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宦宠妻(重生)(18)

“你胡说八道些什么?若静淑公主如此神通广大,那到底是我泄密还是你们哪个兔崽子泄密了?”赵太监冷冷地质问小太监,小太监摸了下鼻头,知晓自己说错话了。

此时,卫嬷嬷却恭恭敬敬地送了太医出来,见赵太监站殿门口,太医与卫嬷嬷恭敬地行了半礼,赵太监皮笑肉不笑地颔首,将目光落在了太医身上,淡淡地问:“这天色已晚,孙太医怎么跑这来了?”

“回赵大人的话,静淑公主着凉了,谨身殿的小宫女来太医院唤人,正巧下官值班。”

“哦,原来是静淑公主玉体不适,不知因何不适?”赵太监露出几分关怀之语。

孙太医拱手道:“是着凉了。静淑公主想学着小宫女爬梯子清洗围墙上的琉璃瓦,提着水桶上了爬架,没想到,手臂一软,一大半捅冷水倒自个身上了,静淑公主似乎是怕麻烦,竟然换了衣裳就过去了,也没有喝上一碗姜汤,这才遭罪了,如今已然发热了。”

卫嬷嬷赶紧唤了丝竹过来,把孙太医开的药方子递给赵太监,赵太监看了一眼,吩咐孙太医再誊写一份,便亲自进去瞅瞅静淑公主。

到了幔帐前头,卫嬷嬷撩开了一个细缝,赵太监扫了一眼,便退下了,拿着孙太医的药方子,又往南安公主的前殿转悠了一趟,这才回去复命了。

目送了赵太监出去的丝竹小快跑地回了寝殿,却见静淑撑着身子起来,问:“如何?可忽悠走了?”

丝竹满脸都是笑意,欣喜若狂地连连点头,上前替静淑盖好被子,“还是公主您慧眼识英雄,那太和殿里头的小太监就是精明,特意派了人过来支招。”

“嗯,也难为他了。”

“不过这招实在是伤身子,您明儿还得禁足呢。”

“不正好养病么?现成理由都有了,也不用去给太后拜千秋了,多好的事,因祸得福了。”静淑面色略微白,柔柔一笑,双眼倒是有精神。

隔天刘太后听了赵太监的回话,正了正戴在头上内务府新赶制的吉祥如意冠,上头的东海明珠足足有鸽子蛋那么大,还有几颗罕见的祖母绿和蓝宝石,架子是由金片镶嵌搭建而成的,整体十分轻巧。

千秋宴王公大臣女眷们都到了,合宫上下,连同小皇帝也赏脸过来略微坐了坐,出嫁的公主也领着驸马回来了。

晌午食饭后,承恩公的老夫人与刘太后说了几句话,是刘嬷嬷亲自送了老夫人出的宫殿,老夫人只拉着刘嬷嬷的手,哽咽了一会,艰难地出声:“孩子可怜,你帮我们照看照看。我如今就是后悔,怎么生下这样的一个女儿。”

刘嬷嬷进了殿内回话,刘太后看着梳妆台前的吉祥如意冠,沉脸问:“母亲说了些什么?”

她上前伺候刘太后,替她摘下耳环,安抚刘太后道:“老夫人年纪大了,心容易软,脑子也有点糊涂,不过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罢了。您不用放心上。”

刘太后一听,闭上眼睛,享受了一会她的服侍,才悠悠地开口,“我定是不放心上的,你是我身边的人,是我带进宫中的。”

“奴婢自是听太后娘娘的话。”刘嬷嬷给了刘太后一颗定心丸,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果然没有再向着静淑公主了。

四月十八是静淑生辰,也是浴佛节,刘太后并没有出宫,倒是听闻前头的卫均代表皇上,前往相国寺上香拜佛去了。

因而静淑偶尔往太和殿去,都没有见到卫均。

过了十二岁生辰的静淑,身子开始抽条了,原本有些小肉,如今倒是腰身挺了起来,多了几分弱柳扶风摇的风流姿态,更别提她胸前,原本的小平原鼓起了小山坡了,偶尔夜里静淑还觉得不太舒服。

