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栀也觉得任行健的顾虑是对的,他的真空包装生产还在为自己服务,如果在真的弄出一条了,真的是需要太大手笔了。
韩栀如今又想起了一个,既然美食这个不行,那水果也是可以考虑的啊,,现在流行了大棚风,水果应该该不错。
在后世,那水果的生产线可是相当的发达啊,但是现在当然没有后世的那个水平,所以韩栀就想到了水果。
“确实啊,现在华夏大地都流行了大棚,不管什么季节都可以很好的保存下来。”任行健觉得这个还靠谱一点。
“是啊,而且现在水果这生意还没人去做,我们要占的先机,而且有可能做的更大”韩栀觉得这些可都是先机啊,这要是再后来,那就是发家了啊。
任行健在想的是自己怎么就想不到这些点子呢,韩栀总是能够给自己惊喜,让自己对她刮目相看。
韩栀有着远大的目光,能够看清时态,看清眼前的事情,不仅能够赚到钱,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
任行健对韩栀真的是越来越佩服了,一个农村的小姑娘,不仅把生意做的这么大,还考上了学校。
任行健毫不吝啬地夸这韩栀,倒是把韩栀弄得不好意思了,韩栀只是把后世的东西拿过来罢了,但是这种感觉也是不错的。
韩栀想着就是要把这种东西都带过来,让自己发家致富,自己也在一直感谢这次穿越,让自己感受到了亲情。
感受到了自己被爱的感觉,也感谢过付出过的努力。让自己更加知道生活的不容易,自己更加努力才是。
“我发现你就是宝藏啊,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没?”任行健觉得韩栀还是有别的想法的。
“我是这样觉得的,你先申请国贸公司执照。”
“国贸的公司执照?这是为什么啊?这个需要这么着急吗?”
要不怎么显示出韩栀的先进的眼光呢,要是任行健自己,肯定不会想这么多,只会想怎么样把这个东西卖出去。
所以这时候需要韩栀来出谋划策了。用现有的条件来创造更大的价值,赚更多的钱,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当然我们是要去外面进水果了,自己种的当然效果太慢了,而且还耗时耗力的。”韩栀分析着情况的说道。
“去外面进水果?哪里的水果比较好啊?”任行健当然不知道了,虽然在现在看来任行健在京城做的风生水起的,但是跟后世比还是差的远了。
“南非或者泰国,他们都是水果的大国,我们把水果进来,然后可以一部分卖个国内,一部分卖给国外”韩栀说着自己的计划。
“这也是不错的办法,你知道的还真多啊。”任行健觉得韩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
“必将也是上学的人了,知道的还是比以前的多了,哈哈哈”韩栀其实也是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她才不会把这些东西是怎么知道的告诉他们呢,这些应该也算是自己的小秘密了。而且只要大家过得好,这才是目的。
“那要是卖给国外的话,卖给什么国家好的呢?”任行健还是有些犯难了,觉得这个国外的行情还是不那么了解的。
而且虽然做的国外贸易,任行健觉得还是先保守一些好,如果一下子做那么大的话,怕自己吃不消的。
韩栀当然知道了,想当初没穿越过来的时候,自己去日本旅游的时候,一个西瓜可就将近二百元啊,饭菜那也是相当的贵啊。
日本虽然人口没有国内的多,但是经济真的是不错的,但是物价一直很高的,韩栀觉得如果这个航线打通了,也可以从别的地方下手啊。
比如衣服,化妆品啊,虽然现在80年代,她们提这个还没有概念,但是自己会慢慢的把这些东西都带进来的,让这个年代提前进入后世。
韩栀一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又成功了一大半,而且任行健也是头脑之人,两个人合作,绝对稳赚,自己也会抓住这个商机的。
但是要在这个年代,日本的行情来看,水果肯定也便宜不了的啊,这可是个大大的好机会啊。
“卖给日本或者韩国,他们经济很好的,但是水果一类的蔬菜类一直都是很贵的啊。”韩栀对任行健讲着国外的行情。
