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不知归路(63)

作者:喻言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叶世歆用力摸住自己手腕上的玉镯,面色平静如初,轻声安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兴许是那孩子命该如此,舅母无须太过伤神。”

李元熙释然一笑,“想来也是我想太多了,竟然觉得那孩子还尚在人世。如若她还活着,也该同王妃这般大了。”

“舅母如此惦记故人,可见您也是个长情之人。故人若是泉下有知,想必也会深感慰藉。”

“不说了。”李元熙摆摆手,“王妃继续看戏,我去送送客人。”

叶世歆眉眼低垂,“舅母自便。”

目送李元熙离去,叶世歆这才松开手。

太过用力,指尖泛白。

她必须要改改这个习惯。不然如此下去,总有一天这只玉镯会被自己给生生捏碎。

——

李元熙悄然无声走到丈夫身旁。

徐惟诚见到她,忙问:“如何?”

李元熙摇了摇头,“那孩子一脸平静,全然瞧不出异常。倘若真是她,听到自己的大哥,她不可能会那般镇定自若。想来也是我想多了。”

徐惟诚轻声说:“我早就同你说过是你多想了,那王妃是叶尚书的千金,怎么可能是那个人的妹妹。如果王妃真是随家人,她又怎么可能会嫁给晋王殿下。他们二人之间可是隔着血海深仇。再说了当年随家满门抄斩,一个不留,那个襁褓中的婴孩也留有尸首,是你我二人亲自去收敛的尸骨,你难不成忘了?”

李元熙眼眶湿润,“我当然没忘。可是当年那一把大火将什么都给烧没了,尸首难以辨认,再说那孩子身上也找不到那串檀木珠,我总觉得是有人暗地里将人换走了,那孩子现在还活着。”

徐惟诚:“如若真如你所说,那便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好歹替随家留下了血脉。那孩子活着就是天大的好事,你又何必深究她是谁,此刻身在何处。”

李元熙:“我总认为是咱们亏欠了随家,毕竟是你亲自射的那一箭。如果能够找到那个孩子,咱们也好补偿她。”

徐惟诚表情严肃,“他随家走到灭门的地步,绝非旁人陷害,而是随家人执念太深。倘若那个孩子她还活着,她最不需要的便是咱们的补偿。”

作者有话要说:祝姑娘们国庆快乐,玩得开心!

第51章 变天

六月天,白日炎热难耐,可到了夜间却凉了下来,凉风缕缕环绕。

夜色深沉,天空中一轮弦月,躲在云层后头,像极了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欲遮还羞。

两个年轻的男人踱步去了将军府的后花园,身形相当,同样矜贵非常。

稀薄的光轻轻洒在两人肩上,深色的衣袍瞬间变了颜色。

两人并排走在花园小路上,两侧的花草葱郁葳蕤,生机盎然。微风之中还隐约能够听见那戏班子唱戏的声响。

太子殿下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四弟,你可还记得儿时咱们俩时常结伴一同去御书房上课,每次都会经过御花园,那条路也跟眼下差不多。”

太子殿下一上来就叙旧,倒是不太像他一贯的风格。

林木森微微一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当然记得了,上下学路过那条路,臣弟还时常摘些花花草草,偶尔还能捉到几只蛐蛐。”

太子殿下笑容满面,“那么多兄弟中就数你最皮,竟把那蛐蛐带到课堂,阮太傅可是没少罚你。”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太过久远了。远得林木森都有些恍惚了。他几乎都快忘记自己和太子殿下还有这么一段时光。

那时太子殿下的母后还在世,而他的生母也尚在人间。母亲终日里忧郁,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对他也根本不上心。底下的奴才惯会看人下菜,母亲不受宠,连带着他也受到诸多排挤。他那时的日子水深火热,如履薄冰。

倒是皇后娘娘体恤他,时常关照于他。那时他和二哥投缘,关系也是极好的。

只是后来皇后娘娘离世,二哥入主东宫,成了当朝的太子。而他遭遇生母去世,跟随舅父去了北境军营。一晃十多年过去,一切皆已面目全非。

他的二哥早已卷入权势和争斗的漩涡,迷失了自我。他们兄弟二人也终于走到了如今敌对的境地,太子殿下毫不留情就对他下手了。

如若太子今日不提这段往事,林木森几乎都快忘记这一茬了。

两人一同走到后花园的一间凉亭里,一前一后坐下。

“二哥今日找臣弟怕是不仅仅只是叙旧这么简单吧?”林木森笑了笑,轻声试探。

“果然什么都瞒不了四弟。”太子殿下赫然一笑,“既是如此那本宫便开门见山直说了。四弟,本宫需要四弟祝本宫一臂之力。”

林木森抬了抬眸,语气波澜不惊,“二哥希望臣弟如何助你一臂之力?”

