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番外(64)

而且这还是为了让农大教授记录更多数据,才拖延至今。以现在的技术,在饲养场集中饲养的白羽鸡,两个多月就能达到出栏标准。

但是农大教授想研究继续喂养情况下,鸡肉增重、鸡胸增厚以及鸡肉营养指标等数据变化。

赵父现在每次从下东村回蓉城都在赵母面前炫耀,自己的养鸡场如何如何顺利。

有一只赵父还经常在赵母面前抱怨:“我这白羽鸡要是出栏了,叶氏秘卤没有办法在短期内销售完,看来我还需要去寻找冷冻仓库进行储藏,这又要花多少钱。而且我之后也不敢扩大饲养了。哎……”

对于赵父这些抱怨,赵母把它们视作了自己丈夫对于自己的炫耀以及战书。

叔可忍,婶不可忍!

赵母便决定通过这次博览会扩大叶氏秘卤。

赵母原计划是在现场卤制猪蹄、鸡爪。毕竟卤菜在烹饪过程中释放出来的香味,可以说是难以抵抗的诱惑。

尤其是自家那老卤汤,阵阵飘香,浓而不腻,堪称一绝。

不过展览方怕出现安全世故,严谨现场有任何明火。赵母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只能选择带来大量的叶氏秘卤,免费提供给参览者品尝。

赵安知道自己母亲的遗憾,同时也知道在数以百计的展览位中想要脱颖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要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行人,所以赵安专门未自家的展览位设计了一个视觉和味觉双重标志。

一个类似于中医的百子柜,但不是抽屉式而是摊位式。

每一个格子里都摆放了卤水的原料,八角,桂皮,花椒,甘松,小茴香,白寇,肉寇,砂仁,香叶,公丁香,母丁香,沙姜,南姜,香茅草,甘草,草果……

为了让自家的卤菜能够力压对手,赵母可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自己卤水配方的改良。叶氏秘卤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当然味道也越来越独特。

这百子柜里的香料,叶氏秘卤也不是全部使用,之所以全部放在这里,还是为了形成足够的冲击力。

香料之所以称为香料,便是各自拥有的特殊香气。赵安还故意把那些接受度较高的香料进行研磨,只要路过叶氏秘卤,就会闻到浓郁的香气。

这的确为赵母招揽了很多有意向的咨询者。赵母会给他们解释加盟、经营、合同的相关情况。赵母已经和不少人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之后再详谈。

这个时候展览过道上突然走过来一大群人,虽然赵安不认识他们,但是看他们身上的西装衬衣,就知道这些这些人要么是领导,要么是投资商。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位于其中的几名“洋人”。

这个年代在蓉城还很少看到外国人,偶有都是在使领馆大街上的各国使领。谁也没有想到今天的食品展览居然会有外国人的出现。

此时所有的展览商都将目光投向了外国人,就连赵母和王总也是如此。

赵安后世也不知道见过多少外国人了,和一些国家的领事也曾谈笑风生,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不过赵安心中一动,跑到了隔壁展位的王总面前,低声询问道:

“王叔叔,这些是什么人啊?”

“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有几个人是这次展览的引资方,还有几个应该是工商局的。”

王总以为赵安只是好奇,便直接回答道。

赵安原本想如果王总认识的话,可以帮忙引荐一下,就算不能成功,也可以给这些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但没有想到连王总都不认识。

此时的赵安有些犹豫,但是他忽然想到自己现在还不过十五,一个初中孩子,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年龄来做一些比较“任性”、“出格”的事情。

赵安便不再犹豫,直接往自家的展览摊走去,他需要先做一些准备。

很多时候机会就在你的面前,也许你竭尽全力也无法取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果,但如果连尝试都不敢,那就连希望都没有。

第57章 展览(下)

