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啊。”薛夫人知道葵七,“他的医术确实很好,很多人想找他都还找不到,你们怎么找到的?”
“医书。”薛宝钗回答,“这样的神医醉心医术,喜欢研究医术,那么他们必定多看医书。我们就找了多找了一些孤本的医书,让他陪同几年。”
“这也好。”薛夫人点头,“端王府那边,可得好好说。”
“您就放心好了,一定好好说,说清楚。”薛宝钗笑着道,“如何可能不说清楚呢,总不能让他们忧心吧。我们又不是出去了,就不回来的,还得回来。”
薛夫人就是担心孩子还小,哪怕有神医在,也得多注意一些。还有就是司徒瑾身上有官职,也不大好四处走。她还担心端王妃他们不高兴,怕女儿惹公公婆婆不高兴。
第119章 真心
当端王妃得知司徒瑾和薛宝钗打算带着孩子四处走走, 连神医都已经请好了。端王妃怎么好阻止了,她也没有阻止, 趁着孩子小的时候,还没有上学堂, 带着孩子走走也可以,前提是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端王妃就是担心孩子还小,担心孩子出问题。哪怕有一个神医在,免不了还是有些担心。
“小孩子不比大人,别看小孩子玩疯了, 可能已经很疲倦。”端王妃没有忘记交代薛宝钗。
“还有大半年。”薛宝钗道,“等明年春末夏初的时候走。”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去,这些人也能放心一些。要是一两岁的话,估计他们更担心。
薛宝钗就是想让孩子多走走,多见识见识, 毕竟孩子有传承记忆,生来就是仙体。虽然说这短短几年时间对孩子不算什么, 可是多走走, 总不会错。
要是一直待在京城, 也不大好。
薛宝钗就是想趁着出去走的时候, 多教导孩子,让孩子能更好的控制他自己。那么等他们再回到京城到时候,孩子也不会突然间在外面表演一个法术,也就不会显现出自己不同于凡人的一面。
“……”端王妃原本还想多交代几句的,忽然想起自己忘记了, 儿子和儿媳妇说的时间不是现在。
“原本是打算下个月走的。”薛宝钗道,“又有些事情,就打算明年走。春末夏初,也温暖一些。”
“这也好。”端王妃点头。
薛宝钗和司徒瑾之所以打算晚走,都是也不是因为发生大事情。一是等胡氏的孩子出生,还有就是带着孩子到京城附近转一转。别以为京城很繁华,周围的人也都过得很好,有的山沟里,不见得就过得很好。
哪怕距离京城近,不见得就能有很多银钱。
古代的扶贫和现代的又不一样,要是在现代的话,在大城市周围,也许还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指不定哪一天就成了拆迁户呢。
而在古代,就别想变成拆迁户了。就算官家真的要征集你的住处,补偿也不可能有那么多。
“那时候温暖一些,也就不容易感染风寒。”端王妃道。
古代的人很怕感染风寒,一不小心就没了性命。
“是。”薛宝钗笑着道,“也是想到这一点,孩子大一些,天气暖和一些,总是好的。”
一等将军府,王熙凤见着刘姥姥带着板儿过来,到底是给了一些银钱。王熙凤倒也没有多逗弄刘姥姥,既然有些关系,人家也是无法了才上门的,那便是给一些银钱。
王熙凤倒不觉人家如何打秋风,过不下才请求帮衬的,本身就已经拉下面子来恳求人。要是可以,对方也不来的。
那种打秋风的就是三天两头来要银钱的,自己却不多做事情。
“多谢少奶奶。”刘姥姥真心谢谢王熙凤,她也知道自己不大懂得这大宅院的礼仪,就是想着带着瘦弱的孙儿来看看,希望能得到一点帮助。她也是无法了,这才过来的。
刘姥姥也说了一些好听的话,就是想让王熙凤开心一些。
王熙凤确实也被刘姥姥逗笑了,一些乡间趣事确实也有趣。
“一会儿啊,我让你送您回去。”王熙凤笑着道,“也方便一些,正好也能带些东西回去。”