太子殿下:“本宫虽是东宫太子,可在朝野上下仍旧受到诸多掣肘,很多时候都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军方方面更是无力。父皇连一个小小的巡防营都舍不得让我辖制。可四弟你却不同。你镇守北境多年,麾下也都是虎狼之师,你在军方的力量自是无人能敌。倘若四弟愿意相助,本宫自然是如虎添翼。”

林木森缓缓抬头,深沉的目光落在太子脸上,不急不缓地问:“二哥要笼络这么多军方的力量所为何用?难不成是想逼宫?”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面色倏然一沉,冷冷地说:“四弟你这是说的什么话,父皇尚健在,我林嘉尚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父皇尚健在你姑且不敢,可一旦父皇病弱就难说了。

直至今日林木森才深切地体会到这位太子殿下的野心早已不是韬光养晦,为自己扫除障碍。他对那皇位肖想已久,恨不得马上取而代之。

林木森倏然一笑,安抚道:“臣弟不过就是开个玩笑,看把二哥你急的。二哥自小便敬重爱戴父皇,怎么可能会做出此等谋逆之事。”

太子殿下:“本宫就知道四弟是了解我的。”

林木森:“二哥既已是这东宫太子,那他日这皇位必然就是二哥的,谁都夺不走。二哥何必急在一时。依臣弟之见,二哥何不韬光养晦,静候佳音?”

太子殿下搓了搓手,“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本宫也得早做打算啊!前人们的例子摆在那里,当年随家一个小小的军师,联合先帝的端慧贵妃愣是弄出了一场惊天浩劫。若非徐老将军英武,破了那贼人的奸计,只怕我大林的江山早已易主。倘若类似的情形再现,本宫手中若无一兵一卒,如何能够护卫皇城,守护父皇安危?”

不愧是太子,惯会粉饰太平,竟将自己的夺权野心粉饰成了护卫宫城,守护父皇安危。

年轻的男人抬手理了理衣袖,随着他不紧不慢的动作上头的金丝莲纹隐约可见。

他看着太子,眼神有些寒凉犀利,“二哥是不是太过杞人忧天了。父皇不是先帝,他也绝对不可能让自己成为第二个先帝。”

先帝昏聩,沉迷美色,废弃朝政。奸人当道,积贫积弱,百姓怨声载道。后蛮夷进犯,内忧外患。江山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自然容易被奸人算计。

可当今陛下英明神武,矜矜业业,百姓拥戴。君臣上下齐心,朝局稳固,民心安定。武将卫国,边境安宁。当年的浩劫难再现,即便再现,大林的能人志士势必奋勇而起,血战到底,绝不会让奸人得逞。

怕只怕自己人内斗厉害,伤了大林的根基。

男人眉心微蹙,转瞬间方舒展。

局面僵持,谈话难以进行下去。

太子朗声大笑,打破僵局,“四弟说得极是,父皇英明神武,如何会步先帝后尘。瞧瞧本宫这张嘴,席间给那些人灌了几杯酒竟头脑发昏,满嘴胡话。”

林木森清了清嗓子,音色低沉和缓,徐徐道来:“承蒙当年皇后娘娘照拂,臣弟才得以保全自己。这份恩情臣弟没齿难忘。一直以来,臣弟都从未想过要与二哥为敌。臣弟自幼便在这北境闲散惯了,最烦的就是这朝堂纷争。臣弟自知资质不够,故从不肖想太多。这点二哥大可宽心。二哥所谋之大事,臣弟绝不阻碍。臣弟这人向来随性,只遵循大势之所趋,谁是对的,那臣弟便站在那哪一方。”

将自己的态度道明,晋王殿下不再逗留,留下话:“前边的戏想必还没完,恕臣弟先行一步,好去赶个尾场。”

上一篇:霜染深庭下一篇:本侯不打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