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那个世界,华国虽然奋起直追,也努力缩短了差距,但前几十年的辛苦负重,也是让人想起来就唏嘘……
之前他们穿越的世界不是古代就是平行时空,只有这个世界是错位的平行时空,既然这样,有可能搏一把大的,为啥不试试呢?
原歌这么一说,宋城顿时豁然开朗。
没错,现在国内是没有,国外也是在起步阶段,既然这样,他干嘛不试试看,能不能改变历史?
穿越过来,就知道抱金大腿,买房买股票啥的,真是太没有技术含量和挑战性了啊!
有了奋斗目标,宋家攒的钱可不就有了花销的方向。
各种电子器件,各种参考书……
别人家的小豆丁是玩泥巴,玩骨头,玩沙包,宋丁当三岁就有了自己的电子玩具:会绕圈圈的小狗狗,坐上去就可以自动摇起来的摇摇车,一打开就会唱歌的音乐书……
原歌大学四年,终于毕业。
临毕业的同学聚会,是在学校附近的小饭店里。
这四年,国内的变化巨大,私营的饭店和店铺,甚至工厂,都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了。
因为是小语种,一个班也就是二十来号人。
三杯烧酒过后,大家伙都交流着自己毕业后的去处,畅谈对未来的展望。
这个时候,只要考上了学校,那不管怎么样,都有个铁饭碗的。
不过铁饭碗也分三六九等,这就要看个人能力了。
能进政府机关,牛叉的国企,那就是最好了。
进不了这些地方,就只能让组织来分配……当然了普通国企,事业单位也挺好的。
“我以后去的是海城外贸局……将来肯定有好多出国的机会……”
“我跟我对象一起进京,定好了是在进出口公司……”
“你们都有大好的前途,我就不行了,只能留校作辅导员……”
“哈哈哈,算了吧,谁不知道你是为了学妹才留校的啊!”
“原小铃,你呢?你分到哪里了?”
“我去的是红芯纺织厂……”
“啥?红芯纺织厂?就那个效益不好的厂子?你怎么分那儿了呀?咱们班的那些老师不是都最喜欢你了么?怎么就让你分那去了?”
红芯纺织厂当年也是个顶顶有名的大厂子来着,还在各大城市都有分厂。
但这几年,效益越来越不行,纺织厂生产的产品都卖不出去,经常就会欠工人工资,或者只发百分之六七十的工资。
有门路的人都在找关系往外调,没想到堂堂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居然去了这么一个地方!
原歌微微一笑,“我在分配办看到了他们的招人介绍,说是想要开拓外贸市场,需要外语类人才,所以我就填了表……算是自愿去的!”
周边听到的同学都傻了,“啥?自愿去的?”
原小铃这人学习上是聪明,生活上他们接触的少不太了解,但看着她吧,穿的衣裳虽然不贵不稀奇,可看上去总是特别的合身得体,气质也挺好的……可有时候吧,就理解不了她的脑回路!
比如说,好多在乡下结婚的大学生,不是离婚换爱人,就是让乡下的爱人在老家照顾一家老小,自己在外头专心学习,等毕业分配了再把爱人和孩子接过来。
但原小铃呢,她家爱人直接带着孩子在学校附近租房开店,天天还跟住家一样,住处学校两头跑!
而且开店这种事,本来不是该觉得不好意思吗,原小铃可不,偶而还会给关系不错的同学带她家爱人卖的饼,当然了,那个饼子好多人都尝过,确实很好吃……但大学生妻子和个体户丈夫,听着怎么就这么别扭呢?
现在好不容易分配了,穷学生熬出头了吧?
身为优秀毕业生,只要她想去,估计什么外贸局,外交部,海关什么的,都能进,这位可倒好,直接去了个快要不行的纺织厂!
第103章 文艺青年(23)
原歌能说她之所以去纺织厂, 就是看中了它的效益不行吗?
再过几年,纺织厂说不准就像原歌那个世界的许多国企一样, 开始下岗重组。
原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下海啦!
