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138)

噶礼从未后悔过,这一刻无比后悔,可惜为时已晚。

太子转向胤禛,“离这边最远的到太原要多久?”

“至少六天。”胤禛道。

太子:“六天?”看向噶礼,“聪明的人大概已猜到你和知府都被关起来,消息传出去,他们会不会反抗?”

噶礼摇摇头,皇帝以前很袒护他,即便他被抓起来,跟他交好的那些人也会认为他能全身而退。

“那孤就放心了。”太子看了看身上杏黄色龙袍,“可惜哪儿也不能去。”

胤禛:“二哥都暴露了,还想往哪儿去?咱们只带二十几人过来。”

噶礼再次睁大眼。

太子想笑。

胤禛看到他的表情,也忍不住咧嘴笑道,“没想到?算上庆德,和我们的贴身太监,还没三十人。你坐着轿子来这边的时候试着逃跑,即便跑不掉,你的那些心腹,比如王绶,也能跑掉。”

噶礼什么都不想说,却又忍不住问,“谁的主意?”

“先抓你再审,胤禛的主意。”太子道,“你看到胤禛,不会把他放在眼里,这时孤突然出现,你整个人懵了,自然是问什么你说什么。”

噶礼:“如果我没懵?”

“我们有鸟铳。”胤禛道,“你家没有。有太子二哥在,你以下犯上,这一条就够处死你。”

太子点头,“除非你家囤有大批鸟铳。”

噶礼家没有,而听太子和胤禛说完,噶礼彻底服气。

“奴才还有一事不明。大贝勒?”噶礼看向太子,你们不是闹的恨不得杀死对方?何时变得这么好了。

太子笑看着胤禛,“你知道?”

“大概猜到,不知对不对。”胤禛道,“我和老八有经验,汗阿玛肯定会让我们来帮太子二哥。留大哥在京,汗阿玛担心太子二哥多想,或者怕大哥给你使绊子,让你出点什么意外,干脆让大哥跟咱们一起来。二哥有事,我们别想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太子点头:“老大耳根子软,脑子不够用,汗阿玛担心老大身边的人撺掇他。”

“你才脑子不够用!”

第118章 太子回京

众人回头望去, 胤禔怒气腾腾的正往这边来。

太子不禁说, “这么远也能听见?”

“你声音大的我想听不见都难。装听不见,岂不是让你很失望。”胤禔面含嘲讽道。

太子:“想不想证明你脑子有用?孤给你个机会。”

“不稀罕。”胤禔道。

胤禛很是无语, 平时在宫里闹闹就算了, 当着外人的面也这样和太子讲话,不给他留一点面子,看来老大的脑子是真不够用。

“大哥,我和太子二哥商议一下,你和八弟留在这里等汗阿玛任命的新知府和巡抚, 我和二哥带噶礼和太原知府回京。”胤禛道。

胤禔脱口道:“为什么不是我回京,你们留在这里?”

“你和八弟带着十几个人押送他, 不担心他半道跑了?”胤禛问。

胤禔顿时没话了。随后想想不对劲, “你们就不怕他跑了?”

噶礼忍不住开口, “奴才的家在京城, 家人在这里。”潜意思往哪儿跑啊。

胤禛:“今天早上太子二哥收到一封直隶巡抚命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 直隶巡抚带人过来护送太子二哥回京。”

胤禔张了张口,瞪着太子, “太子爷真了不起。”

“比你强一点。”太子笑容可掬道。

胤禔张嘴就想骂他。

胤禛先拽一下他的胳膊,“大哥, 八弟还不知道此事, 我们去知府衙门告诉他一声。”

“使人告诉他不就成了?”何必亲自前往。

胤禛想把他敲晕,省得跟他废话,“还有些别的事。”不待他开口,拽着他的胳膊, “走了,走了。”

胤禔被他拽的踉踉跄跄出了巡抚衙门就问,“何事?”

“噶礼派出去的亲信有的还没回来。直隶巡抚来的快的话,我们可能等不到他们回来,此事交给八弟。”胤禛道,“他说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胤禔看向他,“你也不信我?”

“不是。八弟有经验。”胤禛道,“我们在江南那些日子,都是我在前,八弟善后。”

说起江南,胤禔没法反对,“这点事何时不能说?”