自从华夏与灯塔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双方的贸易交流就不断增加。

灯塔国早就将目光投降了华夏这个世界面积第三大国、人口第一多的国家,想在这片未经耕种的土地上寻找到商机。

罗尔·迈克便是这样一名灯塔国人, 而他也是一名食品领域的商人。他原本以为华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无数的美食商机等待他发现, 但是已经来华夏一年了,他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机会。

首先是食材的生产,本来凭借着汇率优势。罗尔以为他能够从华夏进口大量的美味、廉价原材料回国,但是很快他的第一目标就破灭。

因为他发现华夏的农作物种植实在太落后了。一个人就种植几亩地,人力成本高到哪怕是他都难以接受, 而且生产效率还相当低下, 完全无法提供足够优秀的食材。

就算他能够提供足够先进的技术, 华夏的政策也不允许他通过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牟利。

土地无法集中, 就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生产。

在第一个目标破灭之后,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华夏的食品。

虽然华夏已经积弱上百年,但是华夏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依然是建国不过几百年的灯塔国心中依然是富有魅力的。

他想要寻找到既有华夏特色,又能被灯塔国接受食品, 但是这一目标也困难重重。

倒不是华夏美食没有能让他满意的存在,而是在他看来这些美食根本无法成为可盈利、可操作的项目。

比如他在秦淮省份吃到的糕点,他就很满意。他认为样式精美、口感偏甜的苏式糕点会收到灯塔国人的追捧。

但是当他通过翻译和糕点师傅交流, 发现所有的糕点都需要糕点师手工制作, 而且还拒绝现代化设备制作的时候,他就绝望了。

不能大量生产的食品绝对不是他的目标, 难道他要花费无数的灯元把糕点师傅带回灯塔国?

然后一个糕点师一天只能制作十多斤的糕点。

Oh,no.

耶稣在上,我会亏到跳密西西比河自杀的。

不过, 罗尔和自己国家大使关系不错,碍于面子华夏政府的面子,他专门从华夏最繁华的海城飞到了蓉城,参加SC省的食品展览。

不过罗尔已经没有怀揣任何期待,尤其是这个翻译还夹杂着华夏口音,很多单词他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分辨,完全不像浪费精力去分辨翻译在说什么。

就在罗尔心不在焉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爽朗的男生想起:“几位先生,需要到参观一下我们的卤菜和辣椒酱吗?”

同行的展览和政府招商人员有些不满,突然有人拦住他们的队伍并且插话。但是看到来者是一名十五六岁少年的时候,心中的不满消失了很多。

因为他们的孩子也差不读这个年龄,刚在初中学习了英语。而他们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遇到外国人,一定要主动去和他们说上几句,锻炼锻炼自己的英语。”

他们都以为赵安就是来打个招呼而已,所以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阻止赵安的自我介绍。

这美式英语发音想到标准,但是听声音不是同行的人啊。

罗尔下意识把目光投向了说话者,看到一个在他看来相当年幼的男孩。

虽然长着一张华夏人的面孔,但是罗尔并不敢确定他就是华夏人。倒不是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亚洲人都长着相似的脸,而是因为他很难相信一个华夏人男孩的英语会这么标准。

这或许是一个灯塔国的华裔?罗尔连枫叶国华裔都直接排除了,毕竟枫叶国的英语在他听来也有口音。

谁知道男孩回答道:“不,先生。我叫安·赵,是一名华夏人。”而且还追加了一句:“出生和生长都在华夏。”

这下罗尔产生了几分兴趣,或者说同行的所有白种人都对安·赵产生了兴趣。把目光投向这名看上去有几分帅气的男孩。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吧。”罗

尔对这个男孩还挺有好感的,勇敢而又不失礼貌。

罗尔直接迈向了赵安身后的叶氏秘卤,同行的几名欧洲人和招商官员也只好跟随前来,他们都愿意给罗尔一个面子。

不过几个招商办的官员让一旁的翻译立刻给他们翻译男孩与罗尔他们之间对话。

给男孩一个机会,但前提是男孩不能把今天的展览给搞砸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