王熙凤想这些人还是缺一些吃穿,府里的旧衣服都比刘姥姥身上穿的好。王熙凤让人收拾一些干净的旧衣服,还有一些布匹、吃食都装在马车上,好给刘姥姥送回去。
王熙凤看人还是看得挺准的,她知道刘姥姥这样的老人家心善,也乐意帮衬一把。
平儿见王熙凤让人给刘姥姥准备那么多东西,倒是没有说不好。主子想如何做便如何做,不是他们这些做下人能说不是的。
在刘姥姥走后,平儿还笑着道,“这刘姥姥为了儿孙也是十分用心的。”
“可不就是么。”王熙凤道,“也是当儿子的都不好上门,老人家带着孩子才好上门。”
王熙凤不知道刘姥姥的儿子们如何,但是想来刘姥姥这种看上去懂得分寸的人教导出来的孩子应该不差。
“大姐儿的名还是她取的呢。”王熙凤想到早些年,他们还见过刘姥姥的。那时候,刘家还过得去,刘姥姥便也没有要求他们帮衬,也没有多要什么东西,也没有频繁来府里走动。
毕竟两家差别太多,刘姥姥不来走动,那也不是想被误会是来打秋风的吧。
有时候,当主子的没说什么,那些丫鬟奴仆就大嘴巴地嘲讽人家,还让人家听了去。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王熙凤也交代过那些丫鬟奴仆,别嘴碎。
自打二房搬出去之后,除了荣庆堂之外,王熙凤就没少教训这些丫鬟奴仆的,让他们改掉大嘴巴的习惯。要是改不掉,还是那么嘴碎,那就别待在一等将军府,就跟先头的那些奴仆,等着被发卖出去吧。
王熙凤让那些丫鬟奴仆看到了她的决心,也见过她发卖奴仆。因此,那些奴仆都小心谨慎许多,不敢把府里的事情到处说,顶多就是说府外别人家的事情。
一个府邸要是四处漏风,这个府里的人又怎么可能有好名声呢。府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的,事情就被说出去了。
而且流言多半是越说越不好的,往坏处说的。
经过王熙凤这一段时间的努力,一等将军府里的风气好很多,那些丫鬟奴仆也不敢嘴碎。
“所以您才给她准备这么多东西。”平儿笑道,“也算是报答她。”
“也谈不上报答不报答的,就是举手之劳。”王熙凤想府里虽然还了户部欠银,日子到底还能过得下去,不差那二十两银钱。只不过她精打细算许多,府里的奴仆少是少了,可空的院子多,也得让人打算,还得修葺。
那些院子又不可能就此封了,要是封了,没有人去打扫,没有人居住,估计就要长草,房屋也容易坏了。
“大观园那边还得修一修。”王熙凤叹气,“好在当初没建大。”
要是建得太大了,以贾赦现在的爵位还得封了。而现在,大观园本身就没有那么大,又烧毁了一些屋子,剩下的也就没有那么大。
隔壁宁国府被皇家收回了,原先荣国府的违制的一些地方也被封了。甚至筑起墙来,也算是分一大块地方出去。
等再过到贾琏承袭爵位的时候,这地方就得更小,指不定就得搬出去。只不过贾赦还在,他们还能住在这里头,王熙凤就想着贾赦多活几年也好,这也能为她的孩子争取更多时间去奋斗。
从这大宅子搬出去,那地位就跟一落千丈似的,瞧瞧贾珍那一家子就知道了。贾珍他们现在都没有了官位,就是普通百姓了。
王熙凤当然不觉得贾珍那边有多可惜,做错了事情,怎么可能不受到处罚。贾政那边倒是还好,宠妾灭妻的是贾宝玉,也没有弄死秦可卿,是贾元春传达的消息,所以贾政也就是被停职,只不过这停职,极有可能就是停职一辈子。
“花草,也稍微整整。”王熙凤道,“倒是适合在那边宴客。”
像薛蟠这样的武将,有世子之位的武将,还是很受欢迎的。哪怕薛家跟胡家承诺薛蟠四十无子方纳妾,但是还是有的人想把家里的女儿或者妹妹推给薛蟠的。
这一日,薛蟠到朋友家喝酒,就看到穿得比较妖娆的女子过来,还说要给他斟酒,弄得薛蟠差点以为他到了青楼。
“这是你从哪个青/楼赎回来的?”薛蟠说话直接,“脂粉气息真重,还哥哥妹妹的,情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