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番外(42)

作者:江东阿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原本酒肆等地方就是一个小型的信息集散中心,来往的人在这里交换信息,获得信息,是十分常见的事。

于是这日路过时,我听到那二人其中一个说,“西边那儿的动静,说是已然往汉中,北伐去了。”

听到“北伐”二字,我脚下一滞,故意走得慢些。另一人听了,并不以为意,嘴中说,“这是猜得到的事,自诩大汉正统,眼见那曹睿一天天势大,就算皇帝不管,他们那丞相又哪里坐得住?”说罢他哂笑了一句,“怕就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哟。”

我听不得那语气,反过头就说,“你又不是季汉丞相,你怎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战场上的胜负,又是谁能算得准的?”

那人见我忽然插话进来,语气还不善,看了我一眼,大约是见我身上油渍渍的,手里还提着一堆乱七八糟的水果食物,想必也不是什么人物,对我轻笑一声,说,“如何就不是了?夷陵那一战,蜀军七十万人皆丧于我东吴之手,这才过去多少年,诸葛亮再怎么将息安政,怕也弥补不了当年之重创吧。再者——”那人又冷冷哼了句,“荆州已失,诸葛亮若要北伐,只能出祁山,走蜀道,这蜀道自古险峻,怕还未到曹睿边境,死伤便要过大半。不是一场空,是什么?”

我听了,心下觉得他分析的其实还是有些道理的,出祁山北伐,是最难的一条道路,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见他们如此轻视诸葛亮,心下十分不是滋味,本不欲还嘴,但见他们在此边将季汉、将诸葛亮的毕生梦想,当做笑料一般谈说,饮酒作乐,我着实又难过又愤怒。

“此言差矣。”我终忍不住开口,道,“君不闻曹操与袁绍当年的官渡之战?”不等他有所反应,又说,“哪怕不知官渡,作为东吴人,也不能不晓赤壁吧。”

我顺便将手中的东西都放下,既要论,那便好好论上一论,“官渡之战,曹军八千,袁军十万,结果如何?赤壁之战,孙刘五万,曹军号称大军八十万,结果又如何?可见成败与兵力原本无太大干系。”

“呵。”那人依旧笑着,并不信服,“那你说,与何有关?”

“两场战役皆是指挥得力,谋士有功,将士拼命,所以才有了以少胜多的佳话,哪怕夷陵之战,亦是。原以为东吴历经此两次战役,本应该更懂得些,却不想在此听到您说出如此轻率幼稚之语。”我说着,顺便讥讽他一下。

“你说的,只是少数。”那人见我言辞犀利,句句争锋相对,倒是严肃认真起来。

“虽是少数,但却也是切切实实发生过的,不过数年之间而已,已有三次,还怕将来不会再有吗?季汉如今在内安民政,外平蛮乱,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上下一心,颇有当年光武治世进取之心,还患不胜吗?”

我一股脑说完,表达了我真切的不满。

那二人看着我,皆愣了一愣,气氛一时尬住,半晌,那人伸手指着我,道,“你对西蜀形势如此了解,莫非,是西蜀来的细作?!”

这回轮到我愣住了,什么细作,不过是一时上头,多说了两句而已,怎么又跟细作拉上关系了?

眼见那人起身要拿我,我后退两步,从菜框里顺了个木瓜做武器,警觉的盯着他,气氛稍稍有些剑拔弩张,忽而听到身后有人开口说道,“怎么了这是,快些放下。”

我一回头,原来是左妙。

左妙在这风月场所里向来游刃有余惯了,她一脸明媚的笑意,不声不响的夺了我的木瓜,我站在原地不吭声地看着她。

“陆大人。”左妙温婉的朝那人行了个礼,道,“厨娘粗鲁,不必与她争执,让她给您道个歉便也罢了。”

那叫“陆大人”的见了左妙过来,脸色好看了许多,他点了点头,竟还带了几分尊敬的样子,“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丫头嘴中一直惦念着西蜀的事,左老板也要摸清这下面人的底,莫要被蒙骗了。”

“她呀。”左妙看我一眼,“您可放心吧。她的确是西蜀来的,但是我一位远方表姨的女儿,她娘近日去世,无依无靠,便来此地投靠了我。我这妹子向来言语利索不饶人的,想必刚刚一定是她得罪了二位大人。”