韩栀觉得这样光想,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商机,都怪自己太聪明,韩栀也是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了出来。
“对啊,如果我们再便宜一点的话,我们从中挣取差价,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啊,我们应该会赚不少钱的啊!”任行健觉得这个方法真的不错。
韩栀看着任行健敢做敢想的样子,这样是放到后世,那就是马云啊,绝对是个成功的人士。
自己的老公在后世那应该也是个大英雄,一提到向伟国还真有点想他了,自己生意做的这么好,不知道他那边具体怎么样了。
第140章 新主意
任行健觉得这个方法已经成熟了,应该马上实践起来,两个人又聊了一会,韩栀就回到了学校,任行健就去拟定方案了。
韩栀回去也仔细想了一下,这件事情还需要仔细琢磨,但是现在没有电脑,所以韩栀只好去图书馆看一些报纸。
韩栀认真的写了计划,每个细节都想了一遍,如果真的把水果这种转卖就是商家的做法,如果可以变成别的东西,那才是商人的做法。
就像自己的豆制品,不光都是豆腐,还要有别的品种,但是韩栀也知道,这个东西必须要慢慢的来。
不能急于求成,而且还是出口贸易更不能大意,不几天任行健就把国际贸易的执照申请下来了。
韩栀看都任行健的来信惊讶于任行健的速度,居然这么快就实现了,他还是是个实干家啊。
韩栀这几天也在调查日韩的一些情况,任行健也在调查这些事情,后来发现最大的问题是韩国有保护本土水果的政策。
任行健觉得如果贸然的去卖这些水果,那么相对来说这些水果也是昂贵的,那么销量这就是一个大的难题。
任行健觉得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所以就来找韩栀在一起商量商量有没有别的办法,让自己的销量上去。
“确实,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水果即使进去了,也会比他们本土的要贵,所以”销量趋势是问题。韩栀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是啊,所以现在就要想一些办法,来克服,你有什么办法吗?”任行健现在完全信任韩栀的能力。
韩栀想了一想,想了一下二十世纪还有什么事情,或者渠道让这些水果销售出去呢,自己来着这么长时间了,有些事情确实是淡忘了。
其实自己已经使用了这里的时间,这里的氛围,当然还有家庭,自己的丈夫,以及自己打拼下来的生意。
韩栀又在想自己没穿越过来的时候在国外旅游都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什么是现在能做的呢。
韩栀脑袋灵光一现,旅游,既然是旅游,那就把这些东西都卖给游客,游客才是最有钱的。
而且像这些岛国,沿海地区才是最发达的。所以就要打起这些游客的主意,只要她们愿意买,那就是销售出去了,而且他们肯定会买的。
‘那我们就不出口了。
“不出口了,可是这都计划好了啊,难道有别的方法吗?”任行健结局的韩栀肯定是又有了什么主意。
“现在沿海地区都已经开放了,我们就在沿海地区设批发部,专门为这些游客服务,甚至我们可以到他们的岛上去卖。”韩栀把自己想的说了出来。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任行健也觉得这个方法有些大胆,有些未知的,因为在任行健的意识里,游客这个线路自己并不清楚。
韩栀把自己的想法细细的说出来,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而且韩栀也有一定的把握, 自己在后世还是看的清的。
任行健打算做这个先试一试,就先把水果进来,然后在沿海开发了一块地,做批发部,先是小小的适用一段时间。
韩栀做着幕后,任行健也是亲力亲为,在沿海地区先开始运营,游客的客流量还是非常大的。
因为水果有质量,而且价格还便宜,在沿海地区既不违反他们的规定,还可以卖给他们,批发部的试营业期间业绩就不错。
任行健给韩栀写信,告诉韩栀在沿海的批发部的销量非常乐观,韩栀也高兴了好一阵,觉得这个主意看来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