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95)

刘彻心想,换不换在我不在你。

“那你还想不想换回去?”康熙问他。

刘彻扭头看他一眼,十分笃定,你舍不得我魂飞魄散。

康熙气结。

刘彻高兴了,迎着朝阳,踩着轻松的步伐去上朝。

到乾清门,刘彻坐下,工部尚书就出列禀告,戴梓做出一门新型大炮,请皇上移驾火/器营试炮。

刘彻不假思索的答应下来,就忍不住在想此时要是能接到噶尔丹父子的死讯就更好了。

“别做梦了。”康熙能听到他的心声,哪怕这也是他所希望的,也不想此时此刻见到刘彻心想事成。

而康熙话音落下,兵部尚书出列。

刘彻顿时笑成弥勒佛。

康熙:“不见得是那事。”

昨天夜里兵部收到奏报,就是噶尔丹父子的消息。

刘彻打开奏章,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噶尔丹父子死了,上面还写都有谁看到,证明此事千真万确。

刘彻按住噶尔丹的名字,眯着眼睛瞥向康熙,“喊爹!”

“……滚!”

刘彻勾了勾嘴角,眼角堆满笑意,“不好意思?我知道,你脸皮薄,特害羞。不想喊没关系,心里有就成了。”

康熙抡起胳膊。

刘彻正襟危坐,目视朝臣,随便说几句高兴的话,就问文臣武将还有没有别的事。

有是有,跟这两件事比起来都是小事。

列为大臣也没废话,只说“臣有本奏”,就把奏章呈上去。

下朝后,刘彻回到乾清宫用过早膳,就使太监把所有皇子叫过来。

康熙忙问:“你又想干什么?”

“年轻人,性子别那么急。”刘彻支起下巴啧一声。

康熙又想打他,“非得朕朝你脸上扇才老实?”

“我现在就很老实。”身体一动不动,用事实证明他很乖。

康熙深吸一口气,扭头往外去。

“别怪我又瞒你。”刘彻悠悠道。

康熙猛的停下来,却没进去,跟个门神似的杵在门口。

胸口的淤青还没消,刘彻最近沐浴都不敢让宫人伺候。今天又添新伤,刘彻不敢再招惹他,十三个便宜儿子到齐,就命宫人备车。

太子不禁问:“去哪儿?”

“火/器营。”刘彻道,“国库有钱,朕打算多做点,以后和敌人交锋直接用炮轰。省得一丈打好几年,劳民又伤财。”

同准噶尔一战,速度快的太子收到消息恍如做梦。大军归来,太子带领满朝文武前去迎接,看到费扬古本人,还有些不真实。

刘彻从塞外回来,太子又从胤禛口中听完整个事件经过,才确定是真的。

早上收到噶尔丹的消息,刘彻高兴,太子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在疑惑,他爹以前怎么不这么打?

现在听到刘彻的话,太子心中那点怀疑荡然无存,拱手道,“汗阿玛英明。”

“朕也觉得朕现在很英明。”刘彻意有所指道。

康熙确实不如他胆子大,干脆装没听见。

刘彻得了个没趣,站起来大手一挥,“走!”

一行人到火/器营,刘彻就令人安排试炮。

戴梓有经验,新型炮没问题,但射程没有达到戴梓预期。

刘彻没怪他,而是吩咐工部做十门大炮,等戴梓改进后,射程达到预期再做一百门。

康熙忙问:“做那么多干什么?”

当然是用。刘彻在心里说一句,就去看改进后的鸟铳,试过就吩咐工部做一万支。

现有的加在一起都没这么多,太子连忙小声说,“汗阿玛,一万有点多。”

“不多。”刘彻道,“和准噶尔一战让朕明白,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打。”其实他想说早知道炮那么厉害,戴梓到京城的当天他就让戴梓加紧赶制。好在现在也不晚。

太子也知道打仗就该像这次一样打,“一万得做多久?”

“做多久都做。”刘彻转向戴梓,“有什么法子能做快一点吗?”

