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心中有个白月光(87)

作者:不吃糖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祁景乾的声音带着几分嘲弄的冷意。

单看家世,董家嫡长女的身份是再尊贵不过,若是娶了她,那董家一脉皆能为祁景乾所用。

但祁景乾同样又会受到这样庞大家族的制衡,以祁景乾的性格,又怎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林惜香福至心灵,挥手让慈元宫的下人退下,“董家想用皇后的位置向你投诚,也是借机巩固家族的势力,所以那时候你把公孙家从边关提了回来,就是为了跟董家唱对台?”

祁景乾眼中闪过一抹欣赏,就知道林惜香不会往那些儿女情长上想,自己只是说了几句,林惜香便能分析出利弊出来。

“父皇忌惮董家已久,生前再三警醒朕,不可再涨董家的势力,如今董太师的名头响亮,但手中的权利早被朕挪走七八分。”说到这里,祁景乾顿了顿。

“若你父亲还在,在父皇的信任下,此刻林家已经可以跟董家争夺一二,当年将公孙家调去苦寒之地,也是为了保存实力,等朕登基后,公孙家,林家,便是朕手中的利刃。”

林惜香头有些发蒙,怪不得当初公孙家正受圣宠,却因一句顶撞圣上,被发配到苦寒之地,以先皇的性子,是透露出几分蹊跷。

原来当年公孙家,林家,早就隐隐跟董家站在了对立面。

自己现如今跟董家的局面,竟然不是偶然,而是早已谋划好的局面。

怪不得董家就算舍弃淑妃的名声,也要拉她下水,那样就能把清清白白的董家嫡长女推出来,好坐皇后这个位置。

祁景乾见林惜香愣神,似乎想到什么,果然林惜香嘴唇微颤,一双杏眼已经起了雾气,朦朦胧胧的映在眼睛里,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那我爹的死,跟董家,有没有关系?”

以当初先皇所想,扶持林家,公孙家两股势力,好在文官集团占有话语权,不让董家一家独大。

当年也确实做到了,林家,林惜香的父亲林元文是何等的惊才绝艳,一手好诗词,一手好文章,又有治世之才,林元文常常在运河边的小宅子里,和公孙里的父亲,跟先皇秉烛夜谈,足以见先皇的信任。

再之后,送公孙家远离京城,看似成了弃子,其实是远离漩涡中心,而林家却是被架到火上烤,成了董氏家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父亲是不怕的,他被先皇选择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要面临的是什么。

以林元文的眼力,自然看的出两个女儿性情,所以让大女儿林惜兰跟公孙家定亲,让小女儿亲近先皇的皇子祁景乾,为的就是他万一出事,给林家留条后路,不管是公孙家的照拂,还是皇子的威势,都能替林家躲过一劫。

可惜父亲还是没算到郑氏听说公孙家失势,就哭着闹着要退婚,没算到同为林家的大房,挑拨郑氏,逼着林惜香远走。

之后父亲染上疫病,尸骨在千里之外被焚烧成灰,没有遗言,没有信物,送回林家的只有一坛子骨灰。

林惜香微微抖了抖,又问道,“我爹他是董家害死的吗?”

祁景乾见林惜香已经伤心到极致,抱着林惜香轻声安抚,“不知道,查不出是不是董家动的手,那场疫病太凶了,出现的奇怪,走的也奇怪。”

也就是没有证据表明是董家的手笔,但一切来的都太奇怪了,不管是先皇还是祁景乾,恐怕都认定了是董家所为。

怪不得董家敢做出连带着几个官员,偷偷把女子送到皇宫的事,恐怕也是有恃无恐,在那番争夺中,占得了上风。

祁景乾沉声,“你爹的死,对父皇打击极大,父皇临终前,一直念叨对不起你爹。”

林惜香的泪珠已经滴下,带着哭腔道,“我爹不后悔的,他那个人,是不后悔为陛下尽忠而死。”

林惜香哭过一阵,这时心里对董家已经是刻骨铭心的恨,祁景乾安慰道,“董家当年势力虽大,现在却也不惧他们。”