“赃银封箱,重审噶礼以前乱判的案子,还得给噶礼府上送菜,乱七八糟的事那么多,我担心回头忘了。”胤禛说的都是实话,但有庆德和别的侍卫分担,他一点也不忙。

和太子无关的事,胤禔懒得往深了想,也没怀疑,就跟着胤禛去找胤禩。

胤禛担心直隶巡抚来的快,一点也没担心错。第三天上午,太原城百姓奔走相告,城外来了大批士兵。

与此同时,太子收到直隶巡抚请求入城的帖子。

胤禛带着侍卫出城迎接。

片刻,从巡抚衙门到城门外的街道两侧布满士兵。又过一个多时辰,百姓不得不回家吃饭的时候,太子坐上直隶巡抚带来的马车,胤禛紧随其后,直隶巡抚在胤禛后面,而押送噶礼和太原知府的囚车在直隶巡抚的马车后面。

噶礼不见踪迹,太原知府销声匿迹,太原百姓就猜他俩完了。可是没能亲眼看见,谁都不敢相信,也不敢喧哗。

如今亲眼看到噶礼和太原知府沦为阶下囚,百姓顿时忘记前面的三辆马车,都盯着噶礼和知府的囚车指指点点。

嫉恶如仇者,想也没想就把手中的东西丢出去。

有一就有二,不大一会儿,碗筷、包子、油条、油饼、烂菜梗子如天女散花般纷纷朝噶礼和知府的囚车落去。

啪!

胤禛撩起帘子,勾头一看,车上有个鸡蛋,不禁怒吼,“别乱扔!”

沿途百姓浑身一震,热闹的街道陡然安静下来。

力气太大,砸错车的人慌忙蹲下,恐怕被前面的侍卫抓到。

“掌柜的,看清楚了吧。刚才说话的那个是黄家四少爷,也是皇家四贝勒。敢走在他前面的一定是太子爷。”

开口说话的是个十七八岁的男子。此人正是那天巧遇太子的店小二。身边站着一个四十多岁,身材消瘦,留着山羊胡的男子是客栈里的掌柜,“不可能是那个大少爷?”

“走在最前面的马车比四贝勒的大一圈。”店小二道,“让大贝勒坐,他也不敢。”

不,胤禔敢。然而太子不会给他机会。

掌柜的点头,“对!等一下,你为何不早说?”

“太子爷不让小的说。”店小二看到太子回京,才敢跟掌柜的说,“再说了,小的也怕坏了太子的大事。”

掌柜的看到囚车里的人,设身处地想一下,换成他也不敢跟别人讲,“等一下,黄家四位少爷住的房间还空着?”

“他们给了半个月房钱,虽然东西搬走了,小的担心他们随时回来,就没敢让人上去。”店小二道。

掌柜眼珠一转,“速去做四个木牌,牌子上就写,太子殿下住过的房间,大贝勒住过的房间,四贝勒住过的房间和八贝勒住过的房间。牌子就钉在房门上面。再给账房说一声,太子住过的房价提四倍,三位贝勒住的房提两倍。”

店小二扭头打量一番掌柜,不愧是掌柜的,脑袋简直不是人的脑袋。

“看我作甚?快去!”

店小二咽口口水,提醒误以为自己有九条命的掌柜,“大贝勒和八贝勒还没走。”

“没走?!”掌柜惊叫道。

店小二指着远处的马车,“最后那辆是从城外来的,里面坐的肯定是来接太子爷的人。如果不是他,按照尊卑长幼,第二辆马车应当是大贝勒。”事实上是四贝勒胤禛,“四贝勒那辆马车坐两个人还行,三个高大的男人会很挤。皇家不缺钱,听说又把噶礼家抄了,他们兄弟三人无需挤在一辆马车里。”

“兴许骑马走了。”掌柜的说。

店小二:“小的听人说,现在的知府是个二十出头,长得很好看的年轻人。”

“八贝勒?”掌柜的不禁问。

店小二没回答,只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掌柜的心痛,到手的银子不敢拿,“他们留在这里作甚?”该走不走,耽误他赚钱。

店小二很是无语,“小的去做木牌?”

“算了。”钱重要,命更重要,掌柜的叹气道,“哪天皇帝能来就好了。”

店小二顿时想翻白眼,来个太子都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还想着皇帝?真美!当皇帝跟他们一样闲啊。

上一篇:朱雀桥下一篇:千金为后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