说罢左妙朝我使了个颜色,“还不给二位大人赔罪。”

我撇撇嘴,想想还是罢了,左妙如此为我开脱,我也不想再胡添麻烦,敷衍着说了句,“给二位赔礼了。”

哼哼唧唧说完,左妙便让我先厨房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摇了我吧,我不知道自己在写些啥了hhhh

将就着看哦么么哒。

出门吃饭咯

晚上没啥事的话再更点可能

第48章 诸葛瑾

午后厨房不那么忙碌了,我便坐在后院的旧石墩上发呆。一边回忆着与刚刚那人的争吵,暗自叹口气。

他去汉中了……

终于,开始北伐了啊……

早晚会有这一天的,不是吗。原本已经放下些的心又莫名悬了起来,眼前浮现出的,是各种样子的他。

意气的他,悲伤的他,偶尔也会展露笑颜的他。

竟然都是他。

两只燕子掠过,叽喳叫了两句,我看着这天,已入三月,又温暖舒适了许多。

低头从怀中掏出那把短刀,轻轻抽出,寒光毕现。又想起那日他将我扑倒在地,暗暗将它塞与我手里叫我快跑时的情形,那时候,他是把我当黄夫人还是阿玥了呢?见我跑回来,他说“滚回去”时,那样紧张的神情,是因为担心我吗?想到最后终是一同落了水,两人狼狈如落汤鸡,大难不死,捡回一条命,想想又不由笑出了声。

“一个人傻笑什么呢?”身后又传来左妙的声音。

我下意识的要将刀收起,还是没来得及,我的动作被左妙的视线捕捉到。

“刀?”她略略诧异的说,“这是做什么,你不会还想去杀了他俩吧?”

我见她误会,抿抿嘴,略不开心的解释说,“杀他们做什么,不过争执了一二句,我又不认得他们。”

“不认得?”左妙更惊奇了,“我还以为你知道他是谁。”

“是谁?”我问,心想就算告诉我,我大约也不知道。

“他就是陆逊。”左妙说得十分平静。

这名字刚刚入耳之时,我也十分平静,但渐渐的就平静不下来了。

陆逊!

火烧夷陵的陆逊!

竟然是他!!

我登时从石墩上跃起。

“诶诶诶——”左妙见我神情激动起来,急忙喊我,“别激动,人现在已经走了。”

我听了,又呆一下——我难道真敢去杀他么?杀他又是为什么?为七十万蜀军报仇?为刘备报仇?为……诸葛亮?

不可否认,陆逊那把火,烧的是十数年来刘备与诸葛亮的全部心血,刘备一病不起卒于白帝城,诸葛亮的人生信仰也在一夜之间崩塌殆尽。

这些事,全部归功于刚刚那个人。

可是,可是,诸葛亮这次北伐,却派了陈震前来与孙权进行友好联盟,诸葛亮,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只有后方不乱,东吴不乱,他才可以安心在前线指挥作战。时移世易,交恶是一时,联盟又是一时,治世原与做人一样,决不能刻舟求剑,呆板行事,尤其这还是乱世。

所以说什么找陆逊“报仇”这样的傻念头,也只有我脑子里会蹦得出来。

我嗤笑了自己一回,整个人也冷静下来了。

“又想明白了?”左妙见我一时激动一时平静,觉得好玩,问。

“你误会了,这些事原本就与我没什么干系,我虽从蜀地来,也不过在这里讨口饭吃,那些‘讨贼’啊‘兴复’啊,我并不懂的。”我在她面前装傻充楞。

她见我这样回答,也不知心里是不是明白我对她的敷衍,笑了笑,自己岔开话题,又问,“你这刀倒别致,情人送的么?”

我听“情人”二字,将刀不由抓得紧了些,头摇得像拨浪鼓,嘴中说着,“不是的。”一边慌乱将它塞进衣袖中藏好。

我这样的表现着实很明显,左妙“哈哈”一笑,我看她笑的样子,想起有一个成语叫“万种风情”,真的很适合她。笑毕,她倚在墙上,双手叉于胸前,嘻嘻笑着说,“你那情人倒是十分奇怪,别人都是送铜镜啊篦子啊玉佩的,你家的偏送了把凶器。那寒光闪闪的,带在身上,不叫人更心慌害怕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