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身上的时候,一天很不得提醒我八次,胖了胖了,再胖病就来了。换成你就算了,凭什么?”刘彻道,“别忘了,你和弘阳、小十五约好了。”
康熙:“弘阳身子骨弱,禁不起寒霜打冷风吹。”
“你当他是棵幼苗啊。”刘彻白了他一眼,“不去在这里干什么?”
康熙用膳的时候就想好了,“得给太后请安。陪太后唠唠家常,免得太后也以为你变得冷血无情,将来落得和朕的奶娘一样,死了都没能见到朕。”
“我踢你!”刘彻威胁道。
康熙扭头瞥向他,“你碰不到朕。”
刘彻伸出食指点点他,“你给我等着。”
“等到你魂飞魄散?”康熙问。
刘彻痛心疾首,“我他娘脑袋一定是被门夹过。”
“累了,自个说的,换朕当几天皇帝。”康熙见他气得脸红脖子粗,倍感好笑,多大的人了啊,“下午踢蹴鞠。”
刘彻双手叉腰,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没骗你。”康熙道,“你不屑装委屈,朕去太后那儿装一下,明日早朝再跟文武百官抱怨一下安抚安抚他们,明年才能安心征讨准噶尔。”
刘彻满心怒火,噗一下全灭了,“怎么装?”
“先跟太后说朕对曹家多好。曹家又是怎么对的朕,找朕借钱,朕借了,还背着朕挪用织造府的银子,还欠内务府的钱。”康熙道,“太后没什么心眼,把朕当唯一依仗,她自个有事,都不希望朕出事。听到曹家欠朝廷那么多银钱,太后会觉得你应该摘去曹寅的顶戴花翎。”
刘彻:“老四怎么回事?”
“老四知道曹寅敢欠钱不还,是朕默许的。如今你让曹寅悉数还清,简直翻脸无情。”康熙道。
刘彻冷笑,“还知道是自己默许的?”
“朕没想到他会借那么多。”康熙实话实说,“开始几笔朕都知道,后来那些户部懒省事,没向朕禀告。”
刘彻:“当时的户部尚书是马齐?”
“不是。马齐才当没几年。”康熙走出清溪书屋,“去太后那儿?”
刘彻摆手,“去吧,去吧。对了,这次试试我能不能撑三天。”
“朕无所谓。”康熙道。
天气冷,北风呼呼刮个不停,刘彻感受不到也担心邪风一刮,把他吹到大清最南端的海岛上,所以就没敢瞎逛。
第三天下午,刘彻的魂魄和上次第一天晚上很像。刘彻和康熙商议,再多撑一天。第四天晚上,刘彻的魂魄淡了许多,两位帝王没敢瞎折腾,第五天早上俩人换回来。
这次中间隔的时间较长,刘彻穿戴齐整还有些不习惯,动动胳膊踢踢腿,在康熙面前晃的他眼花才消停,“以后不能再隔这么久。”
“说累的是你。”康熙几天没睡好,灵魂状态也觉得又困又乏,“洗洗脸赶紧上朝去。”
刘彻顺嘴问:“你不陪我啊?”
“断奶了没?”康熙没好气地问。
作者有话要说:刘彻:早晚得揍你一顿。
第76章 寻方问药
刘彻一甩马蹄袖, 大步流星去洗漱。
康熙无奈地摇摇头, 飘到床上睡个回笼觉。
不过这一觉睡的时间有些长, 因为醒来身边多了一个人。
康熙飘下床, 看到自鸣钟指向三, 推醒刘彻。
刘彻睡的正香, 无端被弄醒, 张嘴就骂,嘴巴被堵住。
“唔唔……”刘彻瞪大眼睛, 放开我!
“松开可以,别瞎嚷嚷。”康熙防着他这点, “魏珠在门口。”
刘彻朝他手上咬一下, 松开嘴,怒目而视,何事?
康熙直接指自鸣钟。
刘彻看过去, 眉头紧锁, 怎么这么快?
“朕这几日没睡好,身体异常疲惫,你睡一个时辰左右没能解乏,肯定会觉得快。”康熙解释给他听, “晚上再睡。”
刘彻打个哈欠,“上午礼部把试题送来了。”
“明年秋闱的试题?”康熙忙问。
刘彻点点头,“都不行。”
“为何?”