卫嬷嬷见静淑公主开始长开了,心里头欣喜也有可忐忑也有。

一日日的,半个月过了,都说女大十八变,静淑公主便是应了这句话了,如今的眉眼越发艳丽动人了。

不过好在静淑鲜少出门,卫嬷嬷担心得不多。

刘太后不知为何,竟然下了懿旨,让后宫众人每月去请安一次便是,上次请安,刘太后却未能出来接受跪拜,说是身子骨累着了,歇息着。

到了二十五日,天越发晴了,静淑便想着好几日没有去御花园走走了,又探得南安公主今日出宫去周府,便大摇大摆地往御花园去了。

没想到,她竟然在御花园碰到了一件天大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啦~~~卡文卡了好一会~~~

求个收藏嘛~~~收藏不好没动力呢~~~哭唧唧~~~

第16章 欲灭口

快到了暑热的时节,若是以往的日子,卫嬷嬷定然大清早就往内务府里头跑,就为了能够打探到冰窖什么时候开。自从静淑住在了谨身殿后,不但吃食衣物克扣,连夏日用的冰冬日用的炭火都要讲个损耗。

若是卫嬷嬷她们晚点过去领,内务府里头的人还能瞎掰扯一些她们领过了,等着卫嬷嬷拉下老脸求了又求,才一副大发慈悲的样儿,从里头拿出一半的分量,卫嬷嬷说两句,那些东西又要被收走,还被骂不识好人心。

好在前几日来了个小太监,说是内务府里头的人特意派过来叮嘱卫嬷嬷或者丝竹,早点过去领冰。后宫刘太后只手遮天,南安公主用着周家威信,能拿捏几分内务府,琐碎的事,刘太后通通不管。

静淑见卫嬷嬷这两日走路都能比以往有干劲,连带着丝竹也露出笑脸,多少有些欣慰。可静淑自个却有些愁眉苦脸了,她扒拉了下自己的小金库,所剩下的银子已经不多了,她想花点钱让内务府里头的工匠做点精巧的物件,可让丝竹的小太监老乡打探过了,至少需要三十两。她如今只有二十多两,等下个月月例银子过来,也未免太晚了。

愁了好几日的静淑却突然开窍了。小太监跟在卫均身后当徒弟还是爱宠,见过那些个精细的东西定然比她多,还不如寻些自个能够动手做的,更有意义。

正巧看到丝竹坐在抄手游廊边上的屋檐台阶下,拿着草绳编草鞋,说是夏日若是跟着去了避暑的宫里,正好可以穿着草鞋去踏水,也不心疼。

静淑想到了,她可以编个花冠或者小篮子,这才往御花园跑去。

还特意挑了个南安公主出宫的日子。

正巧今日卫嬷嬷去内务府领冰了,谨身殿里头的粗使宫女和婆子人手不够,静淑便打发了丝竹也跟过去帮忙。

这几日御花园里头的花朵都开了。静淑逛园子时日头已然爬上来了,大地烤得暖烘烘的。

万紫千红中,静淑从御花园最为东边拨弄着适合的编织草找到了西边,从南边找到了靠假山的北面。

静淑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总觉得今日有些许奇怪,虽说太阳有点火辣,可总有些闲不住的往御花园里头跑,怎今日御花园格外静谧。

幸而她出门特意挑了一双软底的绣鞋,走起路来,一声不响,却不磨脚。

正当她拨开一堆草丛,弯下腰身,伸手去够里头的小草时,却听到了一声噗通声,静淑顿住了手,前头是御花园的小池子,很少有人经过,听说父皇进宫时,很多前朝的宫人都跳池子自尽了,跳的就是这池子。

据说池子里头有女鬼,还有些守夜的宫女们都说曾经听过池子里头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响动,因而除了宫城里头巡逻的侍卫,别说是半夜了,就连大白天都很少有人靠近。

父皇并不信这些个流言,曾经杖毙了一些宫人,以儆效尤。而刘太后则曾经想填了这个池子,听闻好似天师还是相国寺的方丈阻止了。

静淑若是在前世,定然是落荒而逃,可重生后的她,真有些天不怕地不怕了。她慢慢地走到假山边,探出头,却见前头不远处,两个小太监鬼鬼祟祟地探头看了池子一眼,便推搡着跑开了。

她正好被假山挡着,想着没事,便要离开,却没想到,刚转身,似乎听到了池子里头细微的扑腾声,静淑变了脸色。

重生前曾听宫中的人说过,刘太后处置宫女曾让人往池子里头扔。

静淑咬了下嘴唇,若是救了......

算了,静淑拎着裙子,往小太监们刚才站的地儿跑。反正刘太后记恨她的事也不只这么一两件了。

她走到池子边一瞅,边上有些许青苔,有点滑脚,却见池子里头的袋子有点小,似乎就要往下沉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