来到萧元翊面前,却坚持一丝不苟的行了军礼,而后才道,“主帅,方才京中给钱成义下令,道是东陵王携昔日的皇长子束王杀入京城揭露皇帝罪行,两方厮杀起来,而东陵王准备充足,眼看又压倒之势,皇帝慌了,这才下令急召钱成义回京抵御,属下方才远望,他们已经撤营了!”

果然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萧元翊心情大好,登时从座上立起,道,“好,准备准备,我们也可以进京了!”

东陵王五万兵马可以抵挡一阵,他便顺着鹿州南下,一路杀向京城。

~~

北方的战事凶猛,江南却还安静着,姜穂儿在船上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等到下船时,早晚的天气已经开始凉了。

她同阿娘跟着吴清中在临安下的船,辗转至吴江给吴清中的爹娘扫过墓后,又一同到了谷三娘的老家苏州。

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往后他们的定居之地,就在此了。

同样的,回乡第一件事,先给外公外婆扫墓,而后,姜穂儿同阿娘拿着这些年积攒的钱将谷家从前的老宅给买了回来,老宅子虽不大,但在城中热闹的地界,还是挺好的,虽有些破败,但只要稍加修缮,仍可以继续居住。

吴清中则早就在苏州置办了房产,苏州地价比京城便宜一些,因此这处房产也很不错,有庭院花园,还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俨然大户人家的样子了。

见“后爹”依旧实力雄厚,姜穂儿还是挺高兴的,最起码后爹可以雇的起下人丫鬟,阿娘往后可以享福了。

接下来,便是谋划今后的生活了。

姜穂儿跟阿娘自然还是想开点心铺子,然吴清中却持反对意见,他的理由是,娘俩干这行实在太累,因此不若开饭庄酒楼,只做东家就好,

苏州也是有名的商埠重镇,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开间有特色的酒楼,应当可以赚钱的。

吴清中坚定对母女俩道,“今后我来操心生计,你们操心家中便好。”

母女俩拗不过他,加之他也确实比较有经验,便应了下来。

对此,姜穂儿还特意跟阿娘感叹,说她这回眼光没错了,等日子稳定下来,叫他们把礼数办了,正式成一家人。

阿娘含羞嗔她,她则笑嘻嘻的跑开,去逛后爹家的大园子了。

江南虽然安静,但北方的战乱依然屡屡传来,姜穂儿早已经知道萧元翊要干的是什么,因此并不意外,只在心间默默祈求他平安无事,早些找到她相见。

吴清中这么多年的王府管事并没有白当,资金丰厚不说,还广结人脉,因此他张罗起酒楼也并不难,很快就开业,名曰东顺楼。

昔日留仙居在京城,招牌是江南菜,如今的东顺楼在江南,便以京城菜系为主,占了特色这一项,生意自然不会差。

眼看着日子蒸蒸日上,姜穂儿和阿娘也开始谋划点心铺子的事了。

虽然吴清中不想娘俩劳累,但谷三娘觉得,这是她们谷家的手艺,还是不要断了的好;再者,她始终想给闺女留一份自己的产业。

女人在世,有一个可靠的郎君固然重要,但依然需要傍身之物。

当然了,这里头还有诸多需要推敲的东西,母女俩只是有想法,也并未急着变现,只是开始将心思往这上面投而已。

凡事多想想,总没错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眼看着门前桂花又开,盛夏过去,江南已经是秋天了。

忽有一日,吴清中从外头急匆匆的赶回家,带给了母女俩一个消息。

——说京中战乱平定,萧元翊与东陵王束王合力攻进了京城,又将北方大部都拿下连皇宫都占了。

而从前那位皇帝萧元晟则是兵败出逃,至今不知下落。

第77章

狗皇帝兵败出逃,萧元翊已经打进了京城!

乍听这个消息,姜穂儿先是惊讶,而后心间大石落地,高兴地差点要跳起来!

他赢了,他赢了,他终于打败了狗皇帝,平安的回去了!

谷三娘还有些不解,赶忙问吴清中,“束王是哪位?从前好像没怎么听说过。”

她在京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端王府的点心房里度过的,并不甚了解外头的事,加之萧元晟登基以后,对萧元曌也是颇多忌讳,甚少令人谈起,故而谷三娘不知,也在情理之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