不然以她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 直接不服从分配, 非要干个体, 那非得上海城晚报变成大新闻不可?
而且这个时代的学校, 理论上都是国家拨款出钱的,学费,住宿费都不收,而且按照级别不同,还会发补助……正因为这样,所以被国家资助读书的毕业生们, 毕业了都要为国家作贡献,服从分配的。
原歌可不想当反面典型。
“你怎么就挑了这个地方啊?听说效益不好,一阵一阵的, 有时候工资都不按时发!”
“没关系的, 咱们学外语不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吗,要是我能帮忙给产品找到外贸的路子,那多有成就感啊,你们说对不对?”
原歌这番大道理说得周边同学都无语了。
行吧, 你境界高你说得都对!
“那你丈夫呢, 还卖饼子吗?是不是要换个地方卖了啊?红芯纺织厂附近?哎呀,我看你还是去找找厂子领导,让他们给你丈夫也安排个工作算了, 这也算是带家属了。”
说话的正好就是先前跟原歌分在一个宿舍的女同学,因为上大学跟乡下男人离婚并且不打算认儿子的那个。
这四年里她就一直看原小铃不顺眼,可惜原小铃成绩一直排名前二,跟老师的关系还好,又不在宿舍住,让她就没个下嘴的地方,如今她分到了海城的晚报,自我感觉比纺织厂强多了,可不是就大开嘲讽。
看到十几双眼睛都盯着自己瞧,原歌微笑。
“我爱人今年已经高考了,等成绩吧,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同学们都听愣了。
今年高考?
干嘛呢这两口子,轮流?
“不,不是,小铃啊,那当初你们怎么不一起考啊?”
“是啊,夫妻俩都上大学,说不定还能一所学校,那多好啊?”
原歌眨眨眼,“我们俩都上大学,孩子怎么带啊!再说我爱人他要考的是理工科,国大的计算机硬件专业,我俩不可能在一个学校,国大在广南省呢。”
“不是还有老人吗?让家里的老人帮忙呗!”
“你们就因为这个才没一起高考的?”
同学们都被这两人的奇葩理由给打败了。
“计算机硬件?是个啥嘛?跟计算器是啥关系?”
“这怎么还带挑学校挑专业的?”
也有人被原歌说得这么具体给惊到了。
“计算机,就是把收音机,电视机,电话机,都给组合在一起的新东西。计算机硬件,就是制造这个计算机的。”
同学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还有这么先进的东西呢?都没听过啊!”
电视机这种东西都是特别稀罕的,他们系里有一台,摆在电教室里,到了过节的时候,才放全系学生进去看,还得是隔着玻璃看,有一个教工老师专门管着。
虽然是黑白的吧,但离得近,看得清,比看电影还有意思呢!
收音机倒是见得多点,但一个宿舍里,最多有一个人用得起,那就跟宝贝一样的,有那个特别小气的,还专门把声音调得特别小,生怕别的听了沾他的光。
至于说电话机,大部分同学长了这么大,都没摸过一下的,只有少数**,家里倒是有电话……
但把这三样都组合到一起,那是个啥嘛?
简直是天方夜谈!
“就是啊,不是编出来的吧?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马上就毕业了,以后都见不着了,原小铃你就随便吹牛呗。”
原歌老神在在,自信得很。
“没关系,将来等你们见到了,就知道了。”
通知书送到门上的时候,宋城还在卖饼。
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本小画书看的宋丁当,立马抱起亲妈亲手画的小画书,蹬蹬地跑到大门口,小声音脆甜。
“邮递员叔叔来了!”
“小朋友,有你们家的信,谁是宋城啊?”
“是我爸爸!”
小胖手指指向系着围裙正忙活着的爸爸,又非常老成地对邮递员说,“叔叔你把信给我就行了!”
周边来买饼的顾客都笑了。
“这小丫头太有意思了!”
“小人精啊!”
“把信交给你,你会认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