这话祁景乾说的十分有底气,有父皇在前铺路,他在位三年时间,早已把董家的势力架空的差不多,毕竟他跟先皇是天子,他们若是真的有心对付一个家族,那不过是时间问题。

眼看现在董家已经是着急了,主动找上林惜香,想要林惜香进入圈套,毁了林惜香的名声,让董家嫡长女好踩着林惜香进宫。

林惜香知道现在的董家不过是殊死一搏,负隅抵抗罢了,但还是恨得牙痒痒,“他们想让什么清清白白的董家嫡长女进宫,也要看有没有那个本事。”

董家现在急着让嫡长女进宫,也是董家确实已经是强弩之末,急着跟皇帝攀上关系,但这种心思,怎么能瞒得住祁景乾。

不说祁景乾心尖尖上只有林惜香一人,就算单以祁景乾的性格,就不会容许董家这样狂妄自大的家族,凌驾在皇权之上。

在董家意图控制皇家的那一刻,基本注定是个死局。

林惜香冷笑,董家不是盼着她赶淑妃出宫,好借机指责她的品行,那就让董家看看,这场战自己到底怎么跟他们打。

第67章

林惜香既然做了决定,便一刻不会拖拉,更别说她现在心里隐隐觉得,董家跟她爹的死脱不了干系。

想到父亲的音容笑貌,林惜香心里就酸的很。

当初父亲还在,家里虽然吵吵闹闹,郑氏也刻薄的很,但有父亲在,还是不敢太过分,平常姐妹之间也是小打小闹。

大房郑氏,林老夫人,皆是笑脸相迎,父亲性格傲,但对家人却是一等一的好脾气。

曾姨娘跟父亲一生都未红过脸,若是父亲还在,曾姨娘又怎么会因为伤心过度去世,又怎么会被赶去扬州。

原来一切的根源,竟然在董家身上。

林惜香觉得有些奇妙,她回京城参加第一个宴会就是董家所办,所有的事竟然冥冥之中扣合起来。

父亲不在了,也不代表林家不能击垮董家,现在的林家,不还有她吗?

同时扬州三伯母周氏已经把收集的董家嫡长女消息,递到宫中。

周氏道,“董家嫡长女闺名叫董寄瑶,董寄瑶素有才名,是董太师都极宠爱的孙女。”

之前林惜香也知道,董家子孙众多,淑妃并不算起眼的,一直以来宫中传言要送淑妃跟孙昭仪回家,也没有董家的过来阻拦,就能看出淑妃在家中的地位。

现在所说的董寄瑶,林惜香在董家西园的时候也见过,一直跟在董太师夫人的身边,文静贤淑,是个极安静灵气的女子,看着年岁也不算大。

若是在以前,林惜香还不会多想,但现如今林惜香却知道董寄瑶才名在外并非偶然。

周氏继续道,“诗会就是在就在七天之后,听说去的都是京城的才子佳人,还是由董寄瑶主办。”

林惜香接着道,“这个诗会,恐怕会请我去主持?”

若是董寄瑶请林惜香参加,那便是托大了,但要恭恭敬敬的请林惜香主持,当个评审,那还算合适。

但这评审哪是好当的,京城是大盛朝的都城,汇聚了天下才子,又正逢科举盛事在即,无数才名远扬的才子恐怕都会去那诗会。

林惜香作为评审,既要出口成章,又要点出诗句的优劣,这恐怕比参与评比更难些。

若是董家真的邀她做评审,怕是给她设套才是。

林惜香跟周氏对视一眼,眼中都看出对方的想法,董家恐怕是来者不善。

只要在这诗会上董寄瑶稳稳的压林惜香一头,恐怕就会满京城皆知。

这诗会不能去,先不说林惜香学识如何,若是董家有意针对,就算是李清照再世,说不定也会被刁难住。

毕竟林惜香只有一人,那董家定然早就做过功课,周围的看客又有许多董家的子弟。

这样的鸿门宴说什么都不能去。

只是需在董家请她之前,让诗会这事彻底没戏。

林惜香勾勾唇,问向周氏:“外面是不是传言董家姐妹感情不错?”

周氏点头。

林惜香就知道,董寄瑶想要踩着她跟淑妃上位,为了顾全名声,必然说跟淑妃关系不错。

既然这样,那董寄瑶的好妹妹若是出了大事,那她还能如愿办这诗会吗?

林惜香跟周氏商议过后,转而问道:“翰儿最近在国子监如何?听说这次科举他跟几个兄弟们,要一起参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