戴梓:“加人手。不过会做的人不多。”

“全用手做?”刘彻不禁问。

戴梓连忙说:“不是。这边有做零件的机器。”指给他看。

“那就多做些机器。”刘彻道,“再招些人。”往四周瞅瞅,“这地方有点小,过段时间朕给你们换个大点的地方。”

戴梓心中一喜,忙说:“谢皇上。”

刘彻抬抬手,无须多礼。又四处看看,见没什么可看的,才带着一众儿子回去。

到乾清宫刘彻没放他们离开,而是问,“有何感想?”

“汗阿玛是想把刀枪剑戟全换成鸟铳?”这是太子在回来的路上琢磨出来的。

刘彻微微颔首:“不可?”

“可以是可以,只是——”太子不知该如何说,说是难以接受也不是,说不是,他汗阿玛的转变又让太子觉得此事跟闹着玩似的,“得要不少银钱吧。”

刘彻:“国库有。还有别的问题?”

“没,没了。”太子道。

刘彻看向胤禔,“你呢?”

胤禔有话要说,太子一说刀枪棍棒全换成鸟铳,胤禔的脑袋轰一声,懵了。难以想象那是何等盛况,“儿臣没有。”

“你们呢?”刘彻转向其他儿子。

四阿哥胤禛开口道:“汗阿玛圣明。”

刘彻笑笑,“朕不是让你说这个。没了就退下吧。朕去歇歇。”

“嗻!”太子带头出去。

刘彻靠在椅子上,看着沉默一路的康熙,“你觉得不妥?”

“不妥。”康熙道。

刘彻:“别和我说你担心弊大于利。”

康熙脸色微变。

刘彻顿时明白自个说对了,“你这个脑袋整天瞎琢磨什么?我那时要是有这些东西——”

“你能连西洋一块拿下。”康熙接道。

刘彻笑着挑挑眉,“知道就好。别忘了,咱俩可是说好的,文治你说了算,其他听我的。”

说到这事,康熙就有话说,“曹寅那事你为何不告诉朕?”

“都说了我以为你知道,没想到你那么懒,连两江总督的折子都不看。”刘彻道。

康熙深吸气,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怪朕?”

“怪我自认为够了解你,我以后一定改,一定改。”刘彻连忙说。

作者有话要说:国庆三部看了两部,《我和我的祖国》七个故事,有两个故事让我一度想提前离场,总得来说对得起票价。之前看《攀登者》评论,害得我以为有一半感情戏,其实就一点。主要是登山,登了三次。

吴师傅的动作戏一如既往的爽,文戏也不错,冲吴师傅进电影院不会失望。《攀登者》里面张译演的很不错,他在《祖国》里真的很一般,简直像换了一个人。彩蛋是成龙。

第82章 嚣张跋扈

康熙不想再同他说话, 担心自个英年早逝。

刘彻见他妥协,也不敢再刺激他,担心睡着的时候被康熙揍死过去。

而刘彻说给戴梓换个大点的地方, 没骗他, 翌日就命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去选地方。

要做的是鸟铳和大炮, 就得远离人群。俩人带着衙役绕着皇城转一圈, 看中位于畅春园西边的那座山。只是山脚下有人家,新的火/器营设在那边,务必得把百姓迁出去。

那边的田地不好,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相信给他们点银子和地, 他们就会同意。问题关键是京城没有闲置的田地。

两人商议一番,回去向皇帝禀告。

刘彻命人宣内务府大臣, 也就是恭亲王常宁,吩咐常宁从皇庄拨点地出来。

常宁不赞同,刘彻一瞪眼,常宁不由自主地想到去年发生的那些事,立刻滚去办。

几人走后,刘彻转向康熙。康熙知道他想说什么, 自己的威信, “现在皇帝是你。”

刘彻噎了一下, “我只要一说你,皇帝就是我。平时怎么就想不到?”

“平时被你气忘了。”康熙不等他开口就说,“快夏至了,今年还去不去畅春园?”

他话题转移的太快, 刘彻又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着,“去!”

“保成也去?”康熙道。

刘彻点头,忽然想到,“你大孙女该满百天了吧?”

“快了。怎么突然说起她?”康熙问。

刘彻:“没事。我就是担心太子妃没法去。弘阳是个好的,他那个娘不像话,有太子妃在后院,李佳氏也不敢在太子和弘阳面前瞎说什么。”

上一篇:朱雀桥下一篇:千金为后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