“全就四书五经取题,以为我看不出来。”
康熙没整明白,“为何不能就四书五经出题?朕之前就想问你。”
“我要的是针对时事, 四书五经里有时事?”刘彻反问,“我以为会提到户部追缴亏空,结果一个字没提。如果是主父偃,不用他,东方朔都不会放过这么大的事。”
康熙这下全明白了,“朕还以为你说什么。你不明示,他们不敢。”
“为何不敢?我都说随便出,不会怪他们,还要我怎么说?”刘彻疑惑不解。
康熙不知该怎么同他解释,“明日早朝你直接讲,然后再让他们重新拟题。对了,武举的试题是让张英他们出,还是和兵部共同出的?”
“我跟他们说先紧着明年秋闱,没想到一个秋闱搞了快半年。”刘彻脸上掩饰不住失望。
康熙忍不住安慰他,“第一次难免,下次就知道了。”
“能不能活到下次还两说。”刘彻道。
康熙:“为何不能?除了朕,没人知道你不是我。难道还担心朕说话不算话?”
“我从未怀疑过你。我是担心被你手下的人气死。”刘彻道。
康熙瞬间想把刚才安慰他的话收回来。这个人,就不能给他一点好脸,“放心,不会的,毕竟你经过比这些还严重的事。”
刘彻脸色微变,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字——刘据。
“滚!”
康熙笑了,“非得扎你的心才消停,图什么啊。”
“滚!”刘彻再次吐出一个字。
康熙没走,因为他还有别的事,“你打猎的时候看好的人,安置好了?”
“交给那个叫费扬古的将军了。”刘彻打猎的时候,康熙没跟过去。刘彻回到畅春园的第一件事,是把“木兰秋狝”时选的人扔给费扬古调/教,速度快的康熙都不知道,“怎么了?”
康熙摇摇头,“担心你忘了。”
“不可能。”刘彻脱口道。
康熙:“是。忘了你好战,最喜武。”
“滚!”
康熙抬抬手做暂停状,“现在申时两刻,再不出去天就黑了。”
刘彻瞪他一眼,给我等着。随即起身往外走。
十月的天黑的早,刘彻出去忙半个时辰,屋里就暗下来。放下朱笔休息一会儿,小太监就进来询问传不传膳。
睡小半天刘彻不甚饿,膳房也做好了。此时不用,凉了再做,做好也该半夜了。热过的菜味道不好,刘彻沉吟片刻,吩咐小太监传膳。
小太监前往膳房,刘彻走到院里转悠几圈,等梁九功盯着太监试了毒,刘彻才进屋。
转几圈的结果刘彻多喝半碗汤。
老母鸡汤,味道清淡,没一丝油花,刘彻也不知膳房怎么做的。而每次用饭,刘彻都忍不住佩服膳房的厨子——做的太好吃。
康熙虚倚着门框,见他嘴角含笑,“今天的饭菜这么好吃?”
“好吃。”刘彻微微点一下头。
康熙:“又到吃暖锅子的时节了。”
“一个人吃没意思。”刘彻在心里说。
康熙转向他,“朕记得你那时候也有暖锅子,你当时都是跟谁一起吃?”
“我想吃的时候,谁正好在宣室殿就跟谁一起吃。”刘彻道。
康熙:“你倒是不挑。”
“有挑的必要吗?”刘彻道,“卫青霍去病,张汤主父偃,哪个不比索额图、纳兰明珠能力出众,长得顺眼。”
康熙想打人,“一天不显摆能死?”
“不能。但能气得你想死。”刘彻笑看着他在心里说。
康熙咬咬牙,指着他,“下次换回来,朕要是再跟换回去,朕就——”
“不姓爱新觉罗?”刘彻打断他,“虽说你是关外来的,改姓刘我也不介意。谁让我汉族宽大为怀,我刘彻胸怀宽广呢。”说着还叹了一口气,为自己的大度感到无奈。
康熙握紧拳头。
刘彻不经意瞥到,心中一惊,话锋急转,“回头把太子叫过来。”
康熙愣了愣,“保成?”
“对。弘阳和小十五,有他俩在,吃的时候一定非常热闹。”刘彻不容他开口,“就这么定了。”
康熙没听明白,“什么就定了?”
“暖锅子。”刘彻吐出三个字。
康熙又觉得心堵,“吃吃吃,也不怕吃成刘肥。这顿还没吃完,就想着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